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学们,上一期,我们谈到了第三人称单数的一些用法,这一次,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中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句:Does he have any brothersor sisters?他有兄弟姐妹吗?Yes,he does./No,hedoesn’t.在一般疑问句中,应该用助动词does对第三人称进行提问,并且要将原先动词后的s去掉,还原成动词原形,这是同学们最容易错的地方。一般疑问句中,第三人称单数的肯定回答是Yes,he/shedoes.其否定回答是No,he/shedoesn’t.我们再来看两个例句:What doeshe usuallydo atthe weekends?他周末通常做什么?He usually…  相似文献   

2.
李阳 《阅读》2010,(6):46-46
[病号1]What does he has? [诊断]句中有助动词does,仅管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句中的行为动词用原形。助动词does是个"活雷锋",行为动词都"喜欢"它,总是"现出原形"来"欢迎"它。  相似文献   

3.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他”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董西厢》中第三人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他”主要用于单数.除了指人外,“他”还可以指人以外别的事物,还可以表虚指.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形式上的性别的区别.“伊”和“伊家”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要比“他”早.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三人称代词仍然没有单复数的区别,要判断其表示单数还是复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但是也出现了个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后面加“(每)们”来表示复数的用法,但是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却极少.  相似文献   

4.
动词大变脸     
徐小红 《阅读》2015,(15):39-41
小猴皮皮是个出了名儿的“马大哈”,瞧,一不留神它又“闯祸”了:小兔:皮皮,你也太大意了!怎么擦山羊老师刚写好的板书?这些都是有用的呀!小猪:幸亏我喊得快,还有点痕迹。皮皮:我不是故意的,怎么办?小兔,你最聪明了,想想办法呀!小兔:好吧,我尽量试试。要还原这些句子,关键是那三个动词,它们应该都是“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相似文献   

5.
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写编的《中国古代史》,把代田法讲一亩分成三甽的“甽”字,注音为“Zhèn震”是不对的。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多音多义字,读音有区別意义的作用。读错字音就会妨碍对意义的理解。“代田法”的甽,《汉书补注》引颜师古注曰:“甽,垄也。音工犬反。字或作畎。”其它有关词书。尽管读音有几种,写法也有不同,但在释“甽田”、“甽亩”时,都放在quan的读音之下,并且说明“甽”字是个会意、形声字。从田川,即田间之川也,且是人力做成,“以别于天成之<(甽)  相似文献   

6.
李建东 《阅读》2011,(12):42
[病号1]Would you like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诊断]本句意思为:你想要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吗?包含动词不定式词组would like to do sth.这里的to是不能省掉的。[处方]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病号2]He isn’t live near Ben.[诊断]本句为一般现在时的否定句,live是行为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简称"三单")否定句需要助动词does再加not;有了助动词does,后  相似文献   

7.
“说”属多音多意字。据考证,“说”字从古至今有四种读音,表示11个方面的不同意思。在现实教学和生活实践中,“说”字第一种读音运用较为广泛;第二种读音运用频率较低,且易与第一种读音相混淆;第三、四种读音基本消失,只能在古汉语中见到,现将“说”字的四种读音和11个方面的音解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音字的存在是汉字充满魅力的一个原因,多音字的音义大多是紧密结合的。“蛇”字作为一个多音字,在《广韵》中有“託何切”“食遮切”“弋支切”三个不同的音。“蛇”读音为“託何切”,与“它”关系密切,但这个读音已经消失。“蛇”读音为“食遮切”和“弋支切”时,两个音所承担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蛇”字的书写形态丰富多彩,故也对出现在不同古籍中的异体字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9.
在NMET试题中的短文改错,以改错为主,多余词和缺漏词判断为辅。其中多余词判断约2题,缺漏词判断约2—3题,改错约7—8题,无错误约1─2题。短文改错的命题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现分述如下:一、英语运用中常见的语法错误(一)英语动词多变的外在形式,包括动词现在的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过去时和过去分词。1.Weweredrwting along anarrowroadwhenthecarstopworkingstopped(NMET91)2.Billisstandingatthesideatthec…  相似文献   

