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美术课是副科课,教师不太重视,但是在新课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新课程规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课程也随之成为了教学的种各样科目。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做好儿童美术的入门和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好入门引导呢?根据小学生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是怎样引导儿童入门的。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领悟到"美"是美术教育的最大价值体现与意义所在,当学生对"美"有了比较深刻的领悟时,他们才有可能从欣赏美向创造美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有效教学应该重视做好学生的入门引导工作,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喜欢美术,才能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小学美术教学的入门引导如何进行,学生兴趣如何激发呢?根据小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1l版)》规定美术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然而,在儿童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造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叶莉 《考试周刊》2010,(17):229-229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指导儿童自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加强实践和创造活动。”要让学生富有创造精神,就要给学生一定的A由空间,无拘无束地独立思考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我深刻体会到“互助教学”在小学美术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下面我就如何恰当地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互助互动”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宋梦婷 《小学生》2024,(2):115-117
儿童是具有主体意识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审美发展需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理解小学美术学科个性化教学的内涵,挖掘个性化教学的意义,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路径与策略,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儿童感受美、爱好美、鉴赏荚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把美育落实到美术教学中呢?下面谈谈几年来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一、引导儿童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使儿童初步感受美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加快,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变成了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结合的新目标,创新性人才是现代化美术教学的标志。传统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美术绘画的学习思路与价值观并没有很好地引导,缺乏对美术教学创新性的引导。现代化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实用性与创新性的教学引导,培养多元化的美术人才,让好的习惯从小做起,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在实际的美术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强调身体性参与,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重视直接经验,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演绎美术教材的过程是一个与儿童共同创造文化、探究艺术世界、生成新的教学增长点的系列活动。这就呼唤美术教师角色要相应作出深刻转换.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战略性位移。  相似文献   

9.
中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在美术课堂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课程的客观要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师要做适应性调整、用人文的方法引领学生鉴赏、在引导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美术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审美实践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的过程。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启发学生们创造思维的一些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儿童与成人在生理与心理上有天壤之别。儿童想象力强,而理解能力和写实能力差,引导学生观察,这样才会开发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发展创造思维。因势利导地指导他们在有趣的作画中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启发学生们不仅要画眼中的世界还要画心中的世界。校园生活丰富…  相似文献   

11.
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根据大纲要求,针对审美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激发兴趣,引导审美  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优美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1.通过感受美,培养审美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获得对审美对象美的感受。如讲授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第四册《小鸟的乐园》一…  相似文献   

12.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地方,我们要学会去挖掘。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恰到好处地为学生的大胆想象做好导向和引领,美术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创造未来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谢慧颖 《宁夏教育》2003,(12):49-49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我体会最深的是新课程的实施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艺术课教师,我感到责任重于泰山,现就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谈谈我的几点思考。一、走进新课程,必须紧扣儿童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智慧发展的每个阶段,在客观世界的不同事物及其呈现形式的影响下,有他们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因此,儿童虽然具有创造语言的本能,但只有在外界的激发下,潜在的智能才会萌发,所以艺术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我表现活动,把教学活动放在儿童自主、主动的基础上来进行。音乐与美术…  相似文献   

14.
儿童进行美术创作需要素材,包括各类美术作品素材和生活经验素材,前者是激发儿童创作动机、灵感、扩展创作视野的“催化剂”,后者是儿童进行美术创作的源泉。成人应深入儿童的生活世界,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多积累生活中的各类美术素材,让他们大胆地、生动地、创造性地描绘自然界中真实的形象。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帮助儿童积累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创作素材,已成为幼儿园儿童画创作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一、运用美术作品素材,适时点拨心理学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与…  相似文献   

15.
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儿童素质。例如,我在教学中对上课要表现的东西,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动脑分析,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把握住物象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观察分析、表达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美术教学。在第九册美术课本中,有一课是要学生创作《我们都会做家务》。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对范画进行欣赏、观察。同时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什么姿势?这是在哪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在实际的美术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强调身体性参与,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重视直接经验,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演绎美术教材的过程是一个与儿童共同创造文化、探究艺术世界、生成新的教学增长点的系列活动。这就呼唤美术教师角色要相应作出深刻转换,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战略性位移。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  相似文献   

18.
毛玉梅 《考试周刊》2012,(31):171-17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转变美术教学理念,创新美术教学方法,优化美术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让美学体现在美术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通过创设艺术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营造和谐氛围,用美术的内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健全学生品格修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美术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任颖 《学子》2014,(9):17
线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操作简单,不需要颜色的修饰,原汁原味的展现线条固有的魅力。线描画在现行美术教材中新课程理论得到充分、直接的反映,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在实践着美术新课程的理论,并不断积累着经验。这种教学经验为美术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实践的依据,也对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途径的多样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要上好线描课能帮助小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力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从而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教学,要做好课前(后)延伸,保证合作、探究练习的趣味性,做好合作学习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