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值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在以下几方面探讨极值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1 极值问题的物理解法 极值问题的物理解法优点在于它更强调了物理过程的分析,使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物理图景更为清晰,也就更有利于我们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例1 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面上游戏,甲和冰车的质量为 M=30 kg,乙和冰车的质量也是30kg。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m=15kg的箱子,和他一起以大小为vo=2.0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的大小的速度迎面  相似文献   

2.
动量守恒定律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情况可分为下面三种.一、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例1(1986年全国高考题)甲、乙两个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乘的冰车质量共为M=30kg,乙和他乘的冰车的质量也是30kg.如图1.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为m=  相似文献   

3.
1.如何取解?例1 如图1,光滑的水平冰面与光滑的倾斜冰面相连,质量为M的冰车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冰车以速度V0滑来,与大冰车正碰.碰撞后小冰车恰好静止,大冰车滑上倾斜冰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大冰车与小冰车的最初位置对调,使大冰车也以速度V0去撞击静止的小冰车,撞后小冰车  相似文献   

4.
习题如图1所示,人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另有一个质量m的坚固木箱,开始时人坐在冰车上静止不动,某一时刻人将原来静止在冰面的木箱以相对冰面的速度v推向前方的弹  相似文献   

5.
刘裕娟 《文教资料》2005,(26):125-126
案例.下面以《解简易方程ax+b=c的练习》这节课的教学片断为案例,试行分析如下:在练习完解方程后,出示一思考题:甲袋有a千克大米,乙袋有b千克大米,如果从甲袋倒出8千克装入乙袋,那么两袋的大米同样重,下面哪几个等式符合题意?(1)a-8=b+8;(2)a-b=8;(3)(a-b)÷2=8;(4)a-b=8×2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你们想不想战胜它?(生:做出胜利的手势,都异口同声说想)先看第(1)个等式a-8=b+8(生:a-8表示从甲袋取出8千克,b+8表示往乙袋装入8千克,正好符合题意,两袋的大米同样重)。同学们都毫无疑问表示赞同,第(2)个等式a-b=8(生:a-b表示甲袋比乙袋多的千克数,8…  相似文献   

6.
多次假设     
例甲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乙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长为2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同时、同向出发。每当甲车追上乙车一次,甲车减速13,而乙车则增速13。两车在速度刚好相等的时刻,它们各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五届“华杯”赛题)分析与解:在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那一时刻,甲车的速度成为160×(1-13),乙车的速度成为20×(1+13)。仿此推理可知,若设甲车在第n次追上乙车的时刻,两车速度相等,则应为160×(1-13)n=20×(1+13)n或160÷20=(43)n(23)n=2n所以n=3设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用了T1小时,因为甲车比乙车多跑1圈,所以有(160-20)×T1=210,即T1=2…  相似文献   

7.
力学检测题一、填空题1、单位换算:(1)54千米/时=——米/秒.(2)350毫升=——、米~3.(3)0.8克/厘米~3=——干克/米~3.(4)3.8厘米汞柱=——帕.2、甲同学的体重为490牛,他的质量为——千克;乙同学的质量为60千克,他的体重为——牛.  相似文献   

8.
1995年高考物理试题第30题是一道难题。题目是这样的: 如图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0两侧的人的序号都记为n(n=1、2、3、……)。每人只有一个沙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4千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0千克,一质量为M=48千克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正x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把沙袋以水平速度u朝与车速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u的大小等于扔此袋之间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倍(n是此人的序号数)。  相似文献   

9.
说明全卷4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对分钟.给出六个密度值供选用:ρ煤油=800千克/米3,ρ铝=2700千克/米3,ρ铸铁=7000千克/米3,ρ铁=7900千克/米3,ρ铜=8900千克/米3,ρ酒精=800千克/米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其中卜肥题为单选题;19-24为多选题.不选,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二)1.同一物体的长度,用甲尺测量为510毫米,用乙尺测量为520毫米.将两尺送质检所检验结果,甲尺是准确的.现用乙尺测得一钢管长为3to毫米,则钢管的正确长度为:()A383毫米;B385毫米;C.388毫米;D390毫米.2大小三个氢气球放入空…  相似文献   

10.
Ⅰ试题精选一、境空题1.质量分别为2千克和1千克的甲、乙两块铁块,它们的体积比V甲:V乙=2:1,它们的密度比ρ甲:ρ乙=。(90年黑龙江省)2.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的质量最小。(ρ煤油=0.8×103千克/米3;ρ汽油=0.71×103干克/米3)(91年福建省)3.一均匀长方体木块,将它分成大小两块、二者体积之比为2:1,则二者的质量之比为。密度比为。(91年广东省)4.能装0.5千克水的瓶子容积为分米3;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此瓶能装千克酒精。(92年四川省)5.冰的…  相似文献   

