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记者应该博采众长,从生活、艺术、文学、历史等诸方面吸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这一点固然重要,但记者的触类旁通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是活跃记者思维的兴奋剂,是开发记者思维潜能的有效途径。记者具备了这种能力,或许有一天被一件事、一个人、一件东西、一首诗、一幅画所触动而突发灵感写出好的作品。下面我们想就记者的触类旁通结合实例谈几点看法:一、看漫画借鉴其构思的巧妙漫画是一种思维性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精巧的构思可以使漫画幽默诙谐又富于哲理,仔细揣摩一幅漫画的构思,对记者的写作是颇有益处的,它可以触发记者…  相似文献   

2.
《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的组诗。《九歌》独特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浪漫精神、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将中华民族的神话、宗教、历史、天文、地理等古文化史,都非常巧妙地编织在绝丽的篇章里。  相似文献   

3.
程迎接 《兰台世界》2015,(3):155-156
《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的组诗.《九歌》独特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浪漫精神、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将中华民族的神话、宗教、历史、天文、地理等古文化史,都非常巧妙地编织在绝丽的篇章里.  相似文献   

4.
大曲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诗辞、舞蹈、音乐集于一身,成为唐代宫廷乐舞的一个典型代表,大曲独特之处是把三种艺术形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舞蹈和音乐传递感情,成为唐代重要的艺术类型。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一个电视台,如果节目编排合理巧妙,不仅会提高本台精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能连带提高本台一般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2002年3月末,“大匠之门·北京画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2002年整修前的最后一次大型展览,是北京画院建院45年来,规模空前、别具特色的一次大展,是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而举办的。 展览以突出文献性、资料性为特色,总共以6万余字的文字和近千幅图片组成彩喷版面,详尽介绍了北京画院45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每位画家的艺术历程、艺术特色和艺术心语。展览汇集了自建院以来百余位画家的300余幅代表作品,结合历史丈献、艺术评介、老照片等资料,分为“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独具一格。他把严肃的道德和历史内容与卓越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天赋的想象力与高超的语言技巧融为一体。他是一位真正富有个性与创造力的作家.因而一直享誉英美和世界文坛,至今盛名不衰。  相似文献   

8.
鲁奕 《大观周刊》2011,(26):85-85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创作成功的舞蹈作品,应具备新颖而独特的构思,巧妙而合理的结构,另外还应有动听而深刻的音乐作为背景,更重要的是舞蹈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肢体。  相似文献   

9.
冯翔龙  杨嘉惠 《视听》2023,(10):44-47
《满江红》作为一部古装历史半架空题材的电影,依然沿袭了张艺谋导演对于历史的电影式遐想,以“悬疑+喜剧”的形式,通过对异质性元素的拼贴实验,家国情怀的浪漫化表达,以及基于历史的权谋叙事、小人物叙事等叙事策略,将民族情绪编织进紧张刺激、跌宕起伏的情节叙述之中。《满江红》无意去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而是以解构历史的方式来还原历史,将历史与艺术、写实与想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集体记忆的另类化建构与民族情绪的互文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根艺人生     
根雕艺术是天然树根与人工雕刻、天人合一的艺术,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一个好的根艺让人陶醉,让人遐想,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根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和木雕等器物来看,那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具备鉴赏自然美的能力.据文物部门考证,我国最早的根艺作品始于战国时期,那时根雕艺人很少,他们将偶得的天然成形根材加工成品后、贡达官贵人玩赏,所以品种单一,作品极少.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缩本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曾向当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特克请教,能否将古今的历史缩成一本简明的小册子。教授含笑答道,不必。他巧妙地用了四句谚语,就概括了古今的历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序》中的历史人物在口才艺术方面已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们或机智巧妙,或透辟犀利,或单刀直入或迂回婉转的言谈,不仅显示了古人的言谈风格和智慧,更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他们的言语技巧是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很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张殿元 《新闻界》2002,(6):37-38
广告是一门说服(诉求)的艺术,而说服的技巧无非两种,一是晓之以理,一是动之以情。在广告溢出商业范畴开始被人们当作艺术品来欣赏的时候,情感诉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情更像是酒,时间越长,香味越浓,沁人心脾。也许正因如此,近年以历史“说事”的广告开始多起来,对广告的历史诉求解析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广告的历史诉求渊源追溯一提到历史,我们马上就会把它和古旧的、过时的、陈腐的东西联系起来。而一提到广告,除了少数专业人士会想到广告几千年的发展史外,绝大多数现代人都会把广告与全新的、时髦的、鲜活的东西等量…  相似文献   

14.
先秦历史散文描写的人物大都流于片断,人物形象是既单薄又不完整的。而《史记》则以文学手法塑造了许多完整、生动、丰满、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而集中地刻划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历史。因此,《史记》在人物描写艺术上比先秦历史散文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电视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电视语言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语言.画面、解说、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等因素。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觉。这些不同的构成因素不是简单地相加和拼凑,不是任意的无序的.而是艺术而巧妙地协调配合。而要想达到高度协调配合,产生和谐的美感。需要在使用任何一种手段进行创作时.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几种手段相互间的协调关系。作者认为,在电视文学作品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方舟 《视听纵横》2004,(6):38-39
新闻是富有活力的信息,在人类所有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是最活跃的。人作为社会的人,对新闻信息的关注与分享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人类经遇或目睹重大事件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是对这一事件进行历史的记录或进行哲学的思考或艺术的再现,而是通过传播来与人分享,讨论这一事件。传播新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第一位的反应,而哲学、艺术、历史等则是第二位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全景画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大型综合造型艺术,它可在巨大的空间内,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再现历史上某一特定事件的特定场景,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超越时空的艺术氛围。这种艺术形式,从诞生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18.
报刊漫画谈     
漫画属于绘画艺术的一种,它以讽刺与幽默性为创作基点,是艺坛中一枝绚丽而带刺的奇葩。漫画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在生活的土壤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忠诚地表现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一幅构思巧妙、立意深刻、艺术性强、品位高的漫画能给读者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人们从中得到艺术享受和启迪思考,其社会效应决不逊于一篇触及时弊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论电视公益广告中的视觉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劲 《新闻知识》2007,(9):61-63
一、视觉修辞的含义"修辞"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指为加强劝说性陈述的表达效果,巧妙运用语言的方法与技巧。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术是说服的艺术。[1]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学问。历经数千年后,人们在继承传统修辞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  相似文献   

20.
赵寻 《现代传播》2023,(8):113-121
批评者针对早期古装片展开丰富的批评和讨论,议题核心始终直指电影的历史性和艺术性。早期中国古装片的商业实践和艺术探索,在不断地接受批评检视的过程中,在特殊的时代语境之下,由历史与电影的浅层交涉到历史电影艺术美学的阶段性生成,经历了民族性反思、艺术性建构、主体性确认的过程。批评史的视野,有别于基于文本分析的一般研究,后者专注于艺术家对民族意识建构的过程,而前者则为揭示现代历史理性介入电影艺术的历史过程,以及理解“群众性”民族主义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