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是非遗"广东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大力挖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本土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本土院校为例,就如何发挥地缘优势,结合地方音乐资源,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探讨国家级非遗"广东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传承和发展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要以更年轻的一代人为对象.人们把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希望自然而然地寄托在了青少年身上.适合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青少年大多在学校接受教育,传统音乐的传承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中小学校的肩膀上.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音乐新课标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学校音乐教学中,我国传统音乐连传承问题都没有解决好, "弘扬"更需努力.教学中我重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我国传统音乐,对中学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困难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音乐可被看作是岭南文化的精炼表达,是一种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乐种,并是在多方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使得其中的美学元素体现出较高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围绕广东音乐的源流多元化、广东音乐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形态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对广东音乐文化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情感以及形式等角度出发,来具体阐述广东音乐中的美学元素,以便促进广东音乐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将《客家音乐文化》作为适应于地方课程教学的特色课程,是针对教育部关于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中提出的"对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教学与传承"这一内容的改革尝试,面对课程中存在的传承内容、传承理念、传承方式、传承研究、传承文本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客家音乐文化的课程化传承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是21世纪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念。学校音乐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以培养人为己任的职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扮演传播者、开发者、传承者的角色,对学生实施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然而,从学习的视角来看,教师又是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受传者、守护者和创新者。音乐教师的双重角色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曾一度陷于低潮的广东音乐(包括民乐)市场,近年来又变得热闹、畅旺起来。广东音乐在海外素有“中华国乐”、“东方美人之音”之美喻。广东音乐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最初产生于粤曲小调的过场音乐。其中,广为流行于民间的《娱乐升平》、《卧马摇铃》、《走马》、《禅院钟声》、《妆台秋思》、《鸟投林》、《赛龙夺锦》《步步高》、《平湖秋月》等更是令人百听不厌。广东音乐之所以那么好听,主要原因是她仍具有来源于以粤曲为基础的优势,其旋律结构呈民间化、语言化、广东化,旋律音质优美、柔和、甜润、通透、生动、有趣,感染力强。近年来,省市文化、艺术、教育、旅游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广东音乐。如  相似文献   

7.
"广东音乐"是属于我国岭南地区的一种民族器乐音乐,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因此"广东音乐"改编合唱的作品是属于器乐音乐改编合唱作品的范畴之内.器乐作品改编成声乐作品,必定会有为改编的作品重新填词的工作,部分作品为了更贴近音乐的要求,运用了大量的虚词.由"广东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也经常使用虚词,其使用手法与作用各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秀娟 《教育》2022,(13):83-85
拥有灿烂文明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和积累中,积淀了经典的民族音乐文化,为后世音乐的长期发展与文化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当前音乐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音乐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传承途径,学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人.因此,促进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融合是当务之急.小学音...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其对学生的发展不仅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审美体验价值,而且还有创造性发展价值.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新的音乐教学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有效的推进音乐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丽水学院是浙西南唯一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其植根于有着厚重的区域畲族音乐文化资源这一丰润的沃土,以民族学学科为依托,为传承畲族音乐文化搭建平台,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艺术教育中寻求自身的定位,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构建合理的教学机制,确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真正求得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师资队伍、音乐创作等方面都为畲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要以更年轻的一代人为对象。人们把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希望自然而然地寄托在了青少年身上。适合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青少年大多在学校接受教育,传统音乐的传承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中小学校的肩膀上。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音乐新课标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学校音乐教学中,我国传统音乐连传承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弘扬更需努力。教学中我重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我国传统音乐,对中学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困难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民族音乐在音乐形式上各具特色,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本文从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体现的重要性入手,对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现状进行分析,从聆听民乐感受内涵、模仿民乐体验传承、深入民乐弘扬文化等方面提出民族音乐传承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措施,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因地制宜地把教学大纲要求和地方特色音乐文化相互贯通,以达到教学相长和传承当地特色音乐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广东音乐有其自身的特色,其表现手法丰富、细腻,借用了美丽的地方风景、文化、特色来表达情感,对生活小景的音乐临摹就可以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广东高校深深的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深受广东音乐文化的熏陶,在享受广东音乐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本文重点阐述广州音乐在广东高校中的影响,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广东音乐在广东高校建立地方特色课程的作用,以期给我们的高校课程改革带来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进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期,衡水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处于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对于民间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做出新的部署和新的规划.衡水在自身的文化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价值.因而,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中,加强对衡水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非常的关键.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运河架鼓、西河大鼓、"打花榜"等民间音乐形式的生存状况为切入点,从而总结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策略,以期推进衡水民间音乐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闽南地区是一个音乐文化极为丰富的地区,具有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性.为使本土音乐作用得以发挥,必须在中职教材内容中融入相关的音乐文化,并注重音乐文化特色展现,只有这样才能融入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融合目前闽南特色音乐的传承特点,在中职教学实践以及认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客家音乐是流传在客家地区为客家民众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客家音乐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传承客家音乐文化,对于今天保护客家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扩大客家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和推动客家音乐文化的动态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推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构建政府政策式传承、教育研究性传承和市场经济化传承"三位一体"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根据这一教学理念乖本地区乡土音乐文化的特点,我校进行了校本课程"钹子书"在校园传承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入民间,努力熟悉"钹子书"的文化特征;在课程构建中立足校园,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丰富学生对乡土音乐的体验;并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让乡土音乐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中,使他们喜爱上家乡的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音乐教学对我国音乐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十分重要.这篇文章就针对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存在的关系展开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音乐教学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过举办各种音乐教学和比赛活动,进一步活跃小学生的身心,丰富小学生的文娱生活,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有效实施美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改进本民族音乐传统教学方法为重点,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