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朦胧诗曾经像一个自由的精灵,翩翩飞舞于80年代的天空,划出了一道道诗意的弧线。20多年过去了,回望诗坛,朦胧诗的身影依然楚楚动人。如今,朦胧诗已经走  相似文献   

2.
朦胧诗曾经像一个自由的精灵,翩翩飞舞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天空,划出了一道道诗意的弧线。二十多年过去了,回望诗坛,朦胧诗的身影依然楚楚动人。如今,朦胧诗已经走上了文学讲堂,走进了中学语文教材。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崛  相似文献   

3.
朦胧诗是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缘由及其美学特征,还有一些代表诗人、代表诗,以及对当时某些诗评家不确当的批评,诸如“朦胧诗表现‘小我’即‘自我’”、“朦胧诗看不懂”等,应恰当评价。朦胧诗和后朦胧诗既注意吸收古典诗和民歌的优点,又借鉴了现代诗的长处,为探索建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新诗积累了经验,使新诗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朦胧诗曾经像一个自由的精灵,翩翩飞舞于80年代的天空,划出了一道道诗意的弧线.20多年过去了,回望诗坛,朦胧诗的身影依然楚楚动人.如今,朦胧诗已经走上了文学讲堂,甚至走向了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中,"朦胧诗"变换着不同的角色,变更着不同的地位,显示着不同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越来越为大众读者、学者、文学评论家所接受。"朦胧诗"经典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学界对于"朦胧诗"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冷漠保守,90年代逐渐热情,直到21世纪对其研究才呈欣欣向荣之势。文学史是"朦胧诗"经典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朦胧诗"经典化的过程中,文学史的叙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顾城(1956-1993),北京市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版诗集有《黑眼睛》、《顾城诗全编》、《顾城的新诗》等。“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从六七十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最具代表性的“朦胧诗”派的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晓斌等。在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后朦胧诗,具有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消解本质中心、还原事物本原,解构崇高、反传统、精英文化,语言游戏等是后朦胧诗后现代特征的主要体现。但中国的后朦胧诗创作的背景不具备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的后工业社会背景,加上民族文化心理机制中的理性实践精神制约,使得后朦胧诗只接受后现代主义的表面特征,或者说是后朦胧诗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形式的误读而产生了后朦胧诗创作。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自其产生之时就褒贬不一。在本文中,笔者将朦胧诗回归到历史长河中,结合"古今中外"张力结构理论,具体阐释其相交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反叛与集成的表现。笔者认为朦胧诗是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新表现手法与传统诗歌手法完美结合后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中国诗坛继“朦胧诗”之后,又出现了“第三代诗歌”,但是与造成了巨大影响的“朦胧诗”不同的是,“第三代诗歌”至今仍未进入多数人正常的阅读和交流范围。该文试图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第三代诗歌”进入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和交流范围所必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朦胧诗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登上中国诗坛,成为领一代风骚的诗歌主潮。朦胧诗的作者群绝大多数出生于四十年代末与五十年代,这就意味着,他们是红卫兵,他们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红卫兵时期人为地吹出的理想泡沫,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粉碎,他们从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自其产生之时就褒贬不一。在本文中,笔者将朦胧诗回归到历史长河中,结合"古今中外"张力结构理论,具体阐释其相交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反叛与集成的表现。笔者认为朦胧诗是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新表现手法与传统诗歌手法完美结合后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4.
1970年代末,朦胧诗以异端的呐喊给那个时代带来了难得的思想冲击力。朦胧诗的命名表达了当时诗歌的外在美学特征,暗示了当时诗歌创作环境的艰难,而且展示诗歌内容揭示了人内心的隐秘、直接指向心灵的品读的特质,命名在这些意义上很好地传达了它自身的涵义。但是当时代过往,朦胧本身的含混意指使得其之后的诗歌在某些方面难以逃越它的美学牢笼,成为新诗歌发展的桎梏。回到朦胧诗命名的现场,考察朦胧诗命名的内涵、直击命名活动本身,可以清晰地触摸诗歌发展的脉搏,有益于对当代诗歌发展的困境进行更好的思索和考量。  相似文献   

15.
陇人 《初中生》2011,(Z6):30-33
舒婷:原名龚佩瑜。上世纪70年代末,她和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人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致橡树》是其朦胧诗代表作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诗人王家新的创作特点从朦胧诗和后朦胧诗时期的淸峻、质朴逐渐转向坚定、沉实,充满强烈的承担意识,成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基于此,着重从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诗歌内部发展的要求以及个人诗学观的变化,探讨了王家新创作转型的主要原因,以期更为详尽地了解王家新诗歌创作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考察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后朦胧诗”呈现的反文化的倾向,以及表现出的回归诗歌与生命本体的自觉意识。真正个人化的主体意识的复现、拆解深度模式的诗学追求、口语化的语言狂欢,是“后朦胧诗”反叛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中国诗坛继“朦胧诗”之后,又出现了“第三代诗歌”,但是与造成了巨大影响的“朦胧诗”不同的是,“第三代诗歌”至今仍未进入多数人正常的阅读和交流范围。该试图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第在代诗歌”进入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和交流范围所必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舒婷诗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婷是朦胧诗创作的核心人物之一。八十年代初,理论界以其诗歌创作为切入点,展开了关于新诗创作的大讨论。1983年后,讨论基本结束,对舒婷诗歌的研究渐渐剥离出朦胧诗,在解读的基础上进入新的阶段。80年代后期,舒婷诗歌研究一方面越来越细致深入,一方面又被整合进朦胧诗潮中,置于学史中重新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朦胧诗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情结,探寻朦胧诗中民族情结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对朦胧诗作了历史的剖析考察,并把朦胧诗与当今艺术形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认为朦胧诗开一代诗风,对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