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山 《成才之路》2022,(15):40-42
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新时期,德育教师应着力探索课程有效衔接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其道德水平.而信息技术2.0时代的来临,全面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开启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智能化教学新篇章.文章重点分析信息技术2.0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衔接中的应用,阐释道德与法治课程衔接的性质,探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提高进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重要学科.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要反思这些问题对学生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总体来说,应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联系生...  相似文献   

3.
孙志松 《天津教育》2023,(32):116-118
<正>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然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教学的意义和策略,以提供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理论依据,促进学生在信息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苏兴盛 《甘肃教育》2020,(4):176-176
新课改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和教学方式,推进学科的整合,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科教育思想的改革,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巨大的推进力量。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可以直观展现课程中的抽象内容,创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陈芳 《教师》2019,(1):82-82
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具体做法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专业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思路,开阔学生视野,最终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先进的学习体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激发课堂的兴趣,改善教学流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度,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文章针对信息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与内容构建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方案以及开展教学活动时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最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文章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资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开展游戏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等方面,对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9.
潘小霞 《教师》2023,(6):51-53
福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成为现阶段教师的热点研究话题。文章分析了智慧教育平台概念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教学内涵,以智慧教育平台为例,深入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旨在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从研究不同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入手,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传统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文化课放在首位,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育,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能够更好地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科技冲击着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可塑性极高,教师应注意到时代的变化,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利用现阶段发达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设计,科学有效地让学生接收到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因此,本文就现阶段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教学做出分析并做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是为人之本,道德与法治教育即使在小学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规范自身的行为,帮助学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公民。本文将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延伸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信息技术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更深刻地体会到法治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有了发展的空间,促使人们对信息技术进行了设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生存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应用信息技术.初中生正处在叛逆阶段,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容易因为学习的枯燥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影响自己的后续发展,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让学生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为学生打开幻灯片课件的窗口,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教师为学生打开思维导图的窗口,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思维,使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为学生打开社交软件的窗口,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在教育事业中,信息技术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将信息技术整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此来深入推进课堂变革。本文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对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何会平 《天津教育》2023,(30):86-88
<正>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本文探讨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教学实效性提升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改进。一、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了初中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的道德与法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对学生进行法律与素质教育。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效益,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述互联网资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辅助教学的作用,并对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下,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实现了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枯燥的知识生动、直接以及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给予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视角下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依托校园教学环境开展,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首先阐述了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难题,然后提出了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完善措施,希望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品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生活元素导入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生活化课堂活动,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连接;开展生活化案例教学,强化道德法治知识的运用;开...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提升关键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促进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打造道德与法治沉浸式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需打造互通互享、互动互助、互融互得的沉浸式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