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是现代中国卓越的新闻家、著名编辑、爱国老报人.从1927年在北京<国闻通信>社当练习记者开始,历任天津<大公报>、上海<文汇报>、<大公报>香港版和桂林版、重庆<大公晚报>、上海<大公报>和<文汇报>香港版的总编辑和总主笔等职,从事新闻事业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2.
<大公报>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旧中国最负盛名的私营报纸.后新记公司以"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开创了<大公报>"三驾马车"驶通途的盛景,开辟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新时期.1941年4月,僻处西北一隅的重庆新记<大公报>,荣获美国著名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是时,张季鸾主持新记<大公报>言论已有15年之久.张季鸾的报人生涯,集中展示了一位自由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文章报国之志趣,其精神、思想贯穿于新记<大公报>的最初15年.  相似文献   

3.
<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和全球华文传媒史上唯一一个拥有百岁高龄的报纸.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个历史时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研究它在不同时期的媒介特点和历史地位,可以见证中国媒介环境的变迁. 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由英敛之创办,这正是维新运动失败,辛亥革命尚未爆发,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由君主立宪制向民主共和制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改变中国革命时局的大事.本文试图以南京<中央日报>、西安<解放日报>、津沪<大公报>与陕北<红色中华>对"西安事变"报道的比较,来分析不同党派、不同立场的报纸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评析它们在事件中的态度倾向及其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图书走进报纸、与报纸亲密接触,在中国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早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有<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申报>的"自由谈"、<文汇报>的"笔会"、<京报>的"副刊",以及左翼文化人办的<读书周刊>、<书与人>等,或开辟书评专栏、专版,或是纯粹评介图书的专业报刊.那时还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评家,如活跃于当时文坛的青年作家李健吾、常风等,就是以写书评名世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有两家影响较大的<大公报>,即诞生于1902年6月17日的天津<大公报>和诞生于1915年9月1日的长沙<大公报>.但是,人们一般只知道天津<大公报>,而不知道长沙<大公报>.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在1945-1948年期间,<大公报>每年都于上述日期前后发表纪念抗战胜利的言论(1949年以后,<大公报>津、沪、渝版相继停刊).本文拟以年份为顺序对<大公报>的此类言论进行概述,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大公报>--"<大公报>的100年可以涵盖中国的20世纪,从第一期到现在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①方汉奇先生也曾说<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家报纸."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影印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出版,化身千百,分享学林,众多图书馆竞相购藏,"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据2000年12月27日报载,某业绩斐然的从事影印线装古籍出版的文化产业集团"正在酝酿谋划着新的发展蓝图,影印<钦定四库全书>等传统经典,从而为更好地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事业谱写新的篇章!"传承文明,古为今用,本是大好事.然而,<钦定四库全书>有无必要再度影印,值得商榷.笔者则持否定态度.近日读浙江教育版<蔡元培全集>,收录有1933年8月5日,时任北平图书馆馆长的蔡元培先生和副馆长袁同礼先生,获悉教育部决定影印<四库全书>后会呈的建议.<建议>对于涉及影印<钦定四库全书>的问题有着透辟的阐释,时至今日仍颇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86-86
张紫葛(1919年-2006年10月1日),饱受争议的传奇式人物和传记文学作家. 湖北松滋人.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39年初到重庆,入<大公报>工作,曾任宋美龄机要秘书.其后任教于重庆国立教育学院、新疆大学、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院校,兼任<大公报>记者及专栏作家,一度主持当时新疆联合省政府主办的<新疆日报>.  相似文献   

11.
一、小刀会研究开出艺术之花.它走出学者书斋,嬗变为大众欣赏的舞台和电影艺术 上海小刀会研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开拓的一个新课题,它由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而始.人们从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找到了上海小刀会.1951年6月11日,<大公报>发表了署名张乔兰的<小刀会打击法国侵略者>,之后出现大小论文,如王天奖<上海小刀会起义始末>(<历史教学>1953年11月)、罗尔纲<上海起义的小刀会上天王奏>(<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和梁任葆<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关系的商榷>(<历史教学>1957年2月),以后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0,(6)
徐铸成(1907年-1991年),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学家. 徐铸成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应忘却的一个名字.1927年进入围闻通信社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是<大公报><文汇报>的重要创办人之一,新闻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报人生涯以及所参加的政治活动,涉及到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1938年初,中国第二份民间报纸<文汇报>问世,徐铸成为报纸写了鼓舞抗战,揭露汉奸的社论.  相似文献   

13.
在展开这个题目之前.我先引用<青年文摘>2009年5月下第10期蓝版一篇小短文<大学是什么>,作者张巨成. 全文如下:"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此后,蔡元培义多次强调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的蓬勃发展是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不吝以"繁荣"、"复兴"、"热潮"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当前我国新闻评论的发展状况.有学者甚至认为当下新闻评论实践的繁荣可称之为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时评热",前两次则分别由1896年上海<时务报>和20世纪4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所引发.  相似文献   

15.
<毛诗正义>经过了阮元与孙诒让等人的细致校勘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学者对<毛诗正义>的理解与认识.笔者在从事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精华编"之<诗经>类中<毛诗正义>的校点工作时,在前人校勘成果基础上,以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为底本,对<毛诗正义>做了进一步的校勘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叶永烈,上海人,自1951年起发表诗作,早年的代表作为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担任主要作者)和197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其中有:反映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四人帮"全传>--<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以及<陈伯达传>.  相似文献   

17.
范长江(1909~1970),原文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稿,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范长江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筹办国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我党新闻传媒的重要职务,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要职,在领导岗位上为我党的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智慧.观其一生,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范长江始终坚持其新闻操守,信奉其新闻观念,以其笔记其见、述其思,无愧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为纪念他,1991年设"范长江新闻奖"作为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奖励.  相似文献   

18.
作为旧中国民营报纸的翘楚,1926年以前的<大公报>在新闻业务方面业已展示出诸多独特气质,实为<大公报>奠定了业务传统,其中很多做法亦值得今天的媒体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社总编办在做好其他本职工作的同时,将图书宣传作为工作重点,与50余家报刊建立了工作关系,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作者队伍.三年来,每年发表书评、书讯、书摘等宣传文章皆在三百篇以上,2000年达四百余篇,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书评.着力推出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汉译大众精品文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丛书"、"邓小平理论研究丛书"、"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丛书"、"大众文化批评丛书"、"女性新视野丛书"及<拉贝日记>、<回到马克思>、<中国诗性文化>等重点书;<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收购中国>、<知识分子>、<妖魔化与媒体轰炸>、<中国表情>等畅销书.  相似文献   

20.
1928年,对于任职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吴宓教授来说,有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编辑在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文学副刊>. 因为<大公报·文学副刊>,生活在吴宓的面前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