11.
题目.(2014年江苏高考第15题)如图1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若乙的速度为v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滑过的距离s;(2)若乙的速度为2v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  相似文献   

12.
巧思妙解     
有些应用题如果换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例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的方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千米,乙骑摩托车速度是甲的3倍。2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我看完题后,是这样解的:先求出乙每小时的速度:20×3=60(千米)。接着求甲骑自行车的路程:20×2=40(千米)。再求乙骑摩托车的路程:60×2=120(千米)。最后求2小时后,二人相距的距离120-40=80(千米)。后来,我再仔细审题,发现这道题可以先求出乙骑摩托车的速度20×3=60(千米)。再求乙骑摩托车比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米数:60-20=40(千米)。最后求2小时后相距的米数:40×2=80(…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西城区曾出过这样一道高考模拟试题: 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每件利润100元,乙产品每件利润50元,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所需的劳力和原料如下表.车间现有劳力40个,原料30千克,问该厂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14.
例1甲桶装油180千克,乙桶装油204千克,要使甲桶的油是乙桶油的2倍,必须从乙桶倒出多少千克油?分析与解:从乙桶倒出油后,乙桶的存油变少了,两个桶存油的总量也变少了,但甲桶的存油量不变,这是解题的关键。180千克就是乙桶倒出油后现在存油的2倍,也就是乙桶现在剩油180÷2=90(千克),所以必须从乙桶中倒出204-90=114(千克)油。例2甲桶装油180千克,乙桶装油204千克,要使甲桶油是乙桶油的2倍,应再向甲桶中加入多少千克油?分析与解:当再向甲桶中加油之后,甲桶的油变多了,两个油桶中油的总量也变多了,但乙桶的存油量不变,这是解题关键。甲桶加油后…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苏步青教授在国外访问,同车的是一位德国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出了一道题考苏教授:甲、乙是一对好朋友,两家相距10千米,两人电话约好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走的速度是6千米/时,乙走的速度是4千米/时,甲还带着一只狗,狗的速度是10千米/时.由于狗跑得快,狗最先遇到乙,遇到乙之后又跑回去找甲,遇到甲后又去找乙,狗这样奔跑于甲、乙之间,一直到甲、乙相遇为止.请问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苏步青略加思考,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原来他是巧妙地掌握了问题的特点.这一题若分开来一回一回地计算狗跑…  相似文献   

16.
正一、暴露问题在一次批改学生一题为2012年天津高考理综第11题的作业时,发现学生对物理量的平均值理解不深,应用中常常不明其理以至张冠李戴.现将试题和学生甲、乙的错误解法呈现如下.例1(2012年天津高考理综第11题)如图1所示,一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5 m,左端接有阻值R=0.3Ω的电阻,一质量m=0.1 kg,电阻r=0.1Ω的金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广东省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卷第五题:质量为50千克的钢质机器,为了把它安装在飞机上,必须将机器质量减小10千克.为此,要将机器的部分钢质零件改为铝质,问至少要用多少千克铝件来代替钢件,才能达到要求?(钢和铝的密度分别为7.9X103千克/米3,2.7Xlet千克/米3.另外,原题是将机器减轻100牛,这样处理时,要用到下一章的知识,故笔者将其改为将机器质量减小10千克,特此说明)分析处理这个题目.用常规解法,要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解法麻烦,还易出错.但若抓住替代部分的体积不变这一条件,再利用密度公式建立比…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126页练习第一题:甲、乙两同学推一张桌子,甲用30N的力向右推,乙用50N的力向左推,两力沿同一直线,桌子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教师教学用书》上给出的答案是:合力F=F乙-F甲-50N-30N=20N,F的方向与F乙的方向相同,向左。  相似文献   

19.
行程问题应题的教学应准确抓住时间、速度、路呈三者之间的联系,而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还必须正确理解如下内容:速度和、相遇时间(同行时间)、路程(距离)以及速度差、路程差,相遇时间的必然联系。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解答较复杀行程类应用题。田“路程=速度×时间”,这个简单的行程问题关系式,可以推出“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速度和是较容易求得(大多数题中会已知两者的速度),而相遇时间则必须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求得。例1甲乙两地相距门00千米,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  相似文献   

20.
1995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第30题为:如图所示,一排入站在沿x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O两侧的人的序号都记为,n(n=1、2、3、……)。每人只有一个沙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0千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4千克。一质量为M=48千克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x正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把沙袋以水平速度v朝与车速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v的大小等F扔此袋之前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倍(n是此人的序号数)。(1)空车出发后,车上堆积了几个沙袋时车就反向滑行?(2)车上最终有大小沙袋共多少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