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昭信股票的发行是近代中西化碰撞的结果。清政府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制度,在中国试行公债制度,企图用这种措施解决它所面临着的严重财政危机。由于发行市场、体制缺陷、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次公债的发行并不十分成功。尽管如此,由于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观念和财政制度,对中国的封建财政制度给予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试论息借商款和昭信股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息借商款和昭信股票是中国近代史上两笔强制发行的爱国公债。它突破了捐输、报效等封建落后的筹款方式,动摇了传统的等级秩序,出现了把公债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手段的端倪,在近代财政史上有其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简称军需公债)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的唯一一次、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一次内国公债。新生的革命政权欲通过发行军需公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公债发行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困窘中宣告结束。毋庸讳言,军需公债不是一次成功发行的国内公债,但军需公债所筹措的款项在临时政府财政收入中又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对于维持岌岌可危的临时政府财政仍然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是我国中央政府有内债发行以来最早正式实施还本付息的内国公债,又具有开篇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息借商款不是中国最早的内国公债,它只是最早由政府公开“发行”的内国公债。“非发行”内国公债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近代,出现了“印票”及金融机构垫借款形式内国公债,预示着“发行”内国公债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行地方公债是分税制体制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更有效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品.发行地方公债应坚持法治性、经济性、适度性,建立具有规模可控、主体可选和用途限定的制度体系,强化债务管理,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6.
第八章 公债一、重点掌握的问题:1、公债的概念.(1)公债与国债公债是各级政府的负债或债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将中央政府的负债或债务称为国债.国债属于公债的一种.在我国,公债和国债往往视为同一概念.(2)公债与国家信用公债属于国家信用范畴,是国家信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公债亦称为国家信用.国家信用还具有其他形式,如向本国银行借款;向外国政府、外国银行借款;向本国企业发放贷款;向外国提供贷款等.2、公债范畴属性及特点.公债属于财政范畴.其特点是:(1)公债采取信用方式,有偿取得收入.(2)采取自愿认购方式,不能强制购买.(3)公债发行主要吸收社会游资转为政府使用.(4)公债由于有偿,易被人们接受.举借外债可动员部分国外资源为本国所用.偿还外债又造成本国资源流失到外国.(5)发行公债的目的主要是弥补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增加导致增加公债收入,公债收入增加又将支出规模抬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无法再降下来,形成财政收支共同扩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入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惊醒了沉睡中的古老民族争睁眼看世界,带来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加速了旧制度的灭亡,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另一方面,列强武力侵略的野蛮行为、奴化意识、强取豪夺和对封建主义的支持保护,却又大大削弱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动力,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阻力。  相似文献   

8.
任何国家和政治社会都处在一定的制度中,任何社会的政治变迁也是社会制度的变迁。本文通过对制度变迁的考察,试图解释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资本主义社会失败的制度性原因。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西方不同,中国是国家强社会弱。在近代中国由于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民间资本不能很好发展,发展资本主义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由此社会自发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变迁是不可能的;而国家权力对社会控制力的弱化对于国家权力强行推进资本主义制度变迁也是不可行的,最终导致近代中国迈向资本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前期,福建省地方财政体系混乱,为了维持政府财政支出,福建省地方政府发行了大量公债。本文在对国民政府前期福建省地方公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福建地方公债发行的经验教训,以期对今天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地方发债权看预算法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发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适量发行公债,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并且我国在各个方面已经具备了发行公债的现实可行性.所以修改预算法对地方发债权作出规制已经是势在必行.在修改预算法时必须明确地方公债在发行主体资格、债券期限、发行利率、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可流通性、债务资金的投入方向上的选择,并对地方公债发行额度实施良好的总量控制和协调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