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宽带薪酬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娟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17-119
宽带薪酬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模式备受国内企业关注。在阐明宽带薪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宽带薪酬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强调公平的企业文化以及完善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实施宽带薪酬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宽带薪酬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设计方法,近年来受到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指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宽带薪酬的限制性条件,将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特点与宽带薪酬的特征结合起来,论述了宽带薪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友人员薪酬设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宽带薪酬的基本理论及初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梦娜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14-116
宽带薪酬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以其明显的优势对传统的薪酬体系造成了冲击。宽带薪酬支持扁平型结构,鼓励员工努力学习,但是如果不注意其存在的问题,将会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通过对宽带薪酬利与弊两方面的分析,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更好地实施宽带薪酬。  相似文献   

4.
和谐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和谐图书馆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指出可以从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和提高图书馆员队伍综合素质等方面开展扎实工作,构建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6,(3):F0002-F0002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以现代管理理念进行和谐管理。本期的“和谐社会”栏目,刊出安应民、姚远同志的文章《企业的和谐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文章阐述了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提出了企业实施和谐管理的基本思路,从企业的社会经济活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财富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企业和谐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基于外部公平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宽带薪酬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提出在现有条件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可考虑首先针对研发人员这类对高新技术企业影响深远的核心员工,设计和实施宽带薪酬,并全面接受和实施以外部公平性为核心的宽带薪酬设计模式。据此,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宽带薪酬的设计步骤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薪酬增长策略,并用算例及算例与国外案例的对比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张文晶 《今日科苑》2010,(4):88-89,90
一种新型薪酬管理模式——宽带薪酬管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也正逐渐成为薪酬设计的一种新趋势。宽带薪酬管理以其在管理手段和适应市场方面的优势,为企业薪酬改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宽带薪酬也不是"万用药",它目前内在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使得目前在国内企业中大力提倡这种模式时机尚不成熟。那么,究竟什么是宽带薪酬,宽带薪酬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准确地理解宽带薪酬从而更有效的加以应用,是需要企业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也就以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需要和谐文化,用和谐理念打造和谐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是,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本文例举一二,并对不和谐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和谐”的宗旨,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面对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探讨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更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文就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市场竞争的激烈与加剧,使得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收集越来越关注。本文阐述了竞争情报中商业秘密、灰色信息、公开信息的概念,介绍了获取竞争情报的途径及方法,指出了获取竞争情报应通过合法途径。  相似文献   

12.
熊晓琴  彭晓东 《现代情报》2008,28(2):185-188
竞争情报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重视竞争情报的收集.目前,获取竞争情报的途径很多:比如Internet、行会协会、数据库、大众传媒等,而本文将深入讨论如何从商业数据库来获取竞争情报,并对主要的商业数据库进行详细地归纳.  相似文献   

13.
隐性知识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隐性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隐性知识、部门隐性知识和企业隐性知识对企业智力资本和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智力资本在隐性知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应重视并合理利用其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积累智力资本,进而提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创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作为创业初期两种重要的权益资本来源,对其创业创新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但其影响的机理和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利用美国考夫曼创业企业基金会的"考夫曼企业调查"(Kauffman firm survey,KFS)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具有风险投资融资背景的创业企业更关注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构建与维持,注重创新活动的投入与质量,从而在R&D费用投入强度方面比天使投资参与的创业企业要高;具有天使投资的创业企业则更看重短期创新活动的产出效果,从而在专利申请量上略高于风险投资参与的创业企业.  相似文献   

15.
闫晓妍 《现代情报》2007,27(11):187-189
现代意义的企业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许多大中型企业都非常重视竞争情报策略的制定,纷纷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崭新的、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从数据挖掘的含义和一般过程入手,分析了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及数据挖掘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重点探讨如何构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制造业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由于竞争环境快速多变,企业的静态资源、能力加速退化,战略管理研究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战略选择问题。企业对技术战略的不同选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并不相同,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超竞争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竞争环境的威胁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背景下,讨论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低端技术战略和高端技术战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不同表现,进而总结制造业企业技术战略选择经验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对持续竞争优势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和憧憬.然而,对于竞争优势的破灭衰亡则鲜有问津,缺乏相应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工作.对导致竞争优势衰败消亡的内外部势力和因素进行了探讨,各种挑战和它们的单独和综合作用,对强势企业的成功运营应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警示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9—2008年期间我国280多家企业建设和应用竞争情报系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国内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应用总体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系统建设大多集中在信息技术、机械制造、化工和制药等少数工业制造业,应用领域主要关注投资机会和市场营销状况等方面的一些短期情报,而且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和应用在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也较大,其数量呈现出由东、中、西逐次减少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龙勇  付建伟 《科研管理》2011,32(9):91-99
本文通过对重庆、深圳、西安等地建立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近50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的依赖性对联盟关系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关系风险对联盟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而资源依赖性对联盟绩效只具有部分的负相关影响。表明在非对称型与对称型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应注意这种差别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来源及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斌 《科技与管理》2008,10(2):52-54
分析了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来源及途径。首先,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备的条件,指出了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然后,分析了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来源,并重点分析了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引申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应依靠动态意识的观点;最后,提出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意味着要持续改进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