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保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近年来,省教育斤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采取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主战场,努力在为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上发挥重要基础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职工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上发挥重要方面军作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海岸西岸经济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论述了它的必要性、目标和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中心的意义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服务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个先行区”的战略构想,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高校统一战线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职能作用,尽最大努力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弘扬客家文化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客家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图书馆要完善客家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制度化等建设策略,为客家文献信息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6.
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视角阐述福建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的重大机遇,围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强调福建高职院校必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福建省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予以明确.海峡两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两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有关专家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离不开入的因素,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能型的高技术人才,因此,促进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消息     
福建教科所努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了“海峡西岸”是一个地区,凸显了“海峡西岸”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使这一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这是中央对福建建设海峡西  相似文献   

9.
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综合竞争力。各个国家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在发展物流服务产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各自不同的政策经验。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政策,这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制定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制定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关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战略部署。这种战略部署,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以深刻的政治内涵。本文试图从政治学视角出发,探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实现祖国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城市,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呈现可喜变化。但目前全市农村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存在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等问题,制约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是实现福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需要从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和探索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促进海西和谐,是建设海西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建设和谐海西,利益协调是根本和关键所在。因此,对海西社会中存在的若干利益冲突的阐述及其原因分析成为必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政府把改善民生、公平分配、民主制度和依法治理分别作为施政宗旨、目标、基础和手段,一个较为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才会得到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3.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综合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201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土地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开放大学建设的基本社会背景。构建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河南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河南开放大学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以下简称"两个建设")对接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基本点是: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确定河南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学习资源建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教学模式、打造高标准质量保证系统。  相似文献   

15.
指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对海西经济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借助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对福建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福建省科技服务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举措,不仅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服务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综合开放通道。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有研究主要是在区域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区域对比以及具体的提升策略方面,缺少从管治角度进行的分析。基于此,首先对管治理论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所面临的区域协作问题,并就其多中心区域格局下的空间协调和管治构建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既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内容之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概念、内涵、外延,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中原与华夏、中原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华夏族与中华民族、传承与创新等问题,都亟待从学理上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18.
发展港口物流业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重要增长极,宁德要发挥在海西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必须结合区位、资源、环境、产业等优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文章通过搜集环三都澳区域港口物流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环三都澳区域的区位环境与经济环境,指出宁德市具有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法定社会保障标准低,与其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提高行政效能,灵活处理征地与保障的关系,利用经济和市场的手段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好服务和较高社会保障。广州开发区在解决失地农民保障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其作为责任主体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企业家精神存在缺陷,其培养与发展也存在环境障碍,优化环境以培养适合建设实际的民营企业家精神已经显得异常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