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短评     
正上海浦东的"毒校服"事件在全国不是第一起。相关部门透露,浦东的"毒校服"曾"3年4次抽查不合格"。"毒校服"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认识不到位是致命原因。相关部门一次次的重拳出击,都是着眼于事而忽略了事背后的人。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信任和温暖,这个观念不树立起来,查处"毒校服"事件就难彻底,类似的毒奶粉、毒馒头、毒文具事件,  相似文献   

2.
高梅  周立志 《中国教师》2011,(Z1):82-83
<正>1871年、1990年德国的两次统一不仅是德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同时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性事件。比较两次统一的异同,能够更好地理解统一后的德国历史进程。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德国人是加害者,犹太人是受害者。而当今,许多德国人认为,以色列的犹太人是加害者,巴勒斯坦人是受害者。为什么犹太人的角色在德国人眼中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大屠杀的历史教训使犹太人从受害者的角色变成了加害者。当今,德国人、犹太人、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中国谚语来概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里的蛇无疑是指德国人,被蛇咬的人不言而喻是犹太人,井绳指的是巴勒斯坦人。由于犹太人几乎被毒蛇咬死,因此,他们不是十年,而是几十年怕井绳。自从2 0 0 1年9.1 1事件以来,以色列政府总理沙龙把中东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地,青少年上网成瘾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德国有60万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德国一项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约占青少年罪犯的50%。为了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日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诊所。该机构可容纳60人就诊,服务对象为10岁至17岁的  相似文献   

5.
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对植物进行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看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说提供了佐证。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依托其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中东战场与协约国集团展开激烈角逐。奥斯曼帝国为了维护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多次打击该地区日益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德国外交官员则与土耳其人交涉,维护中东犹太人的利益,并且在“雅法驱逐事件”中保护了巴勒斯坦犹太人。本文以“雅法驱逐事件”为切入点,揭示德国在一战期间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所采取的政策及其原因与利弊得失,并进而剖析了德国在这一时期中东局势中的战略取舍。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性格。人们常常谈及英国人的矜持、法国人的浪漫、日本女子的柔顺等等。同样,德国人的性格也有其明显特点。凡同德国人有过接触的,大都会认为德国人认真、严谨、执着,甚至于接近做事又蠢又迂腐,然而正是这样的民族却诞生了许多世界级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可以说其文化对整个世界都影响深远。这篇文章虽然只是作者身边德国人的个案,但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社会对这些事件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疯牛病令人生畏,不仅是因为疯牛病传染给人后会使人患上新型克雅氏症,更因为人类目前对疯牛病还没有有效的防治和治疗措施。但是世界上一批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已在这方面展开了研究。 科学家认为,疯牛病及克雅氏症都是由存在于大脑和其他组织中的毒蛋白引起的。毒蛋白不像一般的细菌、病毒那样可以通过抗体检查或遗传物质检测来查明,它不依赖任何遗传物质就能复制和引起致命的传染。瑞士科学家 2000年 11月宣布,他们发现一种血液蛋白可以附在毒蛋白之上,可用来开发相关的检测方法。 德国制药商伯林格·英格尔海姆公司 2000年 12月…  相似文献   

9.
德国语言协会从1971年起每年年末都会选出年度热词,当选的热词来自德国社会中的重点话题,反映出德国过去一年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受关注的事件及其发展,是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德国年度热词为研究对象,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德国热词的产生及其流行的原因。研究表明,热词是一种成功的语言模因,阅读人的情感与心理意向以及其所期待发挥的语用功能是热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城市里,见不到森林。但是在德国,只要不在市中心,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片一片的树林。在树林里漫步的感觉可好啦!看,我正在栗子树下捡栗子呢!见到过那么大的黄瓜吗?这可不是超市里买的黄瓜,而是我在别人的私家花园里摘下来的。再看看我身后的树,这可是—棵50岁的樱。在德国与大自然亲近@金若水 @严文华 @钱江~~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均有过校园枪击事件的报道,特别是美国此类恶性事件发生频率之高,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在我国,虽然对枪支、刀具实行严格管制,但是校园打架斗殴事件也是学校挥之不去的阴霾。因此,校园暴力受到了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自我评价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在于能够认识自己。”自我评价对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自我评价主宰着一个人对环境和经验的知觉,相同的事件,对于自我评价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举个例子说,同样是考试得了  相似文献   

