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报>作为上海本埠重要的新闻媒体,其有关女性服饰讯息在当时板具代表性.<申报>关于女性服饰讯息的主要形态有服饰新闻、服饰广告和服饰评论三种,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女性服饰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华冰  赵建 《兰台世界》2014,(1):144-145
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服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唐代服饰既有传统服饰的含蓄优雅,又吸收了外来服饰的富丽洒脱,同时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胆自由、绚丽多彩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唐代女子的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等服饰上.  相似文献   

3.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服饰,作为一种生动的信息传达媒介,既负载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属性,又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服饰传播的行为是一种信息上的直接交流,可以说,服饰传播是人类借助服饰语言和媒介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传播媒介如何作用于服饰流行,服饰流行又如何影响传播媒介,是本文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云志  路倩 《兰台世界》2013,(12):149-150
敦煌壁画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有着不同的历史风格,包含多民族的服饰纹样.这都充分表现敦煌这个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同时,其对研究古代服饰的特色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主播是新闻节日的门面和灵魂,塑造良好的画面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表情、姿态、服饰是构成主播外在形象的关键元素,本文着重阐述"服饰"元素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莎士比亚曾说,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主播进入演播室之前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服饰,如何穿戴对主播来说很重要也是一件很犯愁的事.得体则赏心悦目,观众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一旦不合时宜则长期积累的良好形象会因此功亏一篑,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服饰广告中"性感"元素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性感"元素创意能在服饰广告中更正确、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说起服饰来一向比较自豪,也有优越感.太久远了不敢说,但至少在前一百年内,上海服饰领全国风气之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以前有句口号叫“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若再加上一句“穿着要学大上海”其实也不为过.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上海有一本专以介绍海内外时尚新潮服装为特色的杂志叫《上海服饰》,在全国范围内卖得相当火,发行量少说也有300多万份!我想这就与上海人在服饰上的先进理念、宽阔的视野以及榜样的模范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服饰变迁往往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展现了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本文回顾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服饰发展历程,描述了不同年代服装所现出的状态和表现形式;分析了每一个时期服饰流行的成因,并详实记录了不同经典款式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是挡不住的春光,这种本能地对美的追求,必然会在服饰上留下每一个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长安乱     
韩寒 《出版参考》2005,(6):13-14
少林武当恩怨已久,分歧明显后,少林内部便更加严格.秋天时候,师父下令统一江湖中所有少林子弟的服饰,但是麻烦随即而来,服饰统一后,坊间便有伪造,一些人购得少林服饰后,打劫拐骗,严重蛊惑民心.  相似文献   

10.
邵新艳 《兰台世界》2013,(11):155-156
白色是太阳射出的原始光线的颜色,是其他色彩的源头.论文通过分析尊崇白色的商朝服饰中的白色,研究了白色与中国传统服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娜 《青年记者》2006,(16):39-40
服饰--古老的媒介 史前服饰,基本上只是为了御寒、避害,是人类适应地理环境和自然时序转换的手段.与此同时,古代原始部落,还有文身的习惯,用文身来表达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服饰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服饰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交流对服饰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宋代服饰,本文针对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演变产生的影响,以及民族文化交流、服饰演变等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唐代服饰审美流变而言,初唐时期自然清新,盛唐时期华贵丰美,中晚唐时期炫丽诡异。唐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特征可概括为:华丽自信的服饰审美意境、尊重个性的服饰审美精神、顺时而变的服饰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北京档案》2007,(12):34-35
清代北京的服饰吸收了满族服饰的特点,男子需剃发垂辫,不论种族与老幼都戴帽子.帽子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礼帽、便帽与风帽.礼帽也叫官帽,被称为"大帽".便帽,俗称"小帽",是各阶层人士日常居行所戴的帽子.  相似文献   

15.
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服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唐代服饰既有传统服饰的含蓄优雅,又吸收了外来服饰的富丽洒脱,同时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胆自由、绚丽多彩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唐代女子的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等服饰上。  相似文献   

16.
王立松 《兰台世界》2012,(18):30-31
本文从羌民族的自然性出发,探究了羌族服饰图案与自然、劳动、宗教、祥瑞愿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羌族服饰图案与羌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是羌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表现,是羌民族几千年历史文脉发展的折射.  相似文献   

17.
李海群 《兰台世界》2017,(16):105-109
魏晋时期,服饰的形制、风格有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在全面研究魏晋时期服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魏晋时期服饰的发展轨迹和方向。通过分析影响服饰变化的诸多原因,得出魏晋时期影响服饰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战乱、动荡的社会形态是政治因素;魏晋玄学是思想文化因素;社会大众心理变化是内在因素;胡人服饰的融入是外部动力;名人效应是偶然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8.
《更衣记》是传奇作家张爱玲女士的一篇美文.作者用她从容淡然的笔墨在短短的千字文中将辛亥革命前后的百年服饰演变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巧妙地讲述着她对服饰的独特见解.本文旨在对张女士在服饰上的独特见解和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整理出作者在服饰文化方面的全新理论并对现今的研究给以指导.  相似文献   

19.
纳西族不仅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其服饰也多姿多彩、个性鲜明,尤以"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服饰最为出彩,成为丽江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她们日夜操劳,几乎担负了所有的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20.
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较多,浇浆墓由于其特殊的墓葬结构,致使棺椁及棺内文物等随葬品大多数情况下保存比较好。出土文物中数量最多的为服饰类文物,其中女性服饰占有很大比重。这些出土的女性服饰数量大,种类多,包括袍衫、袄、褙子、鞋袜、裙子、背心等。但不同博物馆对女性服饰的名称叫法不一,甚至同一种服饰的名称有好几种。本文对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出土女性服饰的主要种类、名称、颜色和实际使用等进行了考证。通过考证发现,江苏地区明代浇浆墓出土女性服饰基本上可以定名为褙子、袍衫、袄、裙、弓样鞋、背心和裤子等。在使用频率方面,穿着裙类服饰的数量最多,其次是袍衫类服饰和袄类服饰。明朝中后期,女性更多的开始青睐裙子类服饰,而对袍衫和袄这种传统服饰喜爱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