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鄂尔多斯市已有成吉思汗祭奠、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5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刊已登载过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今陆续简要介绍鄂尔多斯市的5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市已有成吉思汗祭奠、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5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刊已登载过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今陆续简要介绍鄂尔多斯市的5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3.
<概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8月18日在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开展,展出内容为全国55个少数民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和已被列入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正>截止2010年6月底,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4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6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31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6.
缂丝,千百年来素有“织中之圣”和“千年不坏艺术织品”的称誉。追溯过往,从唐人的日用包到明代的皇帝龙袍,再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缂丝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凉州攻鼓子     
正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法,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号称西部"鼓魂"。2006年9月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寻根》2016,(1)
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盛的民间节日。对于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来说,同样有个十分重要的"年",他们把这个隆重的节日叫作"藏历新年"。因为"藏历新年"蕴含着深厚而悠久的藏族传统文化,2010年5月18日,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将其作为民俗项目类别而正式列入。  相似文献   

9.
由中共嘉定区徐行镇党委、徐行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徐行草编展”于6月14日~7月15日在嘉定竹刻博物馆展出。“徐行草编”是嘉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继嘉定竹刻之后被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为了进一步扩大“徐行草编”的社会知名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因此展览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举行开幕式。展览内容丰富,展出了由各类黄草编织的展品近150件,集中反映了徐行草编工艺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6-266
7月12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第3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t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名录涵盖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9个门类,共计37项,其中新入选项目29项,扩展项目8项。  相似文献   

11.
<正>由国家文化部、内蒙古人民政府主办,内蒙古文化厅、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承办,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协办的"记忆·传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2010年8月8日至8月18日,在鄂尔多斯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2.
粤剧的复苏     
粤剧“申遗”喜获成功有“南国红豆”之称的广东粤剧,日前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系继昆剧之后中国第二个被列入该《名录》的传统剧种。6年磨一剑。漫长的申遗历程也是粤剧受到拯救、保护、推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具有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系统工程,"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翻山铰子是从我国古代巴文化区域内传承发展而来的一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于2008年6月7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生态美学为研究视角,从原始舞蹈翻山铰子的传承与发展说开去,试图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寻求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餐     
2009年,对法国人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95.2%的法国人认为法国大餐是法国的文化遗产;98.7jj;的法国人希望法国大餐受到保护,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给后代。 2010年,法国大餐(ThegastronomicmealoftheFrench),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名录》o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为其餐饮艺术而获此殊荣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06,(11):28-28
也有人称之为“板索里清唱”。板索里是“Pansori”的译音,是韩国的传统说唱艺术之一。它发源于韩国西南部城市全州,大约在朝鲜王朝肃宗时代(1674-1720)就已在百姓中盛行。1964年,板索里说唱被韩国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将文学、音乐、表演融为一体,通过一位站立的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视剧目需要,或男或女)的歌唱、道白、表情、肢体动作和作为道具的一把扇子来描绘复杂的剧情。舞台旁有一席地而坐的鼓手,为表演者唱念的朗朗之声伴奏;并不时发出…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又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变化——开始关注酒文化。几个与酒有关的实体,陆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2-262
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6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文物保护法》颁布近30年来,中国文化领域又一部重要法律,在文化建设立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共6章45条,包括了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5个方面,明确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9.
吴剑雄,鄂尔多斯本土专家,正高级林业工程师,多年从事林业工作,为鄂尔多斯市的生态建设作出了贡献。吴剑雄曾被评为自治区级劳动模范,获全国绿化奖章,现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理事,鄂尔多斯市政协专家之友联谊会副会长等职。近日,吴剑雄编著的《鄂尔多斯古树名木》、《鄂尔多斯濒危植物》两书正式出版发行,不少当地学者撰文评介,今选载几篇评介文章。既以荐书,亦供赏文。  相似文献   

20.
木兰将军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一首广为流传的《木兰诗》,诠释了"忠、孝、勇、烈"的木兰精神。自2008年湖北黄陂的《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虽由鄂、豫、陕三地共享,却没有一本关于木兰传说的"非遗"研究专著。2014年伊始,由李岩、陈元生主编,裴高才、黄锂主笔的武汉市首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木兰传说》终于面世。该书首先叙介了《木兰传说》的源流和传承特征,接着重点围绕天然故事场——武汉市黄陂区的双龙镇和木兰山,引经据典地演绎了木兰习文练武、代父从军的故事,独家披露了少女木兰首次女扮男装的缘由,以及少年木兰吟诗作赋的情节。这本书推出后深受好评,被海峡两岸文化学者赞誉为"左图右史,文史兼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