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反义同词"是指同一个词形下的多个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为相反或相对义位的现象。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这种现象,它是"反训"的基础。"反义同词"虽然是多义词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却普遍存在于多种语言中,例如英语中的"marry"具有"嫁"和"娶"两种相反义,德语中的"einmal"具有"过去"和"曾经"两种相反义,法语中的"hote"具有"主"和"客"两种相反义。反义同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大量存在,本文就其生成机制对其认知成因进行多角度探索分析,以期能廓清这一特殊现象的认知本质。  相似文献   

2.
英语反义同词现象是英语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在同一个词汇当中包含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义项。这种现象在中文里也有,不过本文重点探讨的是英语中这一现象及其教学启发。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中都有这种现象的例子。它们是学习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就其产生原因及典型例子进行阐述,帮助学生提高对该特殊词义现象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它,提高这一类词汇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反义同词现象是指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中包含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义项。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一现象上具有多相似性,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条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个词形具有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这一有趣的词汇现象被称作反义同词现象。反义同词现象在多种语言中存在,英汉语中也存在大量此类词汇。认识语言学的体验哲学从体验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现象,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来探讨产生反义同形这一现象的可能根源。  相似文献   

5.
反义同词指一词兼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义项,是词的多义性的一种特例。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探讨了反义同词的生成机制,并对反义同词中的转喻关系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反义同词中的反义关系具有概念的邻近性、范畴的同一性、显著度的不对称性,反义同词的生成依托于概念转喻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汉语的“反义同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反义同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汉魏经传训诂文献中就记录保存了的大量例证。晋郭璞注《尔雅》、《方言》,开始了对“反义同词”现象的探讨。钱大昕称为“反训”,胡朴安称为“相反为训”,皆是从训诂角度对“反义同词”的认识运用。“反义同词”形成原因多种,字数众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消长分化。而且两个相反意义有时又不易区分,以至有误解误传误用、至今不为人所识解者。  相似文献   

7.
"反义同词",指共时同一个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普遍存在。本文对汉语中的反义同词现象进行分析,旨在对产生该现象的诸多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解决语言实践中的理解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句法层面上相反的两个句子最终表达相同的语义,在语义层面上看似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却最终产生相同的语义,本文主要研究汉语言中这种句法互反和语义互反现象。我们认为一种句法互反现象,是句子成分的应对性造成的;第二种句法互反现象是一肯一否却同义。语义互反现象与反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和同词反义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在文言文中,有这样一些十分有趣的词,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却能表现出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来。在解释这类词的意义时,就不能顺着原来词义的近似方面去引申,只能从原有词义的反面去解释。这种现象,就是训沽学上所说的“反训”,这类词就叫“反训词”。下面举30个这种反训词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传统训诂学认为以反义相训为反训。本文对“反训”说赖以提出的原始材料,即郭注《尔雅》和《方言》中的几组反训词,进行分析,认为反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是成立的,但作为一个训诂术语则是不妥的。在古汉语词汇中,有的词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意义,在具体运用时,人们使用的是与常用义相反的引申义,但在训释时,学者们则用反义词解释其与常用义相反的引申义。究其实质,反训仍然应属于互训或同训中特殊的一种,是同义相训而不是反义相训。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借可以是借进也可以是借出;英语中scan既可以是仔细地看、审视,也可以是简单地浏览、扫描;east可以是从东来,也可以是朝东方等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正反同词,就是一个词语具有正反两个相反的义项。文言文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在阅读时,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造成费解甚至误解。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的借可以是借进也可以是借出;英语中scan既可以是仔细地看、审视,也可以是简单地浏览、扫描;east可以是从东来,也可以是朝东方等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正反同词,就是一个词语具有正反两个相反的义项。文言文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在阅读时,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造成费解甚至误解。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表面上两个意义相反或者形式相对的词与短语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这种现象称为反义同指现象。它一方面说明了汉语语法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汉语句子的含义与人们复杂的认知心理有关。本文以山东菏泽单县方言为例,考察了汉语反义同指的词与短语。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复音词至少有四个特点:①复音词词形的定型化;②音节数量的双音化;③词汇意义的单纯化;④语法意义的明晰化.提出这四个特点应该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的,因为词形定型是词这一语言单位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不唯汉语如此,任何一种语言的词均如是,如果一个语言单位的读音不固定,书写形式也不固定,这个语言单位决不是词.音节双音也是汉语学界公认的,有人甚至认为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趋势就是双音化趋势.词汇意义单纯,也容易使人接受;只要随意打开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就可以发现这一点.据笔者抽样测算,汉语多义复音词只占复音词总数的百分之十弱,而超过两个义项的多义复音词不足多义复音词总数的百分之六.只有语法意义明晰较费口舌.但从理论上说,至少是汉语的词如此,多义词很难笼统地一言而蔽之说该词具有什么样的语法功能,属于哪一词类,具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但就其某一义项而言,其语法功能是固定的.当然也有一个义项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特点,这就是所谓的“兼类”现象.兼类现象是各种语言共有的现象,兼类现象与多义现象相伴而生,是语言的正常现象,即使汉语的词在这方面略为复杂,某些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棘手,我们也不能怨天忧人.既然承认汉语复音词词汇意义具有单纯化的特点,根据上述理由,我们也就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个词具有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一般有两三种解释,文言文中的多义词义项可多至五六个甚至十几个。古人在书面语言上以单音词为主来表达复杂多样的概念。这就必然会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的多种意义,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其中最早的意义叫做本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义项叫做引申义。本义可以引申出多个义项,这多个义项,也就是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16.
渲泄≠宣泄     
近年来,一些报刊中出现了“渲泄”一词。如“①“把‘那就是一只蟋蟀’放在每段的段首,反复咏叹,让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情,得以充分的渲泄。”(《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1期第30页)“渲”字只有两个义项:①小水。②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汉语大字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渲”字条下也只收录了一个双音词“渲染”,而无“渲泄”。查“宣”的义项有五个,其中第二个义项为:疏导,且在“宣”字词条中列举了“宜泄”一词及两个义项:①使积水流出去。②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反义词,即一个词的本身,具有相对或相反的两种意义,这就是所说的“正反同词”。现举数例,说明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名词中“正反同词”例如“子”这个名词,可指“男儿”,也可指“女儿”。指“男儿”的,如《列子·汤问》:“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相似文献   

18.
如果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找"窝囊"这个词,义项里并没有"衣服穿得不得体、肥大、不利索、邋遢、不整洁、不齐楚"的义项,而实际交流中,常常使用"~穿得很窝囊"这样句子。这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9.
“煌煌”与“皇皇”这两个词,形近音同但义不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煌煌”是形容明亮,例如明星煌煌;“皇皇”有三个义项,其中之一是形容堂皇、盛大,例如皇皇告,皇皇巨等。但在社会语言字应用中,人们往往在该用“皇皇”的地方误用了“煌煌”,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几乎到了积非成是的地步。例如。  相似文献   

20.
“无赖”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①放刁撒泼,蛮不讲理;耍无赖。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也叫无赖汉、无赖子。很明显,这两种义项的感情色彩均为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