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使用新型双端脉冲电源在镁合金AZ91D上制备微弧氧化膜。研究电压、频率、占空比和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的厚度随电压、电流密度和占空比的升高而增厚,但频率对氧化膜厚度的影响不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压和电流>占空比>频率。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表面很容易生成一层氧化膜,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氧化膜是非晶的,这样就让铝物品本身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另外,这种氧化膜多孔,不均匀,抗腐蚀能力比较差,很容易碰到沾污等问题。采用高锰酸盐、钼酸盐作为铝合金的氧化膜,研究铝合金化学转化氧化膜的处理工艺,对铝合金表面的制备工艺有很大的帮助。高锰酸钾、钼酸盐可以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耐腐蚀的氧化膜。针对转化模的综合性能进行研究,对钼酸盐化学转化成膜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作为一种轻质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便携红外产品也陆续采用了镁合金壳体。镁合金的表面防护工艺常用的有电泳涂装、化学氧化和微弧氧化。通过对三种处理工艺的说明和比较,确定了适合某些产品的表面处理工艺。化学氧化的颜色多样、处理简单、成本低、导电性能好、油漆附着力好,是一种具有相对优势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钢铁常温快速发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诸多因素对黑化速度及黑化膜性能的影响,确定较好的常温快速化学发黑实用技术。该技术与钢铁高温浓碱氧化相比,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功效,降低成本,操作简单,膜层性能优异的特点,完全可取代高温浓碱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弧源技术制备氧化钽薄膜,在氧气环境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工艺,对比热处理前后样品特性的改变。结果显示,500℃热处理后,膜层化学计量比改变,氧元素增加,透过光谱略微漂移,膜层折射率出现不同变化,表面粗糙度略微增加,均源于热处理工艺中膜层内部粒子迁移和表面氧元素注入所致。  相似文献   

6.
某型号导弹弹翼结构采用整体式翼面,为减轻重量,整体式弹翼一般采用蒙皮骨架结构,但是骨架结构如何布局与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弹翼的刚度强度及重量,传统的骨架结构设计方法是很难满足重量、强度和刚度等要求,且效率较低;本文利用Abaqus对弹翼进行拓扑优化迭代,在满足刚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了质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缩短了方案设计时间,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为弹翼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电刷在集电环上运行时,在其接触面上形成一层均匀、适度、稳定的氧化膜,这是电机运行良好的主要标志之一。氧化膜具有非常好的润滑性,电刷与集电环接触表面起润滑作用的润滑层主要是石墨膜,这层石墨膜将电刷与机电环分开,使摩擦在石墨润滑层间进行,降低了摩擦系数,减少了摩擦热的产生,减少了电刷的磨损。电刷的过热故障,很多情况是由于氧化膜破损且无法重新建立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李军  何翔 《中国科技信息》2006,(5):123-123,125
通过对不同电解液成分和浓度的选取,制备氧化和着色兼容的微弧氧化膜。不同种类的电解液所得到的微弧氧化膜层颜色也不同,同种体系中的主要成分浓度的不同是影响生成微弧氧化膜速率和颜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激光熔覆、阳极氧化和等离子体微弧氧化等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膜层的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对等离子微弧氧化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镁合金因满足生物材料力学的性能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优势,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然而,镁合金在具备上述优势条件的同时,亦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如何控制镁合金的降解速度。文章从高纯镁合金和新合金的开发、镁合金的热处理、快速凝固技术和微弧氧化技术四个方面对近年来镁合金腐蚀速度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为改善镁合金可降解性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量钻孔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区直罗组的层间氧化带还原介质特征、氧化物含量和粘土矿物成分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青达门地段铀矿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受辫状河砂体及古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控制,古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产出位置、发育方向受灰色残留体的展布形态控制,在绿色带与灰色带的接触部位附近形成一定规模的铀矿化。  相似文献   

12.
铝对氧有很强的亲和力,甚至在空气中也能跟氧起反应,很快地在表面上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薄膜,这膜称为自然氧化膜,它的主要成分是Al2O3,厚度为几十到几百埃,能阻止内层的铝被氧化,从而将铝在常温下置于空气及水中,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钛和钛合金     
钛是一种化学元素。它是在1719年发现的,1910年人们才得到了纯钛,但是工业上只是在最近几年内才掌握了比较大规模的生产方法和开辟了钛的广泛用途,现在,人们还把钛看作是一种稀有金属。金属钛的外观与铜相似。它的熔化温度和沸腾温度都很高,它有很大的机械强度,比纯铁大一倍,比铝几乎大五倍。金属钛又是一种化学性能很稳定的金属。在海水中钛的耐腐蚀性胜过不锈钢。空气中的钛在低温和常温下不腐蚀,如果加热到600℃,钛表面上会产生一层保护性的氧化膜,氧化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厚。同时氧在空气中开始溶解,这样能增加它的硬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碱性介质条件下,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铝合金之间电阻变化较大的特点,记录了碱液对氧化膜穿透时间。实践证明氧化膜阻变(碱斑)试验不仅准确快捷,操作方便而且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0)
按铝合金现有的硫酸阳极化工艺对2A97铝锂合金进行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和涂漆,通过膜层的膜重、耐蚀性及涂层结合力等性能指标的测试进行2A97铝锂合金硫酸阳极化适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镁及其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在生理环境下较差的耐腐蚀性能已成为限制其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因素。而微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镁合金表面改性手段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与论证,对医用镁合金微弧氧化表面改性技术进行探索与评价,以期拓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动能弹使用问题,立足于动能弹的本质特性,提出了其使用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给指标体系的各因素分配权重,确定评判矩阵,最后通过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向量来判定几种现有的常用动能弹的使用效能。得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由于具有较为优异的导电性能、机械稳定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质子交换膜。着重介绍了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并展望了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首先对AZ91D镁合金进行超声冲击处理,然后利用6360LA型扫描电镜等观察了AZ91D镁合金冲击层厚度,最后通过腐蚀试验分析了超声冲击对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冲击能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与未进行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相比,当冲击电流为1.2A,冲击时间为3min、6min、9min时,AZ91D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分别提高了23.15%、40.21%、52.19%;当冲击电流为1.5A,冲击时间分别为3min、6min、9min时,AZ91D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分别提高了43.70%、50.67%、61.04%。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09,(8):107-107
首先,电线接触面的凹凸不平会导致实际的金属接触面减小,使有效导电截面大大缩小,造成电阻的增加,这个电阻被称为收缩电阻。其次,电线的接触面在空气中会迅速形成一层导电性能很差的氧化膜,形成被称为膜电阻的电阻,进一步导致电阻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