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教材依据本课是根据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第四章第二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的。二、设计思想本节中重点介绍硫的两种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同时也涉及有关于环保方面的知识,教材力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对于非金属氧化物,学生并不陌生,在初中曾详细学习过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硫性质既有与二氧化碳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  相似文献   

2.
教材讲述氧族元素的知识是以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为代表展开的.教材又以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知识中的二氧化硫、硫酸为主要内容加以论述.因此,大量的氧族元素的知识只有在练习题中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做好氧族元素的信息题,不仅可以获取氧族元素的更多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原理处理信息、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归纳氧族元素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节课位于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地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依据"洋思理念",从教材、目标、学情、方法及程序五个方面讲述《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丽  唐志刚 《中学理科》2007,(10):46-48
今年高考对氧族元素中的硫及其化合物间的复杂转化关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化学平衡知识、化学计算、环境保护知识进行综合考查.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性质、硫酸的性质,以及相关的计算是今年考查的重点.在教材中新增的内容今年高考只对过氧化氢的氧化性(一个离子方程式)进行了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说“硫”     
方景毅 《化学教学》1999,(12):25-27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位置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氧族元素》的第一节.人教社95年版本,P.62~P.66页.2.本节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本节与第一章已学过的《氯气》相似,都是研究非金属单质.教材按硫元素的存在形式、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为顺序编写,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学好《硫》,不仅为学好硫的化合物创造了条件,而且也是学习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础.学好氧族元素,将在卤族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氧族元素是典型的一族非金属元素 ,编排在《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之后 ,是对“元素周期律”内容的应用和扩展 ,起着加深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作用。本章包括氧族元素、硫及其化合物和环境保护三部分内容。教材介绍氧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同时 ,对硫及其化合物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其间渗透环保知识。教材的这种安排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①注重理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这一特点揭示了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认知规律 ,明示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方法。基于这一点 ,教材围绕本章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7.
本章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所以本章总的学习策略就是要充分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硫和硫的化合物的学习。同时,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又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一般来说,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比较容易,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常常以概念和命题的形  相似文献   

8.
氧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氧族元素》知识的重点,也是高考中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的热点,有效进行《氧族元素》的复习,要抓准以下四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从知识的安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是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章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所以本章总的学习策略就是要充分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硫和硫的化合物的学习.同时,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又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一般来说,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比较容易,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常常以概念和命题的形式陈述,属于陈述性知识.  相似文献   

11.
高考化学试题有两种明显的变化趋势,一是试题所涉及知识的综合程度增大,往往是一道试题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二是强调知识的时代性和应用性,试题中大量涉及现代生活和生产中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知识点.所以,在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等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的章节时,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基础理论等内容的综合,另一方面要重视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和研究实际问题,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背景,实实在在地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重要知识与其他各块知识的综合 1.知识网络 2 SO2跟其他化学…  相似文献   

12.
本章紧接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所以本章总的学习策略就是要充分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硫和硫的化合物的学习.同时,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又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硫是高一教材元素化合物体系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它的典型性质在题目中涉及广泛,成为许多题目的载体.然而它又是一种典型的有毒大气污染物,危害人的健康.课本中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演示实验都是试管实验,实验过程污染性较大,所以为了避免污染,同时使同学们对二氧化硫性质能深刻理解并培养实验的创新能力,笔者引导同学们对二氧化硫性质进行如下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在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化学必修1的教学中,常常会涉及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师常常会利用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以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但由于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会引起呼吸道  相似文献   

15.
浅议酸、碱、盐、氧化物的教学郝殿兰初中课本的第五章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命名、通性和相互反应的初步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在以后学习元素和化合物时用一般规律去指导个别的学习,做到以简驭繁,因此该章的教材在整个初中化学课程中...  相似文献   

16.
正常雨水偏酸性,pH=5.6。人类活动把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排人大气中,它们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pH〈5.6的酸雨。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煤炭燃烧产生SO2。我国的煤炭含硫量较高,又是一个燃煤大国(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因此,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硫、二氧化硫、硫酸型酸雨等是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内容,它们在教科书中呈现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等。本文设计了一个符合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绿色化学实验,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课程资源。现将这个实验的设计与探究报告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7.
游航 《学子》2013,(6):81-82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教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生成的有毒二氧化硫气体要逸散到空气中去,造成环境污染。为减少污染,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1.按附图安装好实验装置。2.取下集气瓶,收集满氧气,用涂有凡士林的毛玻璃片盖好。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放  相似文献   

19.
杨伏勇 《化学教与学》2014,(2):31-33,16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整个化学必修1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如何有效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鲁科版《化学1》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阐述新课程理念下,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元素观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开展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整个化学必修1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如何有效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鲁科版《化学1》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阐述新课程理念下,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元素观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开展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