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定律:一个家庭,其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一个家…  相似文献   

2.
夜间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夜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对夜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中低阶段,但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极化趋势逐年降低;整体呈现以上海为中心、向内陆及外围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关联特征主要以“高-高”和“低-低”聚集类型为主;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及政府资本投入都显著促进本地区夜间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及交通运输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与“末”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产业结构理论的特有范畴,通过对不同本末观的比较分析,可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产业结构选择的主流思潮及其主要特征。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探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本末现的演变.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分析欧洲大陆居民家庭的消费数据后发现,"越是贫穷的家庭,其消费支出中食品开支比重就越大"。人们把这个表述称为"恩格尔定律",把食品开支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如果恩格尔系数下降,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在高中政治学科中,恩格尔系数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认为,收入越少,收入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就越大,此为恩格尔定律,反映此比例的系数即为恩格尔系数。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的高效益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梳理吉林省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法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法,对吉林省产业结构效益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提出提升产业结构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但凡涉猎过经济学的,都会知道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它是十九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下,新中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优先重工业发展阶段”、“产业均衡发展阶段”、“重化工业重启阶段”.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不同阶段也有所不同,并且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将发生深刻变化.当201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 8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之后,依靠重化工业拉动的外延式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成本增大、效益降低等挑战,已经难以维系.未来既需要克服人均资源不足、环境脆弱的不利因素,又应当发挥大国经济的优势,尽快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是互为因果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作用于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文中以山东省为例,定量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两者的关系,就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江苏经济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关键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江苏“十二五”产业的数量结构变动、产业特征变动及主导产业群演变,未来江苏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将加速推进,但产业升级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省内经济对二产的倚重情况短期仍难完全改变。“十二五”期间,江苏产业结构还存在主动调整的很大空间,在把握好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政府要适时加大主动调整的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与高效化,既是经济发展自发演进的趋势,又是区域政策制定者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目标。而作为珠三角一体化先行区的广佛肇经济圈,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应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区域合作的一个利益共同点,进而推进区域合作和区域产业之间的相协作与关联。分析了广佛肇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突出问题,提出可从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加强工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区域内城市间分工协作等方面对广佛肇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刘文华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法教程》流传广泛,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子,这是有目共睹的。而《中国经济法教程》的核心思想均形成和体现于其《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通过对刘文华教授的《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的解读,尤其重点分析其"纵横统一说",并以费肯杰教授的经济法学思想为参照,解释中西方经济法学理论的契合与差异,利于揭示出经济法理论今后发展所应着力之处。如果说中国有些学者将经济法理解为国家干预法,是一种以纵制横的纵横统一"倒三角"结构,那么,费肯杰教授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法则是与这种"倒三角"结构完全相反的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纵横统一"正三角"结构。这恰恰是我国学者所应该注意的关键点。刘文华教授的"纵横统一说"与费肯杰教授的"一般——特殊"经济法结构极为相近。在两人的著作中,本末不可倒置。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代中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以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创新是我国农村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灵魂.我们要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来跨越我国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乡村制造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对乡村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在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考察中国乡村制造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对乡村制造业结构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对外开放水平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结构的环境效应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且集聚速度与其环境效应绝对值呈反比;制造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存在基于对外开放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当对外开放水平处于[6.8178,7.3232]之间时,制造业结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绝对值最大;中国加入WTO对乡村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改善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制造业结构的环境效应。因此,乡村制造业应及时转向以生态文明导向的国内空间资源开发,朝着贯彻“两山”理念提高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向努力,构建新型产业链。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衡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数量指标是C02排放量,质量指标是万元GDP能耗.然后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结论表明,对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口总量、人均受教育水平;而科技投入对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够显著,表明科技投入中用于低碳经济技术研发的比例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因此,为了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人口数量、提升人口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海南建省以来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学科结构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多维、双向、非均衡特征:对应学科组与三次产业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法学、医学与第一产业具有显著正相关,农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与第一产业具有显著负相关;法学、教育学、农学与第二产业具有显著正相关,理学、医学与第二产业具有显著负相关;法学、教育学、农学与第三产业具有显著正相关;学科回归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对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匹配度与贡献度,建议根据区域产业政策,科学布局学科专业;增设农学特色高校,精准服务第一产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产业结构升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桂林市各区县发展的情况进行判断,认识了临桂在桂林所处的相对发展水平,并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比分析了1999-2007年桂林市区与临桂的产业与三次产业明细结构优劣、各产业增长态势。根据新时期桂林新老城区功能转移的战略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临桂三次产业科学合理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地区经济增长、就业结构、技术创新、城市化发展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经济发达地区苏州市为例,通过1990-2004年15年系列数据的分析,总结出苏州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轨迹及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从产业实力、产业规模、产业效益等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方面剖析了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且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苏州市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的事实证明,贵州要走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要遵循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洞庭湖区时间序列背景下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以2005年数据与“标准结构”及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然后分析湖区各市、县的产业结构,接着对湖区各市、县的工业化程度做了判断分析,最后提出了湖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进行“三农三化”建设,推进湖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力促传统工业的改造与重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传统服务业的高速发展,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