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一位沉溺于手机游戏的小学生,心理教师在初次辅导中消除了来访学生的阻抗,并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主要使用焦点解决技术来聚焦问题行为,探索关键事件,通过寻找例外和观照自己来促发来访学生的积极转变。在辅导后期,借助亲子互动的力量来巩固辅导效果,最终顺利帮助来访学生从手机游戏中“解绑”。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咨询是直接与人的心灵接触的工作,无论哪种流派的理论和方法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上。美国学校心理咨询专家Russ说过:“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坦率、信任的关系,是辅导过程中头等重要的事情。”可见辅导教师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心理辅导工作必不可少。而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又是关键,十分有必要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一般心理咨询关系建立的特点,探索辅导员心理辅导关系建立的独特性,从师生关系影响,心理辅导目标建立,辅导前注意事项及辅导过程影响要素等四个雏度进行剖析,以期对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共情是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条件。培养"共情型"家长,就是让家长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经过充分的体验和同理,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沟通,能够和孩子产生共情。培养"共情型"家长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建立家长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督促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心理咨询中,助人者和来访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面对的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中学生,良好的帮助关系更显重要.只有与其建立起良好的辅导关系,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解决烦恼,走出阴霾.本文根据笔者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个别心理辅导(以下简称个别辅导)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心理烦恼的助人方法与技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学习、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困扰,需要得到帮助,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掌握个别辅导的方法与技能。一、个别辅导的概念内涵、目标与边界个别辅导是指辅导者与来访者建立开放、协调的辅导关系,运用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  相似文献   

7.
受限于语言和认知的发展水平,儿童在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方面存有困难,而绘画是儿童的重要语言,是儿童常用的非语言工具。基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投射技术、绘画与潜意识的关系等理论的绘画疗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辅导形式。在儿童心理辅导中应用绘画疗法,可以帮助辅导者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调节儿童心理,并与儿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相似文献   

8.
唐冰 《辽宁教育》2013,(6X):39-40
<正>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根据辅导目标不同心理辅导可分为发展性辅导和  相似文献   

9.
职业生涯辅导对学生的就业观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高专职业辅导因其自身特点,应该把"职业辅导"转变为"职业生涯辅导",同时引导学生把学习和择业的目的由"出人头地"变为"终生学习"。学生可通过自我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辅导,以便对自身职业生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质性评估是生涯辅导中的常用咨询工具,它强调的是以来访者为中心,评估伴随着咨询辅导过程,体现了生涯辅导的合作性、真实性、主体性和趣味性,更有助于来访者对于自我的探索,帮助来访者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本案例中,心理教师以质性评估工具中的红花卡和生涯能力卡为辅导工具,建立咨访关系,帮助来访者逐渐看到自己的能力,走近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和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是实现有效辅导的基础,可以促进心理辅导的成功。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对象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学生,良好的辅导关系可以促进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小学中良好的辅导关系养成指的是辅助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友好关系。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良好辅导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本案例中,辅导员与临高考前情绪焦虑的李某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全面地掌握了李某的情况,取得了李某的信任。因此,在辅导中得到李桌很好的配合。辅导员针对来访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辅导过程中应用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等协助李某调整认识观念,从而改变了李某的焦虑情绪,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朋辈心理咨询 ,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 ,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的功能 ,这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因此 ,有时它被称为“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 ,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建设性的心理气氛放在了首位。当然 ,几乎所有的辅导理论都强调 ,确立辅导关系是决定辅导成功的第一要素。① 罗杰斯非常强调“心理气氛”的建立。他认为“辅导的成功并非依赖辅导者技巧…  相似文献   

14.
心理辅导是情感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辅助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为了让智力落后学生今后能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借助心理辅导的理念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校园各项活动中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毛敏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202-205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以探寻问题解决方案为核心,将来访者当作自身问题解决专家。它改变了学校心理辅导中的问题视角,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辅导老师可采用预设性提问,帮助来访者明确未来目标;通过例外问句,挖掘来访学生过去的成功经验、自身资源和潜能;采用评量问句,激发学生在行动上产生小改变,以小改变引起大改变。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SFBT有效的关键,SFBT适合学生的发展性问题辅导,在辅导中恰当结合其他咨询方法让辅导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这种辅导能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班集体形成乐观向上的班风,更具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组贫困大学生的互动和干预,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提出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可以利用团体互动,健全学生自我意识;同时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使学生建立积极的认知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基本的学科性质,明确并坚持这一学科性质,方能显示心理辅导活动课对于学生的特殊教育价值;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过程需要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型,将学生的"自主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评价应从"教师教了什么"向"学生得到了什么"转变,将学生"经验统整"的程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