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先曾祖吴昌硕先生究竟何时从苏州迁往上海,研究家们看法不尽一致。海内外议论较多的是六十八岁、六十九岁迁居上海之说。潘德熙、童衍方在《吴昌硕年表》中说:“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辛亥六十八岁自苏州迁沪定居。”(《书法》1984年五期27页)日本美术史论家鹤田武良在《吴昌硕评传》中说:“翌年,民国元年(1912年)吴昌硕‘从  相似文献   

2.
黄牧甫与吴昌硕是晚清印坛的两位优入圣域的巨将,两人虽处同一时代,而印学风格迥异。本文从篆刻艺术的语言及结构形式特点上将黄、吴两位大师的风格及美学特征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刻地分析与比较。并从两人的生性、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创作方法诸方面,对黄牧甫的“静”、“淡”、“雅”与吴昌硕的“纵横”、“拙”、“天趣”风格形成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昌硕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型的艺术大师,尤以篆书最为“名世绝品”。特殊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性格特征铸就了他特殊的艺术品格。他几十年“强抱”《石鼓》,不拘成法,弃形取神,独树一帜,使《石鼓文》书法走入了空前绝后的境地,成为吴昌硕艺术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特质。在当今书画艺术蓬勃发展之际,有必要对吴昌硕篆书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或许能得到某些启示,对我们进一步探讨艺术审美追求和发展方向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昌硕(1844—1927年)是近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苦铁等。 吴昌硕学画较晚,约在35岁。结识任伯年时,由于当场画了一幅画,受到任伯年的赞许。深受鼓舞,才决意学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吴昌硕绘画的特点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生平努力之处,在于能以书之法作画。”他将多年从事篆刻和  相似文献   

5.
吴昌硕“画气不画形”的绘画美学思想虽然突破了明清复古派文人画柔媚的审美趣味,但同时剥落和舍弃了文人画“韵”、“逸”等审美品格,将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导向显露和霸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晚清篆刻艺术家黄士陵“平整中见流动,挺劲中寓艉雅”、“外貌呆板,内含奔放”的风格特征和开“黟山派”一代宗师的艺术成就,并就黄士陵与吴昌硕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人画中,“气韵”主要表现为创意、布局和用笔三方面。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文人画家当中,清末民初的著名画家吴昌硕先生则把这三个方面郝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就吴昌硕在气韵的运用上从他的立意,用笔.布局、三个方面结合他的绘画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晚清篆刻艺术家黄士陵“平整中见流动,挺劲中寓艉雅”、“外貌呆板,内含奔放”的风格特征和开“黟山派”一代宗师的艺术成就,并就黄士陵与吴昌硕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院艺术系吴民先副教授对吴昌硕的生平艺术有独到的研究。今年7月30日至8月5日,吴先生应邀访问韩国,8月1日出席了韩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权威机构刚庵书艺馆举行的“吴昌硕书画韩中研讨会”并作了学术报告,得到了韩国书界同行的好评和赞赏。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王个簃乃吴昌硕衣钵传人,有“当代缶庐”之誉。早年追随吴昌硕,浸淫于传统化的探求;中年外师造化,深入生活探索创新,笔墨紧随时代;晚年重构新局,开笔墨设色新境界。个簃先生诗书画印,高浑郁勃,古茂班斓,堪称大师风范。其虚怀若谷、诲人不倦的美德,老而许坚的爱国爱乡情怀,更是垂范艺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吴昌硕是我国书画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上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以天为徒”、“以古为徒”是他书法创作与审美的终生追求。  相似文献   

12.
酸寒尉像 [清]任颐(1840-1855年) 任颐,初名润,后改名颐,字小楼,又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长期居住于上海,以卖国为生,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赋色鲜艳明快,形象生动活泼,别具清新格调,在江南一带影响极大。 《酸寒尉像》是任颐为吴昌硕所作的肖像画之一,任颐曾多次为吴昌硕画像,形态都各不相同,其中以这幅最为精彩。吴昌硕早期在上海任一小官,时值盛夏,中午归来,疲惫至极,又不得不强打精神,其态可哂。任颐见后,触动画思,当即为之写照。画中吴昌硕穿全套官服立  相似文献   

13.
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以诗书画印皆擅长而享誉海内外。其书法诸体皆精,尤以石鼓文最为著名。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吴昌硕的身世、追求、以及后人的评价来分析吴昌硕的《石鼓文》的风格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并且分析《石鼓文》的基本笔法、结体、章法等技法以及吴昌硕对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进对吴昌硕石鼓文书法艺术的研究,运用图版法、文献分析法对吴昌硕石鼓文书法艺术概念的形成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吴昌硕通过在结构、笔法、用墨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了特有的吴氏石鼓文书法风格;吴昌硕石鼓文是基于他在小篆、金文和隶书等书体中广泛汲取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吴昌硕石鼓文风格形成后,对民国时期众多书法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堂号和斋名     
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恽代英祖家被称为“承荫堂恽家”、李四光祖家被称为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印章中,字法与章法密不可分?换个角度来说,字法实际上就是“小章法”,影响着整个印面效果。吴昌硕在这方面则有过人的把握能力、下面再解析他的几方印作.  相似文献   

17.
当代画界一般把吴昌硕与徐渭、石涛等大写意画家一起称为"革新派".其实,吴昌硕的创新观与徐渭、石涛他们是有所不同的.吴昌硕虽然与徐渭、石涛等"革新派"画家一样主张自我作古,但他所言的自我不是自我的"心",而是自我独特的绘画风格.风格标新,是吴昌硕绘画创新观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8.
吴昌硕朱文印的残破处理,也是很有特点的、下面,我们结合印例来分析一下。 图一“蔭(荫)梧”一印,印边残破三边,仅留底边,全印形散而神不散。像这类残破,要因字形和章法需要来安排。  相似文献   

19.
吴昌硕 有清一代,吴昌硕与赵之谦,黄士陵是对当代印坛影响最大的三位印人。  相似文献   

20.
水彩画,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把它当作外来艺术,把英国看成水彩画的发源地。实际上水彩画并不只是源于西方.我国使用水为媒介的绘画材料,用“没骨法”完成的。水彩一作品,有更久远的历史。公元前的战国与秦汉时期的绘画。如金雀山和马王堆出土的帛画,被认为是古代绘画中“没骨法”的先驱,明清时期的任伯年、吴昌硕等画家使“没骨法”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