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历史学习》2005,(12):21-21
公孙龙是战国时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名辩命题是“白马非马”论。他说:“马是指马的形状,白是指马的颜色,颜色既然不等于形状,所以白马也就不等于马。”他怕别人还不明白,又举例说:“‘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可以,不拘黄马、黑马。‘买白马’,那就不同了,非买白马不可,可见白马非马。”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是白马之非马,审矣。———《公孙龙子·白马论》“白马非马”  相似文献   

2.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的逻辑学家(名家)。有一次他牵着一匹马通过关卡,守关的士兵说,牵马的人不准过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马吗?我牵的是一匹白马啊。”守关的人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过去了。“白马非马”是公孙龙  相似文献   

3.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被判为“诡辩论”是历史的一大冤案。公孙龙的《白马论》实际上并不是指向“白马是马”判断命题的。所以,“白马非马”与“白马是马”,实际上是两个并行不悖、相互包含的判断命题。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思想史上,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著有《白马论》,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皆出于此)有相当的影响。对于他自己的这一得意命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公孙龙子长笺》)。如果说“白马是马”,人们一目了然,可是说“白马非马”却容易让人产生异议。  相似文献   

5.
“白马非马”是由战国时期宋国辩士儿说首先提出,经过公孙龙大力倡说和充分论证,由此名扬天下的一个命题。对这个命题,当时就出现过极力加以反对的墨家学派,自先秦以来仍不断遭人非议,至今还有不少人以“白马不是马”或“白马不属于马”的错误解释,将其简单地斥责为违反常识、违反逻辑的诡辩。如现代历史学家杨荣国在其《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中对这个命题议论说:  相似文献   

6.
《白马论》的主旨是用内涵论反对外延论的语义学。公孙龙在元语言层次通过内涵分析证明了“‘白马’非‘马”,对先秦语言哲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公孙龙在对象语言层次,试图反驳真命题“白马、马也”时,完全暴露了他理论的不足,充分表现了其“苛察缴绕”的辩者特色。“白马非马”绝非辩证命题。  相似文献   

7.
在《坚白论》中公孙龙使用“一二不相盈” ,在数术象征符号系统内抽象地表达了“坚白离”命题中实体 (一 )和作为范畴的性质 (二 )之间的关系和象征意义。而在《通变论》中他则“二无一” ,在算术符号系统统内抽象表达了实体 (两一 ,即二 )和性质范畴 (一 )之间的关系。同一记号两个系统 ,指称不同 ,而表达的意义真值相同。为区分范畴性质和具体性质 ,公孙龙又引入了左和右两个记号 ,强调别名由左右两个方面结合组成 ,因此白 马 =白马 ,白马≠马。另外 ,一方面其名是由右 (事物之本质规定 )所决定 ,因此白马 马。在《坚白论》中 ,他用归纳法论证 ,而在《通变论》中他却用演绎法说明。从“二无一”中推演出“二无右” ,进而“左与右二”而“右有与”而不变 ,把此篇推而广之 ,正论反论 ,步步深入地假譬取类 ,最后落实到名实得当的正名原则上。  相似文献   

8.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被判为"诡辩论"是历史的一大冤案.公孙龙的<白马论>实际上并不是指向"白马是马"判断命题的.所以,"白马非马"与"白马是马",实际上是两个并行不悖、相互包含的判断命题.  相似文献   

9.
白马非马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则诡辩.牧马人对学者说:“我的这匹白马是世界上真正的马!”学者摇了摇头:“你的这匹白马根本就不是马!”牧马人以为学者在开玩笑:“你说我的白马不是马,难道是头牛?”学者答:“白马非牛是对的,白马即马却错了.”牧马人问:“那是为什么呢?”学者反问道:“如果你的这匹白马也称马,那么天下的马称什么?”牧马人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同学们,你听清楚了没有,牧马人与学者辩论的焦点在哪里?——高中数学第1讲可从这则诡辩讲起:牧马人所说的马是“马的个体(元素)”,而学者所说的马是“马的群体(集合)”.白马非马@万尔遐…  相似文献   

10.
“白马非马”原是战国时期齐稷下宋国辩者倪说最先提出来的一个命题,后来经过赵国平原君家门客公孙龙加以发挥,并著有《白马论》,才在中国逻辑史上颇为引人注目。公孙龙是战国末年的一位“辩士”。在先秦思想史上,他是著名人物之一,“离坚派”的领袖,以“白马”、“坚白”之辩名垂史册。然而,如何评价公孙龙其人,却成为引起历代逻辑学者和哲学家们论争的问题之一。常常有人以为公孙龙主张的“白马非马”,这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因而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欺世惑众的诡辩家;也有人认为,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就是辩证法,因此…  相似文献   

