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在拙作《〈秦腔〉大合唱--真假贾平凹书衣随笔》一书的后记中笔者写道: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贾平凹以百余部小说、散文作品无可置疑地成为领军人物,其作品之数量首屈一指,其作品之质量及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长篇小说的畅销也堪称一奇迹!就版本而言,贾平凹及其作品在当代中国出版史上也是独领风骚的,“贾平凹现象”引入瞩目,值得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13,(3):20
本刊讯(记者褚鹏)《古炉》余温未消,著名作家贾平凹又携带近40万字的新书《带灯》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10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腾讯阅读频道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暨电子版签约仪式上,贾平凹携新书《带灯》亮相。贾平凹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自己写作新书的过程。贾平凹称,这是他所有作品中现实感最强、最贴近现实的作品,这部小说被称为是贾氏作品中最瑰丽忧伤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时尚人物     
文坛 贾平凹:获法国殊荣 6月底,贾平凹获得了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法国方面发来的贺信说,“您的作品在法国影响很大,这项荣誉是授予您作品内容的丰富多彩性与题材的广泛性。”51岁的贾平凹1997年还因为《废都》一书在法国获得费米娜文学奖。迄今,法国已翻译出版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土门》及两本中短篇小说集。 2003年,在应聘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后,贾平凹说自己“还能写个10年”。  相似文献   

5.
《古炉》是在《浮躁》《废都》《秦腔》《高兴》等长篇之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第13部长篇小说。从2007年《高兴》完稿之后,贾平凹就开始新长篇《古炉》的创作。在长达4年的写作过程中,他于2010年5月完成了64万字的新作,并且修改三遍,这部作品在规模上让贾平凹  相似文献   

6.
“《暖》是2003年最有诚意的一部作品”,一直关注并谙熟国内电影的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这样评价这部正在上映的影片。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牛群当教授、贾平凹带研究生的事闹腾了好一阵子,崔永元还把后拿来“实说”了一番。没想到余波未尽,现在又传来了“影视巨鳄”邓建国当上大学教授的消息,不但明星们因此而风光无限,连伏案经年的教授们也跟着热闹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从农民工到“电力官”》这组报道一共4篇,湖北日报从9月6日起连续刊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读者认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切中时弊的好作品,读来解渴、痛快,令人如沐春风。”“这部作品可读性强,表现手法朴实、新颖,有文化含量,有时代气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到人生启迪,从政感悟。”  相似文献   

9.
书架     
《出版广角》2011,(5):68-71
文学艺术《古炉》作者:贾平凹著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定价:53.00元《古炉》讲述的是一个烧制瓷器的叫古炉的村子,偏僻却又山水清明,村人擅长技工,却又极度贫穷。在"文革"中,他们使强用恨,争吵不休……把小说定在古炉上的时候,就想起贾平凹小时候经历的好多事情,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是他的回忆。虽然写的是少年时代的记忆,但贾平凹称这部作品不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作家贾平凹多次在公共场合露面,亦接受一些媒体采访,就个人话题和公共话题,发表看法。已到知天命之年的贾平凹,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去年《秦腔》的出版发行,为他赢得了很大声誉。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介绍说,《秦腔》出版后,复旦开过一个作品研讨会,气氛空前热烈。“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当代作家如此受欢迎。中型礼堂坐满了人,大草坪也坐满了,像群众集会一样,换到大礼堂,又坐满了,连走道也站满了……”  相似文献   

11.
李秀山 《今传媒》2005,(2):56-56
这个题目仿了人家贾平凹的说法,贾平凹把编辑称“读稿人”,把编辑的话称“读稿人语”。我觉得既巧妙,亦切贴。  相似文献   

12.
很多“地下电影”或“独立电影”,常会运用某些题材做文章,为地下而地下,为独立而独立。而在曹保平导演的这部作品中,我们起码看不到这种投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书架     
《出版广角》2012,(1):88-89
正文学艺术《长舌男》作者:贾平凹著版本:作家出版社2011年11月版定价:29.50元《长舌男》精选了贾平凹幽默作品四十余篇。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反映、解剖社会及社会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形态,探索人性在传统文化桎梏下的抗争与人性的复杂性。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充满了机智和诙谐。这是贾平凹作品又一个十分明显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都什么时代了,还提贾平凹。贾平凹是老了,可并不妨碍他的新书在文学界引发震荡,《怀念狼》的横空出世也是如此。据说,已创造出20多万册的销售业绩。与其以往作品相同的是《怀念狼》写的又是他故乡商州的事情。“我”和“舅舅”以及“烂头”按照州城专员的旨意,在为商州仅存的十五只狼拍照存档的过程中,虽然历尽艰辛和费尽心机,可到头来非但保护不了这十五只狼,反而在寻访  相似文献   

15.
在由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资助的古籍整理项目“七全一海”中,章培恒、倪其心等教授主编的《全明诗》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大工程,预计全书编成后,总册数在200册以上,总字数超过1亿。参与编纂这部汇聚有明一代诗歌大型总集的,是北京大学古文献所、南京师大古文献所、杭州大学中文系和复旦大学古籍所的有关科研人员,其中复旦大学古籍所投入了该所几乎全部的力量。复旦大学古籍所成立于1983年,成立之初便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编纂《全明诗》。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不仅经费尚未落实,人员不足,连研究所的安身之处,也只能暂时位于学校西边一所…  相似文献   

16.
专家评委认为,《村官曹朝》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充满个性,并富于开拓创新精神。4月10日至16日,在漳州召开的福建省2005年度电视好新闻作品政府奖评选活动中,由尤溪县广播电视台选送的电视作品——新闻专题片《村官曹朝》获全省电视作品一等奖,这也是本次参评作品中唯一获得评委满票通过的电视作品。该作品介绍了尤溪县溪尾乡本洋村挂职村党支部书记曹朝,在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一心一意为民”的动人乐章,被群众誉为“活着的焦裕禄”。专家评委认为,《村官曹朝》这部作品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贾平凹历时4年的新作、洋洋64万余言的长篇小说《古炉》问世。对于这部未出先热、早早就召开了研讨会的作品,众家媒体与文评人的评论文章可谓是浩如烟海。这些评论包含了多种角度:探讨反思文学,回顾民族记忆者有之;  相似文献   

18.
在《风雨编辑窗》这部长篇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篇相形见绌的作品压了两期了。有的编辑声言“替作者考虑”,主张将这篇作品发掉。有位领导立即对“替作者考虑”说给予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5):68-68
作家出版社贾平凹2005年4月定价:38元如果慢慢去读,就能理解我的迷惘和辛酸——这是贾平凹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贾平凹用文字还原了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面貌。在更大的层面上,作者思考的是农村的土地:为什么那么多农民纷纷离开?  相似文献   

20.
林庚的幽默     
《出版史料》2008,(2):85-85
著名诗人、教授林庚,一次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授课时,有学生问朗诵和歌咏有何区别,林庚就答道:朗诵和歌咏在表达感情的要求上虽然相似,但表达方式却很不相同。“朗诵”要求字正腔圆,发音标准,而“唱歌”首先要求合乎音律,而往往并不拘束于字音的标准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