13.
灵活多样的德国成人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华 《成人教育》2000,(6):47-47
德国是成人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现在 ,各种成人职业继续教育已成为德国公民的终身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如果一个人无一技之长 ,就难以在德国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因此 ,接受职业继续教育是德国现代人学会生存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的自我完善 ;是每个德国公民的义不容辞的终身义务和权利。目前 ,德国的成人职业教育已有法律作保证 ,德国先后已发布了30多部有关成人职业教育的法律和规定 ,各州也有自己的法规 ,如《联邦基本法》明确提出了德国公民接受成人职业教育的权利 ;《联邦职业教育法》对…  相似文献   

14.
化工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一桩触目惊心的公害。1873年,英国伦敦出现奇怪毒害,接着又在1880年和1892年连续出现两次,这三次事件共死亡1800人。1905年,格拉斯奇由于烟雾又造成1063人死亡。是谁敢的毒?谁是杀人犯?直到1952年12月,伦敦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次烟零事件中,4、5天内有4000人死亡,两个月内就有8000人病死。最早使用蒸气机的英国,成了煤烟污染严重的地方。伦敦毒雾事件中,工厂烟囱排出的烟雾和市民取暖排出的煤烟波大…  相似文献   

15.
在德国的地铁上,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坐着站着,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本书来读。调查显示:56%的德国人在他们的业余时间喜欢或非常喜欢读书;平均49%的妇女和36%的男士每年至少买过三本书;仅汉堡市中心图书馆一年就有10,795,394本图书被读者借阅,光顾中心图书馆的人次一年为4,584,976人,平均每天18,300人;全世界最大的图书展每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和法兰克福两个城市举办。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德国人是喜欢阅读的。而我发现,德国人阅读的习惯却是中学语文老师培养的!  相似文献   

16.
德国:帮未成年人戒掉网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在世界各地,青少年上网成瘾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去年4月26日,德国爱尔富特市一名中学生开枪打死了13名老师、2名同学和1名警察后自杀,引起社会震惊。据调查,德国有60万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德国一项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约占青少年罪犯的50%。为了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日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青少年戒除上网瘾的诊所。该机构可容纳60人就诊,服务对象为10岁至17岁的未成年人。机构负责人加尔纽博士认为,10岁至17岁是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德国人终于松了一口气,核大战的威胁大大减少了。可是曾几何时,恐怖的核阴影卷土重来,威胁缘起于频频发生的核材料走私事件。 从5月10日至8月12日的3个月中,德国警方已截获了4批走私核材料,纯度极高。在走私渠道中出现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高纯度核材料,在德国、以至在全世界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刺客     
他,来无影去无踪,身上总是带着一副扑克牌,家里到处挂着黄瓜,不过,这些黄瓜都是半截半截的。啊!又一位同学中镖了,射中这位同学的人是谁?——他,就是班里的刺客。是的,在他的眼里,所有人都是他的黄瓜。  相似文献   

19.
释词     
历史(英history)指自然界、人类,特别是人类社会已发生事件、经历的过程的记载。该词源于希腊语historia,意思是信息、探索,即探索历史事件规律。在哲学史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把历史看成与诗和哲学相并列的学问,认为它是记述实际发生过的特殊事件,后两者则表述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普遍事件。英国F·培根把历史分为自然史、民事史、教会史、文学史。认为历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是:有不同的主题,以记忆为主要工具,记述限于时空之中的事件。意大利维科提出历史是人的首要学科,认为人只能了解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因而人创造历史。德国赫尔德首先提出每一时代与每一文化的个性,采用了发生学的方法。康德认为人的活动是个别的,但自然界或天意总是通过各种个别的活动而追求一种长远的计划,因而提出了历史有规律性的思想。谢林采取辩证法的观点,把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1)原始时期,为命运所  相似文献   

20.
德国人的姓氏非常有趣,作为姓氏的那个词的意思可能是一种职业、一种动物、一种颜色,甚至是一种器皿、一种品性、一种动作,等等。不懂德语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德国前总理科尔竟然姓卷心菜;爱因斯坦是一块石头;巴赫是小溪;茨威格是树枝;超级赛车手舒马赫是鞋匠;德国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