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华夏星火》,是他每期必让妻子朗读的杂志。有时听着听着,他竟哭得泣不成声……这个病在床上不能上战场的“司令”,一声军号,一声炮响,都会激发他无限的激情,刺痛他破碎的心……  相似文献   

2.
孙瑞英 《科学中国人》2014,(1S):105-105
从事数学教育多年,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为什么呢?因为同物理相比,数学课上听不到滴答的钟表声,听不到嗡嗡的音叉声,更听不到仿真马达的咔哒声;同化学相比,数学课上看不到斑斓的色彩,看不到翻动的泡沫,更看不到令人兴奋的五彩火焰。有的只是应试教育下冗长的计算,苍白的证明,枯燥的推理,数学成了聪明者的游戏。这个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沉重的功课及考试压力,快快乐乐地学习数学也变成近乎高不可攀的神话。难道愉快地学习数学真的不可能吗?  相似文献   

3.
海棠开过花     
“吱呀呀”声伴随着“嘿嚯”声,那连杆(家乡的一种可以脱粒的手动工具,其可以活动的部分是用两至三根海棠的茎制作的)在空中灵巧的一圈一圈地画着圆,唱着快乐的歌谣。年复一年的,我听着这小曲长大了,日复一日的劳作场面融入了我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节要到了,相传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织女与牛郎都会在鹊桥相会。不过,今年的"鹊桥"比较忙,在给牛郎,炽女牵线之前,它还得替"嫦娥"先去趟月球!皎洁明月悬夜空神秘"月背"藏谜团"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搂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辛弃疾的一首《听月诗》把人们对月球的憧憬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浮想联翩。探测月球的美好愿景令人神往,然而进军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一个人孤独地游荡在无边无际的深山空谷,无助地高喊“有人吗?”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旷野里回响,你是不是渴望远处什么地方,有人回应一声?  相似文献   

6.
有狐绥绥     
刘汉杰 《百科知识》2009,(15):58-59
关于狐狸,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曾有介绍:形体像小黄狗,鼻尖尾大,有黄、黑、白三种;性情多疑审听,日伏于穴,夜出窃食;声如婴儿,气极臊烈:南北皆有,而北地最多。  相似文献   

7.
儿时,我最喜欢听远远从外滩传来的钟声,尤其是冬日夜半睡梦初醒,对着漆黑窗外静静地聆听着,静听那幽扬的韵律,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听钟声宜远不宜近,远远的,隐隐约约,传来的钟声不管是古寺钟磬之声,抑或是宝塔风铃之音,还是隔壁楼下邻居家自鸣钟“当、当、当”的敲击声,都有身处世外桃源、山中的况味,我喜欢《菜根谭》句:“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相似文献   

8.
巧取软盘     
《知识窗》2010,(12):44-44
一次去学校新开的一个机房上机。在不知机器还没有装软驱的情况下将软盘插了进去,结果只听“biu”的一声。软盘掉了进去。怎么办?软盘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东东。旁边的外教看到了,  相似文献   

9.
正秋天,是蟋蟀们即将离开的季节。每天晚上,那一阵一阵的哀鸣声,听起来让人觉得格外凄凉。不知何时,教室的一角住进了一只蟋蟀,没人知道它在哪儿,也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搬来的。每天就躲在它那小角落里,一声一声地哀鸣着。同学们戏称它是"墙角里悲凉的歌唱家"。它歌唱的时间也没个准儿,有时整天一声不发;有时就"唧唧"叫唱几声;有时唱个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10.
正滴滴答答的夜雨声、地铁上嘈杂的人声、音乐会上悠扬的乐声、对面朋友温和的话语声,都能被耳朵捕捉到"传入"大脑,经过"处理"我们就能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和意图。但有些声音你听得到,我却听不到;有些声音我听到的,竟然和你听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什么灵异事件?走,赶紧去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1.
人们前往医院看病时,大夫常常会为你测量血压。当宽宽的缚带绑在你的上臂时,大夫手捏皮球,徐徐将空气注入气囊,继而又缓慢地放气,大夫眼观水银柱的升降变化。耳听脉动声,从而获知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2.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写的《琴诗》,用它来比喻师生之间的移情互动,方可构建和谐的教学乐章.……  相似文献   

13.
史艳菊 《科教文汇》2013,(36):82-83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它无与伦比的优势,这种声、画同步,视、听结合,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既可以化静态为动态、突破探究难点,而且帮助学生解答练习,巩固知识。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最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串串黄澄澄的迎春花,在春寒料峭中绽放。似曾相识的燕子,又复南归,“呢呢喃喃”于梁檐之下,仿佛在向人们传告:春天来了。春天的大自然不仅是一个绚丽多彩的画库,也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音乐世界。你听!那高亢悦耳的“喳喳”声,是喜鹊在振奋歌喉;那执着清亮、绵延反复的“嗄嗄嗄咕”声,是杜鹃在啼叫;那幽扬婉转的“叽叽决  相似文献   

15.
必不可少的火花 假设你在一个工程爆破小组工作,你们小组要炸掉一座废弃的大楼。装好炸药后,按下电钮,点燃炸药的引线.当火花传递到炸药处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大地颤动,尘土飞扬,一座大楼顷刻间土崩瓦解。变成了一堆废墟。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发明》2004,26(3):109-109
以前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创新的I-Trigue系列产品,但这款新产品不能不让我们刮目相看。老款产品中笨重的黑色音箱已经披上了珍珠白色的时尚外衣,而且样式更加小巧可爱,声音质量也很不错。用它们听电脑里的音乐或是玩游戏绰绰有余,声  相似文献   

17.
正不是周末,不是假日,只是个平常的日子,秋日午后的阳光温馨又怀旧,被阳光浸染的窗半开着,传来铿锵的交响乐声。屋里的男主人是个十足的音乐爱好者,六十寿辰时,妻子郑重地送了他一件礼物,不是金玉钻石,不是诗书琴画,而是贝多芬的全套交响乐磁带,全由卡拉扬指挥。他不抽烟、不喝酒,就是爱听交响乐,不是闭目凝神,而是走来走去地听,即使现在95岁了这个习惯依然如故。妻子笑说:"你这么不文雅地听,贝多芬、卡拉扬他们会生气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07,(12):62-62
一摇用手捏住松花蛋的两端,在耳边摇晃几下,听其内有无声响。质量好的蛋有弹性而无声响。蛋内有较大水响的为响水蛋。若是一头有水荡声为烂头蛋。如果有干硬的撞击声则是脱壳蛋。  相似文献   

19.
冬夜,窗外北风呼啸,夹杂一两声狼嚎;屋内,全家人围着一盆炭火听父亲讲故事。父亲的故事很多,每个故事就是一个美好的希望。我们是在冬夜火盆旁听父亲的故事中长大的。这时的父亲不再凶巴巴地喝斥我们,他的眼睛是那样的慈祥。他沉醉在  相似文献   

20.
悠扬悦耳的钢琴声,低沉纤柔的二胡声,清脆婉转的笛子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声音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噪声和污水、废气一起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物体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一般叫声波,声波的能流密度叫声强。如果声波的声强太大,或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就是噪声了。因此要减少噪声的污染,首先得尽量防止振动,减少它产生的声强。为此,材料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哑巴”金属,即能防振和减振的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