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邯郸市非常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于本年初提出建立“成峰装备制造产业新城”,以进一步促进邯郸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论证了模具产业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陈述邯郸模具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邯郸市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制造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许多工业部门新产品的开发及老产品的更新换代 ,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1989年3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提出在重点支持技术改造的产业、产品中 ,把模具制造列为机械工业的第一位。而在重点支持生产和基建的产业、产品中 ,模具制造的地位仅次于大型发电设备及相应输变电设备 ,而被列为第二位。所有这些都说…  相似文献   

3.
产业大盘概览 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五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力争通过10年时间,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将高端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和工业母机,通过对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明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企业“自身造血”与政府“外部输血”,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产业升级,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充满活力与特色明显的现代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产业园区是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高职院校融入产业、根植园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提升企业群、产业区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供给的现状,阐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趋势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融入困境基础上,基于深度融入产业园的“三融两生两进”办学模式,“精准设置、聚力共建、集群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模式,适应装备制造类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探索适应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以期培养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国家战略,旨在将中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该战略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其中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电火花加工技术由于其非接触式加工而区别与传统加工,分析和阐述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特点、发展,以及在航空航天、模具、汽车、医疗等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首先论证了发展专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必须先发展模具产业,然后根据模具产业在邯郸地区发展的现状,通过灰色理论建立模具产业发展模型,预测出未来十年模具产业的工业产值,提出要实现《十一五规划》必须加大力度改善邯郸模具产业现状,为邯郸市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Visual C++6.0工具开发计算机模具加工虚拟实验系统,将模具数控虚拟加工和模具拟实拆装实验引入系统中,添加有关数控加工、模具拆装、模具结构设计等视频资料,建立数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验平台,有效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验设备投资大,实验条件不足等问题。提供了进行虚拟模具加工实验技术支持,且显著改善模具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近20年来,在国民经济快发展的拉动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快速发展,"九五"期间我国模具工业年均增长率为l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l5%,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在高端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在世界装备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美国、日本和韩国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升级演化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比较优势.美国采取“研发与生产→出口→进口”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式演进,日本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燕行形态理论模式演进,而韩国则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模式来发展装备制造业.美国在装备制造业重振过程中新兴装备制造业成为推动演化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主体.日本在装备制造中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韩国在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强化政府的干预程度;以财阀大集团为主体牵动装备制造业升级;技术进步是推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主导力量.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共同经验是根据本国国情,通过政策引导,确定合理、适时的主导产业;努力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希望这些经验启示能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作为河北省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关乎整个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文章从经济效益、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三个层次构建了河北省制造业先进性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河北省制造业先进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河北省制造业先进性水平综合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绝对优势,但在节能环保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需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探索"互联网+"模式、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营造健康发展环境、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提高制造业先进性水平,推进河北省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虽然是20年前的经验总结,但“晋江经验”依然具有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对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据此,面对产业因素、技术因素、企业因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造业应始终以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为根本,注重构建高技术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各类规模制造业共生的生态体系,政府应积极提升治理水平与营造创新环境,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供给体系服务平台等,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对福建省各地市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及其规模以上企业分布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福建省机械装备七大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群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特殊需求情况,分析了福建省各大高校机械装备相关学科研究生专业方向对地方产业的支撑能力以及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地方产业集群适应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国际产业转移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向东南亚转移的发展趋势,部分高端制造业则开始回流欧美。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制造业应积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点。文章通过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福建省制造业28个行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制造业相对有竞争力的行业并没有遥遥领先于国内平均水平;福建省重点扶持的产业竞争力总体上还比较弱;福建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发展之中,尚难在工业增长中充分发挥先导作用;福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还不是很高,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是非常明显,产业竞争力尚需大大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确定的主导、支柱产业基本上尚未形成优势,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基本上是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如何识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具有潜力的产业并加速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建立装备制造业潜力型产业甄别指标体系,反映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潜力型产业发展状况,并对每个潜力型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了最具潜力的几种产业,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鞍山是沈大黄金经济轴带上的重要支点,其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是沈大黄金经济带中部隆起的关键因素。本丈分析了鞍山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的二元性、单一性、资源型、产业关联性弱、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特点,提出了鞍山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要建立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体系链和以产业互补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做强矿产品精深加工业集群的思路,并提出了鞍山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要以中部鞍海经济带为轴线进行轴带集聚,合理布局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矿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是甘肃实现“工业强省”战略的主要途径,进一步分析了甘肃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E-G指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选择EG指数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且呈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必须进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内部发展起来,又贯穿于制造业发展的始终。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模型)探讨了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行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唐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持久稳定的均衡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子行业对制造业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冲击作用由积极变消极。建议选择性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且政府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财政投入,注重相关人才培养,加快构建市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