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瑞 《教师》2013,(6):122-123
由于教师业务评比和教学示范课时常需要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以此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这就对教师的基本功、课堂掌控及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应对借班上课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就成了摆在我们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借班上课中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 [教学过程] 一、现场调研 设计意图:因为这堂单元复习课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原有基础一无所知,故上课一开始就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为针对性地复习作好准备.1.根据信息说出数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公开课越来越多地以"借班上课"的形式开展。一般而言,除校级公开课可以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外,其余大都是借班上课。借班上课,课前师生间不曾接触,是全然陌生的。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等不了解,加之与陌生学生之间缺乏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备课会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观摩教学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专业成长,促进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有效加强家园沟通,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兴师动众的准备工作,二是过于注重形式,三是"部分"幼儿上课及"借班上课"。幼儿园观摩教学活动的改进对策有:一是增强教学活动的真实性,二是从实际出发,适当变换教学形式,反对表面化,三是倡导全体幼儿参与,反对"借班上课"。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公开试教活动中,我是借班上课的。说实话,借班上课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虽然提前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但还是觉得忐忑不安。当进行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歌表演时,我给孩子们准备了打扮自己的道具,许多孩子都跑到台上相互打扮着自己。突然,我发现座位上还坐着一个小男孩!于是,我赶紧挥了一下手,可是孩子无动于衷,只是看着大家。我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课前谈话:师:"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可是进行了大换血!你们的好多同学都换成了别的班的同学!而你们的数学老师也被替换成了我。"[我的思考:这次上课不仅仅是借班上课,而且是拼班上课!我设计这样的课前谈话,旨在唤醒学生生活中"换"的经验,拉近师生距离。]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者听了两位已小有名气的教师所执教的阅读教学研究课.课后,在分析教学中问题与遗憾的原因时,他们都一再强调:自己是借班上课,用的不是自己的学生;学生发木,不知道和教师配合;课前准备仓促,没有来得及试讲.  相似文献   

8.
倪洽亚 《广西教育》2014,(46):119-120
从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对体育课"借班上课"的备课、开场及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小议     
最近我市的小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各科借班上课搞得如火如荼.借班上课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开课,比在本校上公开课似乎公平、公正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小议     
最近我市的小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各科借班上课搞得如火如荼.借班上课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开课,比在本校上公开课似乎公平、公正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正>借班上课是各个学科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形式,一般分为临时抽取教学内容或指定教学内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教学对象并不是本班的学生。在每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一定都遇到过借班上课的情况,而且,大多数借班上课都以公开教学的方式展示。因此,借班上课更加考验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那怎样上好借班上课的展示课呢?笔者结合上半年自己的一节苏州市展示课3BUnit 5《How old are you》来谈谈基于起点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一、我们在哪里——研究起点1.研究教材起点回溯关联知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公开课越来越多地以“借班上课”的形式开展。一般而言,除校级公开课可以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外,其余大都是借班上课。借班上课,课前师生间不曾接触,是全然陌生的。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等不了解,加之与陌生学生之间缺乏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备课会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也存在巨大压...  相似文献   

13.
毛莹莹 《下一代》2014,(1):23-24
正昨天下午第二节课,我端着水盆走出办公室,准备去水房倒水。刚一出门就看见我们班的七八名同学站在三年一班教室的门口,"你们不去上课,站在这儿做什么?"我疑惑地问道,几个女孩红着脸低下头一言不发。这时,站在门边的牛牛气呼呼地转过头对我说:"我们只是想向他们借一下小铁锨,去操场上挖泥土、找春天,可是他们班没有一个人肯把小铁锨借给我们……",还没等他说完,三年一班的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高过一阵的"不借,不借,就不借"的喊声。听到这一切,我无奈地笑了笑,用手摸了摸牛牛的  相似文献   

14.
借班上课是令青年教师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因为决定着课堂成败关键的学情变得陌生了,原先依赖的教学习惯用不上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不存在了,善于发言的孩子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独角戏,更担心点到一颗"哑炮",呼而不应或答非所问.可各种讲课比赛、展示课又大多需要借班上课,所以,有些教师的苦恼慢慢地发展成为恐惧.  相似文献   

15.
一、现场调研[设计意图]因为这堂单元复习课是我市青年教师评比课,参评教师借外校班级上课。鉴于对学生原有基础一无所知的特殊情况,故上课一开始就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现实,为针对性的复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一位教师到我校借班上课。课堂上,教师激情满怀,学生沉默寡言,两者的表现反差很大,可谓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一、原因分析借班上课通常是示范课或是赛课,教师想展示自己的风采,或取得好的名次,必定会精神抖擞,充满激情。而学生在课  相似文献   

17.
教师借班上课,总会碰到因不了解学生、不熟悉环境,而导致教学预设不当、师生无法有效沟通产生的教学阻隔现象.课前谈话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提高教学针对性、消除阻隔的有效途径.激情、幽默、启思和联系生活的谈话,是教师借班上课时经常采用的四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更要静下来     
开展教研活动无疑是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今,各校对"走出去,请进来"这个形式似乎情有独钟. 所谓"走出去",就是学校派教师出去.或教师自己借班上课,或观摩骨干教师的汇报课、名师展示课等.近的在本县、本市,远的有到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所谓"请进来",就是学校把类似上述的骨干教师、名师等请到学校,或借班上课,或作专题报告.有的学校一个学期"走出去,请进来"的次数就达十几次之多.  相似文献   

19.
借班上课,师生双方"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借班上课时如何充分调动学生是一门艺术。教师巧用激励(即从外部给学生适度的刺激,设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各种内趋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亲身参与和观摩的省市级公开课为例,谈谈借班上课的课堂激励艺术。  相似文献   

20.
半年前,我应邀到一所乡镇小学作《拉萨的天空》一课的教学观摩。课前10分钟,我走进该校的电教室,第一次与即将共同学习40分钟的学生见面。虽然我准备的是第二课时,但因为借班上课的缘故,第一课时是与该班语文老师商量后请他代劳的。教室里50多位学生在挤满一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