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小学生的识字与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标》根据语文教学的总的要求,对不同阶段提出具体目标:一、二年级,识常用汉字一千六至一千八百个,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五万字;七至九年级识常用汉字三千五百个,阅读量不少于二百六十万字。这些定量的要求正强调了识字与阅读的重要。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即突破识字重点,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通过阅读巩固识字和增加识字量。这是小学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以为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默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现代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课堂,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师终将走出讲的误区,而带领学生读进语言中去。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读书确实可以导思,开启理解、记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社会转型时期,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语文教学应适应新形势,开展素质教育,利用这一工具性学科,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如何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凋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小语文”为“大语文”,除了改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外,在语文教学的外围,本人做了如下尝试:1、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绝不仅仅局限在一周几节课的小课堂,囿于校园。语文教材上的那么二十来篇文章对高中学生来说,其阅读量远远不够,阅读范围狭窄,…  相似文献   

4.
朱明海  陈方宇 《阅读》2023,(79):25-27
统编版小学《语文》的课文编排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螺旋上升,其中针对“动静结合”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多篇课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教师可以陪伴学生在对课文优美生动语句的充分聊读中,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品析“动静结合”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孙伟 《阅读》2008,(1):22-23
什么是名著?据说,《魔鬼辞典》对“名著”的解释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人人又读不下去的作品。这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读名著确实不像读武侠小说那样轻松。可是不读又不行,因为按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规定,一个六年制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这大约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的量。  相似文献   

6.
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是指在阅读与鉴赏诗歌的教学活动中,面对着“丰富”和“多样”文本价值,语文教师在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本的丰富意蕴,合理取舍,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过程.具体而言,高中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策略,有阅读取向的确定、阅读方法的选择、文本核心价值的挖掘和文本丰富意蕴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作文作为一种思维的训练,使不少刚进入这一阶段的学生望而却步。如何抓好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一、结合课文插图,进行观察训练观察是作文的先导,也是作文的基本功,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从观察开始,加强观察训练。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课文的插图尤其是“看图学文”的图画,是课文内容的形象表现,而课文又叙述了图上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丰富、鲜活、翔实、充足的信息资源 ,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广阔天地 ,这对于新课程标准中“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等要求的兑现无疑是“雪中送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培养学生自主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能力 ,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趵突泉》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描写山东济南的“三大名胜”之首趵突泉的秀丽风光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课文短小精练 ,文笔优美 ,内容易懂。笔者以本课阅读…  相似文献   

9.
韦丹 《阅读》2014,(8):2-4
<正>关于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期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以下误区:认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添头“和“装饰“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和写作课;不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不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多层性;教师定目标,教师定程序,教师干涉过多。  相似文献   

11.
我信奉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努力将这句话运用于实践,并挖掘“真”字的内涵。作文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离不开“真”字。新课标在写作的阶段目标中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对作文中的“真”的基本要求。对作文教学中的“真”,我理解为:写真事,流真情,做真人。其有法可寻,浅谈如下:一、品高文自胜,心正文自真教师对学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育学生做真人。真人即心地光明纯粹,品德高尚,襟…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修订版教学大纲,非常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落实这一阅读训练要求,对于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相当重要的。阅读中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而言,阅读具有增长知识、丰富和提升自我等重要作用。根据阅读场景的不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之间并非决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拆除”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的“名义之墙”,将二者有机地、紧密地衔接起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材内容、群文阅读、读书交流等方面,想方设法挖掘课内外阅读“衔接点”,贯穿“衔接线”,拓展“衔接面”。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语文即生活.”这句话有可能暗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学好语文是一个学生非常重要的事.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思想是:“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叶老把教师的作用概括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而使用语文的先决条件是学好语文.一、教给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好语文呢?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进行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规律,寻求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门径,首先应“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  相似文献   

15.
阅读课术语成堆,作文课苍白无力,阅读和写作各自为政,似乎互不关联,这是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从苦役中走出,如何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2001年出版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是国内大部分省市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标准教材。在目前国内儿童分级阅读发展火热、儿童分级阅读标准有争议的背景之下,对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课文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对国内儿童的分级阅读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对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1-3年级的成篇课文进行录入、语料库分析,总结出其语言特色,并尝试发现其对儿童分级阅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项目是“理清课文的条理”。它要求教师要遵照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学《冀中的地道战》我们应注意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三个面向”,如何适应四化需要,多少年来,众说不一,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下面就语文整体教学谈点粗浅的认识。语文教学曾经采用大讲时代背景、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程式教学的“分析课”方法,又曾采用细探课文字词句语法结构的“语言深”方法。人们对分析课的看法较为一致,认为它虽注重于分析却失之于浮,学生会感到千人一面,千课一调,学不到语文知识,也培养不出分析能力,所以早已不为教师们所取。对语言课的看法,似乎褒贬不一。我认为,语言课看似落实却流于碎。学生们常有这样的反应:课文初读…  相似文献   

19.
小学英语有效性阅读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阅读课作为小学英语课的主要课型引起了基础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关注。有效性阅读教  相似文献   

20.
赵春松  李永顺 《阅读》2023,(15):7-10
“大情境”教学要把整个单元的小学语文课文(包括诗词和小古文)、阅读链接、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习作等各方面材料进行有机梳理并整合,制订具体的单元目标和课时,以创设探究情境、整合教学情境、增设实践情境等各种方式展开教学,最终达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圆融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