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即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建立探索性学习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成熟感,思维敏捷,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评价和见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妙开展课堂辩论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迁移、信息搜集处理等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问题意识的缺失,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的教师要引领学生的问题思维,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高度和创新度。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历史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语文概念的学习、技能形成中意识到疑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的心理状态。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文学功底以及思维意识。鉴于此,笔者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引导质疑辨析 ,培养创新思维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想质疑问题意识是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性问题。问题意识既是探究学习的起点 ,又是探究学习持续下去的主要动力 ,它能使学生从疑到无疑再到有疑 ,并如此循环往复 ,从而让学生在心智活动的方式上具有一种面向知识形成过程的特征。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王月红 《辽宁教育》2010,(11):21-22
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因此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更新,变革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宫成亮 《天津教育》2024,(4):108-110
<正>问题意识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开设启发性问题的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其问题意识,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应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以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较高体现,对推进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能,起到显著的积极功效。当前要改变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能动性较差,不愿思维、不愿探析的现状,需要教师予以有效的培养和激发。数学问题意识强弱,一定程度反映学生主体数学学习能力素养的高度。本文作者紧扣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一主题,对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刻性.思维活动是由问题产生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培养他们信息应用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认知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促使学生从怕问到敢问,再到会问,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4.
问题提出: 数学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同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何谓参与意识 ?  参与意识就是学生对整个学习活动有效地积极地主动投入的意愿。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让学生主动地始终参与认识活动的全过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不仅决定着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而且与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成正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者,竭力地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人人…  相似文献   

16.
唐黎明 《小学生》2013,(1):54-54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思维和认知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在课改的今天,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就是要学生大胆地怀疑,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动机,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使学生保持探究的心态,把"思"与"练"有机结合,以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将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中,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课堂,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学生许多意识和能力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学校里的学习活动,而这些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质疑是人类创造思维的基础。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究。“学贵有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调动自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学生在质疑的同时,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要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学会释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初中数学浙江版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习题、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