11.
"白马是马",这话对吗? "白马非马",这话对吗? 因为白马与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说"白马是马"就有问题了. 因为白马是马的一种,既然是马的一种,所以说"白马非马"也有毛病了. 这样,"白马是马"和"白马不是马"都有毛病了,怎么说都有毛病了.  相似文献   

12.
黑马王子     
打败了笨笨球,黑马王子的魔法功力迅速升级,但是他仍然不能破解大胡子的魔咒恢复自己白马王子的身份,心里很苦恼。“依我看,只有好好学习,魔法才能升级更快。”黑宝马说“怎么学习啊?”黑马王子瞅它。“上学啊。我们先从小学开始吧。”黑宝马翻开报纸,指着一所小学的照片说:“就是它了。”  相似文献   

13.
公孙龙真不愧为辩者。他的《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都可称为有名的论辩之作。他的一些观点和议论与众不同,“然众人之不然,可众人之不可,‘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①一般人认为“白马是马”,他却说“白马非马”,②;一般人认为“坚白石三”,他却指出“坚白石二”③;一般人认为,“二有一”、“鸡足  相似文献   

14.
<正>孔乙己到咸享酒店喝酒被人嘲笑偷了人家的书,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其实孔乙己的这句话里是有学问的,短衣帮没读过书,不懂,引来一阵哄笑。"窃书不为偷"与战国时赵国人公孙龙《公孙龙子》中"白马非马"具有相似点。据说,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他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钥匙与伯乐     
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我说:“世上有了钥匙,才有锁的意义。”锁与马铁将军安置在门上,被许多钥匙试过,甚至被许多铁锤砸过,但它铁面无私,岿然不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只有主人回了,才笑脸相迎。马被饲养在圈里,有白马、黑马;劣马、骏马,尽管许多相马师相过,但锥处木桶里,也就无法显露头角。铁锤与槽吏铁锤使出浑身解数,却打不开锁,是他不知道开锁要从心上开始。其实,铁锤并不是用来开锁的,于是想到,一个错位的东西,无论如何是不能扬其所长。如果用铁锤钉钉子,那钥匙岂是锤子的对手呢?旷世之才的、碌碌无为的,统统被槽吏叹为…  相似文献   

16.
悖论作为思维的产物,是同人类文明的曙色一同出现的。从历史记载看,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悖论。 (一)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家讨论名实关系时出现了悖论,其中公孙龙的某些悖论不仅广为人知,立论的方式也有代表性,故作为代表选择几则。“白马非马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公孙龙子《白马论》)  相似文献   

17.
傍晚陪孩子阅读。看到了故事《鲜花马》:树林里住着小白马、小红马和小黑马,他们共同生活,形影不离。一天,小白马觉得身上只有一种颜色不好看,提议一块儿去找颜色,"都变成五颜六色的小马"。伙伴们却说:  相似文献   

18.
Side A:一直很安静1我曾经想象出无数种白马王子的形象,但从未想过有一天会遇见陈年。陈年不是白马王子,也不是黑马王子。他是一匹黑马。在学校的篮球赛上,平时不怎么显眼的他为高中部扳回了局势,我们这些以往只会为小白脸尖叫的女生才注意到有着黑黑皮肤的他有一种内敛  相似文献   

19.
买马     
杰克到镇上买马,他挑中一匹白马,白马的主人夸耀说:“我这马跑得特快,一口气能跑50千米。”杰克一听急了:“这可不行,这马对我不适合!我家到镇上只有  相似文献   

20.
校园股趣     
开盘上课铃已响了两遍,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李老师急拍着黑板说:“安静,安静,开盘了!”白马黑马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会务宣传组要各单位必须挂一条横幅标语。张老师按校长的要求写这样一幅标语:“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挂出去后,大家一看,不禁哗然,原来他写成了:“不管白马黑马,能涨停板的就是好马!”资产重组班主任发现这几天狗剩情绪很不稳定,一打听才知他那大款父亲与母亲离婚了,并且又与他的小蜜结了婚。班主任想做做狗剩的思想工作,便将他叫到办公室,问:“狗剩啊,听说你家资产重组了?”垃圾股有两个差生经常惹是生非,这次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