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阅读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几乎所有高中学校在征订语文必修教材的同时,也征订了相应的《语文读本》。教育主管部门也做了相应的要求,规定《语文读本》要与必修教材配套使用。但是,在很多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不尽如人意,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还不高。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文言文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目前,占诗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比重一下子提高到40%以上,再加上《语文读本》内容,阅读量几乎是原来的三到四倍。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看,文言文教学工作较为困难,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语文读本》是语文教材这个完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读本》的重要作用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此以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为例分析其价值并论述了如何加以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本是用于单元教学的语文课本,一本是课外语文读本。这两部分本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但通过观察和走访,我发现语文读本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老师都把它当成了学生自己课外自学的事。而学生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只是偶尔翻翻,消愁解闷,甚至由于其它课外作业多,根本无暇去看语文读本,致使语文读本这一教育资源白白被浪费掉,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忽视《语文读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教师认为《读本》没用,把它放在一边。而本人认为《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辅助阅读资料,它具有延伸性、鉴赏性、知识性三大特点,应与语文课本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教学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每学期和语文教材一起发到学生手里的还有语文读本,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能弥补语文教材的有限和不足,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积累。但是对于那些挣扎在升学小道上的高中生们来说,是否又增加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呢?如果课内不能有效地指导阅读,那些在繁重学业压力下已心力交瘁的学生们,课下又有几人会阅读《语文读本》?怎样处理《语文读本》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陈香 《教育文汇》2004,(8):46-47
文言被视为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承载体,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材尤其是在新课标教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近,一套由中国计划出版社推出的《现代语文》读本公开与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教材叫板,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减少文言文的分量,认为文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鲜活的  相似文献   

8.
罗霁 《时代教育》2007,(7Z):83-83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学生配备了一套《语文读本》(简称《读本》),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套《读本》,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这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遗憾的是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读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时,它更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语文读本》不同程度的被忽视了,或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或形同虚设,《语文读本》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课时紧张、教学负担、升学压力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认识不足.导致了《语文读本》在使用问题上的普遍“虚化”。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有效利用读本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得花点时间思考。在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作为语文能力培养手段之一的课外阅读,其重要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配置必修读本,或许正是适应了这种背景与共识。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除了教科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读本》。这厚厚的六大本《语文读本》,从量上讲是教科书的双倍,从质上看篇篇都文质兼美。假如高中三年既能学好教科书,又能阅读这六大本《语文读本》,对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读写听说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邓琳 《教育学术月刊》2006,(4):72-72,74
最近一段时期,因为金庸的《天龙八部》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普通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对武侠小说“该不该进教材”在教育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精度、深度和广度。《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与实践》一书,从汉语言知识教学、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教学等方面建构起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材分析方法系统,对于中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校专家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界的福音。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读本》,是根据新《大纲》精神,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一套与高中语文新教材配套使用的辅助读本,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这套《语文读本》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可是在实际教与学当中,绝大部分语文老师和学生不够重视这套《语文读本》的教与学。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指导学生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史文娟 《考试周刊》2011,(80):39-40
《语文读本》作为与教材同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用书,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资源的最新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读本的使用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又没有达到应有的使用效果。在此,作者分析了高中《语文读本》的现状和策略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鹏 《现代语文》2013,(10):33-34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读本》的编写旨在加强课外语文学习,扩大语文视野,增加语文积累。实际教学中,《读本》往往被束之高阁。《读本》是"必修本"的补充和延伸,切不可视有为无。《读本》的使用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迁移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加知识积累,充实精神生活,开拓思考空间,陶冶审美情感,充分利用《读本》,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阅读能力的考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语文读本》正是精读教材之余的必要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最好的课外教材。但是,因为《语文读本》没有固定教参,再加上高中语文课时有限,所以它往往被束之高阁,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05,(12):38-41
《美国语文》的中文版主编张健鹏、胡足青先生在《序言》里介绍:“一般来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本书就是较权威的一个《文学》版本的中文节选译本。”由此可知,美国语文教材是分科类型的语文教材,《美国语文》只是其中之一。我国目前普遍流行的语文教材是综合型的,即将阅读、写作、语法、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融为一“册”。从我国现在教材编写状况来看,全国各地语文教材编写者似乎一致认为综合型的语文教材好。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试验分语法、文学来编语文教材,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次试验夭折了。到底是分科型的好还是综合型的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只流行唯一的综合型语文教材,是不是有点儿太统一了?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要加强课外阅读。据此,人教社同步编写了必修教材和《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而且要求《读本》须与教本配套使用。但在教学实践中,《读本》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学校,教师对《读本》的处置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或漠视之,或闲置之,甚或废弃之,《读本》几近边缘化。高中语文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这固然是事实,但是教师指  相似文献   

20.
要学好高中语文,必须要以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套《语文读本》,与高中语文材料同步使用,由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但是由于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语文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语文读本》,不重视《语文读本》的阅读,甚至将其束之高阁,枉费了语文专家们的一片苦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