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5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太阳直径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  相似文献   

2.
<正>太空不过春节。在地球上空40万公里处,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并没放假,它每隔两小时就把月球绕一圈,刚刚向世人展示了第一幅CCD相机拍摄的月球极地图像。星上搭载的沪产科学探测仪器——激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2月探月工程启动以来,工程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全国人民翘首企盼中国首次探月成功。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也是人类探测深层太空的前哨和中间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对月球的探测作为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工程。我国的探月工程名为“嫦娥计划”,分为“绕、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国和世界各类“十大”评选结果陆续揭晓,由于评选机构不同,其评选结果有差异。本文根据2007年“十大”信息选择一些与化学原理联系紧密的材料,编制一组原创题,供高考备考时参考,旨在引导高考化学备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习化学兴趣,突现化学的社会价值取向,以适应新高考和新课标的新要求。信息一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人民网北京2008年月1月20日电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54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获得清晰月面图像新闻材料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7日,在顺利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距月球200公里、周期为127分钟的工作轨道,在这里全面展开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并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语音数据和清晰的月面图像。11月26日发布首幅月面图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  相似文献   

5.
欧阳自远 《华章》2011,(6):32-33
①月球的大小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的表面积约为38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总和,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38万公里,远的时候可达41万公里,近的时候大概在36万公里。  相似文献   

6.
月亮(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平常,月亮距离地球大概是40多万公里。由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是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因此,月球距离地球最远比最  相似文献   

7.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据新华社电2008年11月12日15时0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图1)正式亮相。这幅来自中国的月境真实影像,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月球上的“一天”,约是地球上的一个月。据此回答下题。  相似文献   

8.
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探月的"领路人"。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更大的宇宙空间内来研究地球,并矢志要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为了子孙后代中国"嫦娥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  相似文献   

9.
你好,冥王星     
虽然早在10年前冥王星就惨遭降级,成了一颗矮行星,但科学家依然对它如此着迷. 成功飞掠 历经九年半的飞行,跨越近50亿公里距离,2015年7月14日北京时间19:45,美国的“新视野”号探测器成功飞掠冥王星.此时,探测器距离冥王星1.25万公里,这是它与冥王星最接近的距离,约为地球与月球平均距离的三十分之一.整个飞掠时间持续大约两个小时.为了集中精力收集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的各种图像和数据,“新视野”号探测器在当天的大部分时间内,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不向地球发送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06,(7):76-76
“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发射升空后先围着地球转5圈,然后才飞向月球。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7月26日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称.我国绕月探测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一号”的具体发射时间将于年底前确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09,(9):51-5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不仅探访了当年阿波罗系列的登月地点,还在超远距离长途通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38万公里太空中架起了一座超高速无线桥梁。LRO上搭载了一个13英寸(33厘米)长的“行波电子管放大器”(TWTA),每天能往地球传回多达461GB数据,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上海电:我国自行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近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件.国防科丁委昨天发布消息,承担探月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多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在今年发射探月,2012年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将登陆月球表面.随之携带的“月球年”机器人也将开始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3.
问 为何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答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的自转速度很慢,自转一次正好环绕地球一周,因此月球上的一天大约是地球时间的29.5天,巧球以固定面对着地球的状况,大概是月球诞生不久就已经这样,太阳系中地球以外其他行星的卫星,大多也如月球般,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样长,这是因为行星潮汐力使卫星自转周期延长到与公转周期一致。 问 以前月球比较接近地球? 答 现在的月球、地球间平均距离大约为38.44万公里。46亿年  相似文献   

14.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2):F0002-F0002
4月14日,我国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到我校为师生作了一场“探月形式和嫦娥工程”的科普报告。  相似文献   

15.
1月2日,苏联向月球发射了一支宇宙火箭。到3日北京时间十七时止,这个火箭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公里的高度,飞完了去月球一半以上的路程。(本刊编者注:宇宙火箭在起飞三十四小时以后,即通过了月球附近。到1月6日离开地球已经有八十万公里,离开月球有五十万公里。这样,苏联宇宙火箭实际上已进入第一个人造行星的椭圆形轨道。) 千百年来,中国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但是月球上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根据科学家研究,月球是一个围绕地球运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它是一个直径约三千四百七十公里的大圆球,体积约为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平均距离约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最小距离为三十六万三千公里。月球上空气非常稀薄,只球表面空气密度相当于地球上空七十五至八十公里高处的空气密度。  相似文献   

16.
刘京西 《初中生》2010,(9):104-105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远,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在7.4万年后才能到达比邻星。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为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  相似文献   

18.
题目: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  相似文献   

19.
月球作为地球的伴星,以她的美丽缥缈、婀娜多姿,吸引了人类的注视,引起人们不断探索的兴趣。人类探月从未停止,科学界如此,文学界也是如此。科学家们探月,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义学家“探月”,尤其是诗人,玩月赏月,情趣十足。  相似文献   

20.
《宁夏教育》2007,(12):40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说,“嫦娥一号”卫星与地球卫星有很大的不同,研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首先,过去的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最远没有超过8万公里的,而嫦娥一号卫星离地面的平均距离达38万公里,因此轨道设计和控制也是全新的。其次,过去的卫星对地球是两体定向,即太阳帆板对太阳定向,观察设备和测控通讯设备定向地球观察和传输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