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教师们碰到一起,会不约而同地感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那些学差生怎么办?"目前,有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仍我行我素,把升学率及分数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升学率及分数成了学校、老师、学生好坏的标准,于是造成了排斥学差生、歧视学差生、忽视学差生而使升学率、及格率相对提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邱文晶 《吉林教育》2000,(10):16-16
要想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首先要转变陈旧的观念,纠正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多少年来,学校领导在质量观、学生观上存在着旧的观念,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授课优劣的标准;对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也存在片面性,甚至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致使有些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上许多人认为,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就是升学率。升入重点学校的人数越多,这所学校的声誉就越高,而升学率的高低全由分数决定。于是,社会、学校,一切向“分”看,一切以“分”论成败,唯以分数论英雄。分数,成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命根。至于学生来源的素质如何,获得高分的手段怎样,很少有人关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校长要把自己的主要工作放在端正教学思想方面,如果校长不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不考虑如何改进教学过程,眼睛只盯在“高分数”“高升学率”上,而又看不到这些高分数、高升学率是在什么教学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那是对学校管理的失职。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虽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人们还是常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一所学校办学的优劣,有的甚至认为“升学率就是学校生命力的高度体现。”教育主管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十分关注升学率。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更为敏感,他们大多皆愿意为升学率付出艰辛努力。人们之所以这样关注升学率,  相似文献   

6.
许多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升学率成为基础教育中众多学校关注的重心。在学校,考试及考试成绩压倒一切。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指标。这种片面的唯分数至上和升学导向使基础教育逐渐陷入了误区,分数成了确定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准。于是大量的课时没有间隙,无数的作业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7.
今年,教育受到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某些教育现象确实让人深思:为什么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阴霾依然笼罩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发挥好其导航作用,仍然唯分数是尊,把分数作为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重要原因。   要想扭转这种不良倾向,光是凭借“减负”、“创新教育”等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在目标设立、宏观监控、评估标准等方面起导航作用。   首先,目标导航。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应是培养“高分低能”、“高分缺德”的…  相似文献   

8.
改革招生制度促进素质教育苏州大学徐瑞英教育是否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我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目的,已以立法形式予以肯定,已引起了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但纵观当前素质教育状况,特别是中学状况,却不容乐观。以追求分数、升学率为主要...  相似文献   

9.
学生“直升”可除弊江苏射阳县教师进修学校逢超读了《学生“直升”弊端多》(《中小学管理》1997年第6期)一文,如鲠在喉,其观点实在不敢苟同。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地区都以统考分数作为判断学校、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一些地方的学校留级...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国的中学教育紧紧地和高考制度绑在一起。由出题技巧来赋予“分数”以教育意义,而以“分数”作为检验优劣的唯一标准,迫使我们的中学为“应试”教育疲于奔命,备考、压题先于一切,往往陷于升学率与“育才”难以两全的窘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学者朱永新认为,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人文关怀。他坦言,不做蜡烛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在应试教育当道和分数至上的今天,家长和学校要的是分数,社会承认的是升学率。因此在有些地方,教师几乎成了追求分数和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工具。至关重要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柯桥实验”从1987年开始,历时八年,到1995年结束,我有幸全过程参加。离实验结束已有十多年时间了,按照人的生理规律,某些事在人的头脑中会渐渐淡忘,但在我的脑海中,八年的“柯桥实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二十年后来回顾,谈谈自己的感想。20世纪80年代,我担任柯桥区校的主要领导,当时我的思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认为分数高就是质量高,升学率高就能体现教育的价值,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把追求更多学生升学考试成绩达到高分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因此办学目标变成了争高分和高升学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中心”转。  相似文献   

13.
高萍 《甘肃教育》2004,(7):16-17
问题。(一)重智轻德观念的作祟。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教育对功利的追求不断加剧。在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同时,智育的地位被大大提高而德育却被忽视,从而在人们心目中自然而然形成了重智轻德、重成才轻做人的观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也体现在高分数上,只要成绩好便一好百好,德、智、体全面发展便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初中的班主任,我对体育生深恶痛绝,虽然我知道,学校招收体育生自有学校的道理。作为特长生,体育生只需普通学生三分之二的分数就可以进入高中的校门,从而可以把升学率提高至少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升学率越来越看中,学校也不得不更加突出教学成绩。但是,作为一所学校,追求升学率无可厚非,但德育工作也不能束之高阁,使之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的哲学思考杨庆生,邢辉行为科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需要一经产生,就会与客观现实中的某种因素形成一对矛盾,从而促使人们去观察、去思考。人的思想就是在主体需要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工作过两年的同志,谁不知道学校要升学率、但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呢?片面追求升学率象慢性病、流行病年复一年地蔓延,仿佛成了中学教育的痼疾。作为一个社会综合病症,其病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又有来自教育外部的,内外渗透,相互“感染”。其中,复杂的心理因素又有其重大影响而常常为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多地关注了智商,强调知识的灌输,甚至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情商.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引发了许多问题.如:学生个性孤僻,甚至离家出走、自杀、犯罪……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足以引起人们的警醒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高教研究期刊编辑人员思想观念新论杜小平,陈晓军思想观念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它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当今处在社会变革时期,新的事物不断出现。因此,人们必须要有与此适应的思想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作为高教研究期刊的编辑人员,...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现行基础教育的不满,大都聚集在现行考试制度上,认为现行考试制度为指挥捧,左右着现行基础教育,引发了种种弊端。的确,现行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诸如备受指斥的学生负担过重、以智育为核心、分数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等,都与现行考试制度有关。这足以昭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