10.
浅谈英语主谓一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主谓一致是指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处理主谓一致的问题,有三条原则: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就近原则。 1、语法一致,即在语法形式上取得一致。主语为单数形式,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主语为复数形式,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徐培培 《阅读》2014,(43):41-41
<正>提起leave这个单词,我们会想起它的中文意思"离开",但是同学们知道吗,它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混淆的单词,让我们来看看它的不同形式吧!形式一:动词,离开1.The mother tiger leaves her children to look for food.(这里的leaves是leave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老虎妈妈离开她的孩子们去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下,构建了汉语谓词省略句中不同允准词的句法结构,认为“是”可以分为三种:虚助词“是”;强调“是”;主要动词“是”。虚助词“是”是正的正面焦点的显形标志,其位置是所有允准词里最高的,要高于“没有”;强调“是”是个提升动词,它与提升情态动词处于同一位置;而主要动词“是”位置要低于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3.
三价动词是指在动词基本语义结构中能够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的动词。在给三价动词定价时,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语义——句法”的方法。三价动词的常规句法框架分为两种。一是“名十动+名十名”的双宾结构,二是“名+介名+动+名”形式的主谓结构。有些二价、一价动词由于语用功能的灵活性,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可以与三个名词性成分搭配,类似于三价动词,我们称之为准三价动词。  相似文献   

14.
任存金 《阅读》2012,(10):38-39
"there be"和"have"都有"有"的意思,他们两者有何区别,让我们一起来作个比较吧。一、there be的自述"there be"表示某地存在某人或某物,其基本结构为:there be+人或物+地点。be动词要与"某人或某物"的单复数保持一致。请看下面的具体实例:1.当be动词后的人或物为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be动词用"is"。  相似文献   

15.
代词“it”用在某些动词或介词后 ,构成习语 ,成为动词或介词形式上的宾语。在具体使用中 ,本身有时无实义 ,语法上称作“虚义”it。在习惯用法中 ,它代表着不同的具体意义 ,而且比其它人称代词有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各地方言的大量的例证证明,读音为huo或he的"和"、"活"、"火"、"豁"、"霍"、"合"等语素的词汇义在部分词语里已经虚化.在A+huo(he)和V+huo(he)式言语结构中,huo或he只有语法意义,具有明显的后缀性质.在对"温和"等词语中"和"的意义演变的历时考察中可以看出"和"由词到词根再到词缀演变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的自他动词受到日本人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不同于汉语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含义不同并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文章从自他动词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其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民族特性,用不同的误用实例进行详细剖析,发现了日语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心理,包括对客观事情的描述、责任意识、“和”的理念以及对自然的敬畏感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能”、”可”、“欲”、“敢”等词的用法,对《左传》一书作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这些词被人们认为是助动词,其语法功能是帮助动词的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它们也是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基本属性;因为是表示“能愿”的动词,它们还必然地、经常地以动词或动宾词组作宾语,这是和一般动词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日语自他动词中,有一种动词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种用法,这种动词被称为"自他两用动词"。而自他两用动词又有三个种类。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上蹿下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处蹿蹦”。例如:“小松鼠上蹿下跳,寻找食物。”另一个意思是“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例如:“他上蹿下跳,煽风点火。”有的词典写作“上窜下跳”。这种写法不妥。从表示动作来说,“蹿”是“向上或向前跳”的意思,“窜”是“乱跑、逃亡”的意思。所以,“上蹿”跟“下跳”是对应的;“上窜”不仅意思不明确,也跟“下跳”不对应。而且,“蹿”跟“跳”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窜”却是贬义的。因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写法,写作“上蹿下跳”比较妥当。是“上蹿下跳”还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