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延续不断的包含智慧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既能宽容学生的过错,又对学生严格,让学生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中,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  相似文献   

2.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袁晶 《班主任》2001,(1):47-48
一、教育目的:通过队会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妈妈的爱,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延伸到对集体、对祖国的爱,使学生有一种博爱的胸襟.  相似文献   

4.
黄洁婵 《广西教育》2011,(23):39-39
有人说,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的、无私的、崇高的爱,这种爱与学生同行,伴着他们成长,这种爱能让他们体验到平等、自信,从而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让爱与学生同行,有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5.
我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是爱的事业,而这种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但却有润物细无声的永恒。这种爱让学生远离挑剔的指责,这种爱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尽情施展个性。由于爱的付出,教师是那吹面不寒的风,随风入夜的雨,这种爱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爱是尊重,爱是赞美,是亲近,它能驱散学生心灵上的阴霾,看到希望的曙光,使学生高扬起前进的风帆。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存在于我们对学生爱的表达和传递之中,让爱跟“心”一起走,就是要让爱产生力量,让爱  相似文献   

7.
爱,教育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爱的教育是为了能让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是一种爱的传承的活动,这种活动既能培养学生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通过赞赏、公平、理解、惩罚的爱,道出爱的教育的方法与真谛.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说过: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爱”这种永恒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本节课通过对以“爱”为题材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让学生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感悟歌曲的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美与爱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懂得爱与被爱是并存的,要用一颗感恩的去心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0.
陈君莹 《河北教育》2005,(24):40-40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存在于我们对学生爱的表达和传递之中,让爱跟“心”一起走,就是要让爱产生力量,让爱震撼心灵。教师应通过自己爱的行为,将爱浸入学生的心田,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琳 《广西教育》2007,(12B):46-47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老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起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又可使师生感情产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是爱让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  相似文献   

12.
爱是什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太阳,能让坚冰融化,爱是奇迹,能点石成金.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教师只有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眼睛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这个比喻既道出了教师这个职业的辛苦,又寄托了社会对教师的希望。为师多年,可谓感触颇多。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课要讲得怎样好,给学生的知识要怎样多,而是,我的眼睛给了学生多少爱。爱是教育的真谛,但教师的爱有着自身的特质。教师的爱,不是亲情,不能爱得毫无顾忌。教师的爱,不是爱情,不能爱得浪漫肆意。教师的爱,不是友情,不能爱得缺乏根本。教师的爱,是社会对学生关怀的体现,是家长对学生期望的延续,是老师对理想追求的载体。这种爱浑厚而延绵,这种爱博大而入微,这种爱是学生人生发展的营养基。教师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4.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基本职责.教师既是学识之师,更是人格之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用爱作为教育的基点,用爱激发学生潜藏的才能,用爱激起学生奋斗的力量,爱似春雨而润物.让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健康、乐观、自信地成长,让学生达到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5.
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健康的成长,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把爱倾于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角落,让爱蕴于教学,让爱围绕在学生周围,让爱在细微处流淌,在细微处闪光,让爱在细微处蔓延,在细微处凝聚.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的起点是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对生活的爱。在班级工作中,我认为这种爱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付出,而应形成一种集体成员相互关爱的氛围,使爱成为一种班级文化。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爱,关键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并懂得爱,用爱的行动去表达爱的情感。这样学生从体验爱,到懂得爱,再发展成为爱的传播者,把他们所感受到的爱人爱己的精神品质步入社会,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优秀老师就是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健康的体魄。可我认为,要当一名优秀老师,就应该热爱学生,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这种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有人说,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感觉到这种爱的力量。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像阳光一样温暖,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这种阳光,让每一个学生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现代教师精神风貌的核心特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