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那么,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1.不要把质量守恒定律看成是在任何变化中都适用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在化学变化之内,不包括物理变化、例如玻璃破碎、木棍折断、冰熔化成水等,这些变化前后质量显然相等,但决不能把物质的这种变化,也说成是符合质量守恒定津。2.不要把质量守恒误认为“重量守恒”或“体积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措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它方面的守恒,如“重量守恒”,“体积守恒”’等。尤其要注意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反应来…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应从如下五个方面去理解。1.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说明质量守恒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如水受热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相等,但不能把这种变化说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它是物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两大守恒定律.对于原子物理学,尽管这一微观领域有其特殊性,但两个守恒定律仍然是适用的,而且它们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指出质量与能量相当,不仅扩展、深化了质量、能量的概念.也扩展深化了能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4.
解析 计量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生成4.4gR的同时生成Q的质量为x,则有x/9/4.4/22=2,解之,x=3.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  相似文献   

5.
题目:在物理和化学中,有些原理、定律具有相似性,如物理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等.  相似文献   

6.
吴歧廷  孙令珂 《中学理科》2007,(1):14-16,91-92
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某些开放体系(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煤燃烧后质量减少了等)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表面看来质量并不守恒,其实这正是由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结果,我们只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才能对上述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质量相等原理。计算确定纯净物质的组成 例1取一种可燃物6.4g充分燃烧,测得生成CO2为8.8g,水为7.2g,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精要 1.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变化遵守的普遍规律,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物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1)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g冰熔化成1g水,虽然这一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但它是物理变化,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0.
守恒存在于整个自然界的万千变化之中,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运用守恒定律,不纠缠过程细节,不考虑途径变化,只考虑反应体系中某些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始态和终态,从而达到速解、巧解化学试题的目的.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浓度守恒、电子守恒、体积守恒等等,如果熟练巧妙地运用守恒定律,就找到了打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化学练习中的常见题型,不少习题涉及到溶液的密度.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会随试剂的加入引起变化.原溶液密度大于1g/cm3时,稀释过程中密度逐渐减小,如多数酸、碱、盐溶液;原溶液的密度小于1g/cm3时,稀释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大,如氨水、乙醇等溶液.以上情况下,密度大小的变化最终均趋向于1g/cm3.对于等体积稀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习题,找出溶液的密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可以使计算量大为简化.以下就几种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基本定律之一。这一定律是经过很多化学实验而总结出来的,即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果用下列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看看是否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稀碳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感量:0.1g)(附砝码)  相似文献   

13.
一、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它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不包括物理变化。如5g冰熔化后得到5g水,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相等,但不能把这种变化说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它是物理变化。二、强调“质量守恒”,掌握守恒的原因与推论。定义中的“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有的守恒:H2+Cl2==2HCl,有的不守恒:2CO+O2==2CO2)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一定守恒。(有的守恒:H2+Cl2==2HCl,有的不守恒:2CO+O2==2C…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物质发生一切变化所共同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它表达了物质永恒存在的真理,物质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消灭,只是不断地变换其存在形式.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妁重点内吝,其具体应用相当广泛,历年来各地中考试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考查.因此,对它的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基本定律之一。这一定律是经过很多化学实验而总结出来的,即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果用下列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看看是否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相似文献   

17.
例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定是13g。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简单地将两种反应物质量相加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多少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了多少生成物,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来计算:C+O2点燃CO21216×212+16×23811所以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11g(实际上有2g木炭未参加反应)所以这种说法错误。例2将…  相似文献   

18.
赵继模 《今日教育》2007,(7S):64-64
一、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唤起创造思维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尽可能从介绍课题开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了“天平为什么平衡”的问题后.紧接着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镁带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大?如果在演示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的锥形瓶口不用橡皮塞塞住.前后称量是否再相等?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物质的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三部分内容.在历年各地中招考试中,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分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化学变化前后的能量变化和现象以及运用以上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等,都是考查的热点和重点.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比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也无增减所致。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除外.它还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物质的组成题目的特征是告诉某一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的生成物,要求根据生成物的组成元素来推断反应物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或可能含有的元素。例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解析因为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T化学反应。而在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