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批评性报道来完成的。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要求我国新闻界:“对腐败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充分肯定了批评和揭露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的重点。1999年下半年,央视观众调查表明中央电视台的名栏目《焦点访谈》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已达到26—27%,  相似文献   

2.
参考与博览     
编辑参考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提高舆论监督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李鹏同志视察中央电视台时为《焦点访谈》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朱 基同志同《焦点访谈》编辑记者座谈时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要强调两个观点:一是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新闻工作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又是人民群众的喉舌。二是正面…  相似文献   

3.
郑玥 《声屏世界》2002,(8):11-12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江泽民同志还在1994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这一系列重要文献和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很重视新闻媒介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做的许多决议、决定为我国新闻媒介开展包括批评报道的舆论监督提出了原则,规定了具体方法。理论界也提出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的重…  相似文献   

4.
作为肩负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记者,应该充分运用舆论监督的职能,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影响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舆论监督是否收到效果,暂且抛弃被批评对象故意刁难、指责不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素质的高低。而素质的高低又集中体现在从事舆论监督的过程之中。因为舆论监督不仅是批评某个人某件事,它还要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对各项政策的实施提出建议和意见。因此,记者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不为主观臆想所在右,使批评对象口服心服,这些都要求记者有着良好的思想意识。笔者在从事广播批评报道的实践中,深深…  相似文献   

5.
积极地开展舆论监督李文海新闻界朋友聚首,谈起批评报道、舆论监督,都有一番感慨在心头,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中,更多的是酸辣和苦涩,一位朋友谈的更形象:搞批评报道、舆论监督是“好听不好吃”。邯郸晚报去年元旦创刊时,办报方针里就定了一条要主动地引导生活,真有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及传播技术的发展,批评报道的形式日趋多样,如:“读者来信”、“批评与建议”、“社会经纬”、“新闻调查”、“众生相”、“监督哨”等栏目、专版亮相于媒体平台,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扬得淋漓尽致,媒体的广告收入也因此极速飚升。但作为媒体的行为者———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属于什么地位呢?他们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本文试作一阐释。记者在批评报道中是桥梁和纽带监督是“自古至今,人类的永恒主题”。①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记者深入调查采写负面新闻信息的批评报道的传播,表…  相似文献   

7.
李明 《记者摇篮》2005,(4):22-22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向权力部门和社会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其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新闻媒体担负的一种责任、一张报纸,如果缺少批评、监督的声音,那么其“威信”就会大大削弱。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只爱听好听的,不爱听批评的。有些被批评者甚至千方百计否认被批评的事实,并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告媒体和记者侵犯名誉权。因此有人这样说:“舆论监督之重要,人所共知:舆论监督之难,亦人所共知。”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闻界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还有不少困难,有时甚至是步履维艰。比如,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新闻界批评缺乏正确认识,当作抹黑,甚至认为是拆台;有的领导与被批评者有利害关系,从私利出发,为批评者说情,或出面干涉、阻挠,甚至节外生枝,挑动被批评者告记者。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渠道畅通的根本出路在于其逐步走向法治。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民主制度,只有走向法治,才能使社会生活真正实现民主化。走向法治是舆论监督的重要保证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  相似文献   

9.
对于社会热点、难点的新闻报道,说到底还是个舆论监督问题。开展舆论监督,痛砭社会时弊,维护民主法制,既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权利。但是,作为党报和党报记者,由于担负的使命不同,舆论监督应当与其他新闻媒体有所不同。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课题”。事实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界运用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方面有很大作为,新闻工作者以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一批因舆论监督而声名鹊起的名牌记者;但也有一些记者因舆论监督而对簿公堂。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及其它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促使其修正错误。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11.
孟海 《新闻窗》2007,(3):17-18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主要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记者如何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值得新闻界思考的问题。一、以“促进问题全面客观公正的解决”为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坚信开展舆论监督的真理性,是记者实施舆论监督的精神基础;促进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希望新闻工作者,“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中的奋斗业绩,鼓舞人民群众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奋斗。同时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可见,我们编辑、记者手中之笔,可谓一支有褒有贬的“春秋之笔”。  相似文献   

13.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讲究批评报道艺术———创办《舆论监督》版的体会与思索柏松青重视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十五大报告强调“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近几年,辽宁日报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  相似文献   

14.
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是中宣部确定的今年新闻宣传工作的三大工程。 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旨在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是新闻界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的新闻媒体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由于正确的舆论监督工作发挥了扶正祛邪、扬善抑恶的积极作用,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受到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程军祥  刘虹 《新闻知识》2001,(Z1):12-13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中央电视台写下四句话赠给《焦点访谈》栏目的编辑记者们:“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并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支持舆论监督,这是对舆论监督的鼓励和有力支持,引起了新闻界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新重视。 所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政府、社团和机关部门中的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社会监督活动。它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转的作用。现在舆论监督的内容已经涉及与人民生活有…  相似文献   

16.
张勇 《新闻前哨》2000,(8):38-39
近几年来,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红火为标志,舆论监督已成为新闻界乃至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好像舆论监督已成气候,很值得乐观一下了。情况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它的现状,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舆论监督未可乐观,似可乐观。 (一) 在我国新闻领域,“舆论监督”一词是由新闻批评发展而来的。建国后,新闻批评解决了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事实上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舆论监督这一概念,人们便逐渐用舆论监督取代新闻批评一词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不是一个简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继续宣传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干部,同时也要加强舆论监督。对一些搞歪风邪气的典型,给他们曝曝光,有的还要绳之以法。”近三年来,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加强舆论监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给实现“九五”计划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新闻媒介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要积极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新闻舆论监督任重道远,在当前应关注的重点是: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党和政府明令禁止的不良行为。违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败坏社会风气的不良行为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在实施舆论监督的选题上要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同时要具备解决问题的现实可能性。只有准确地把握好“两性”进行选题,才能使舆论监督工作有的放矢。因此,善于开展有效的舆论监督,既是新形势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  相似文献   

19.
批评报道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党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在促进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必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新闻单位在开展批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北京电视台“纸陷包子”的虚假批评报道,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从本质上来讲,它滥用了党和人民给予的“舆论监督权”,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对新闻界,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由点及面,就如何规范开展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月,我担任南方日报读者来信部主任一职,每天阅处来信,接听来电,考虑舆论监督等问题。令我满意的是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不仅编辑和采写了300多篇批评报道,为省报的新闻改革努力工作,而且还策划和指挥过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二、三等奖和广东新闻奖一、二等奖的批评报道。在全国新闻界普遍感到舆论监督困难重重的年月里,我之所以在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作为,是因为善于在实践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疑难问题。我的主要体会是:一、处理好揭露与讲政治的关系,明确批评目的,指导记者从新闻事件中抓重大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