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复式数学中,往往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教师抄什么学生就抄什么,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我觉得,要提高语文复式教学的质量,一定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加强预习指导。课前预习是复式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复式阅读教学不论是两级复  相似文献   

2.
<正>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的"不健康"现象,完全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我认为,书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师讲的都是书上内容,并且教师还把知识嚼烂了才喂给学生,只让他们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看书,开动脑筋获取知识。这是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离开老师寸步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4.
以学定教,简言之就是要让教学从过去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转变为"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想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这样做不仅是生本位的体现,更是教育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大多围绕着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上课时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去背诵、练习、识记,以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重庆市各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各校正在大力整合、完善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人文素质选修课也出现一些亟待思考的问题.笔者以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问卷调查为依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了思考.主要分析了学校应该开设什么课程、学校应该怎样管理课程、教师应该教什么内容、教师应该采用什么形式教学、教师应该使用什么评价方式、学生应该学什么知识、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应该怎样把人文素质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几年里,信息技术被用在课堂教学上,多为教师面向学生展示一些东西比如图片、文字,它最初带给学生的是视觉上的美丽新颖、情境上的生动、想象上的丰富,教师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收集到什么,学生就了解什么、欣赏什么,教师想让学生看什么,学生就只能看什么。学生一直处于很被动的地位,所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视野都很狭窄。当然,我们的思维也一直界定在一个很基础很原始很低级的层面上。在很多时候,学生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没有要探索的兴趣。就在此时,英特尔未来教育掀起了一场教育观念上的革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  相似文献   

8.
余敏 《江西教育》2002,(23):12-12
“聊天法”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聊天,无拘无束地在一起交谈,对学生施加影响,不知不觉地将教师要学生做到的事,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做好,进而得到教育的方法。“聊天法”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概括起来有如下五种:一、“朋友式”聊天法。“聊天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视学生为朋友。学生对教师就像对朋友一样敢于亲近,敢于掏知心话,这就是教师和学生聊天的感情基础,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想什么,喜欢做什么,偏爱什么,有什么活的思想,就能通过聊天随时被教师发现,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活动,有针…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发展几经周折,我校一直在不断寻求一条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路。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完全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影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我们探索提出了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为“学生能学什么教师教什么”,“以学生个体进步、提高、发展,弘扬学生个性为目的,全力打造学生发展的空间”。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教学管理的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以前都是书本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去教,书本上举什么例子,教师就举什么例子,教师教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这样的数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僵局,导致学生学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包括查阅资料,研读教材,弄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通过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内在联系,找到适合的、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不会直接告诉你"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内容。通过教材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需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关系着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对话以教材为载体展开,在教学对话生成  相似文献   

13.
正"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即我们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什么、想知道什么、是怎样学习的,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以教导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引导学生的学,即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让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阶段的调查,笔者发现:课堂上乐于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的学生渐渐地变少了,课后有问题要向教师求教的学生也突然间变没了,特别是课堂上对教师不经意间发生的错误竞也无动于衷了。学生还是仅仅充当知识的容器,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教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不正常的学习现象,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好好深思。如何让曾经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探索欲望的孩子们畅谈于数学王国,广开言路呢?一、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自如  相似文献   

15.
转化的思想,不仅在解题中可以应用,而且在教学中也可以应用。现举例说明如下: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行为目标每一堂课,教师都知道要教什么,但学生并不一定都知道要学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把每一堂课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为目标,把教师应该教会什么转化为学生应该学会什  相似文献   

16.
在通常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分的依赖教师,老师教什么,他学什么,读什么,缺乏主动性,把学习主体给了教师,因而学习非常被动。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阅  相似文献   

17.
李春燕 《教育》2014,(6):55-56
正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巩固和提升,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然而,我们却往往发现:教师一遍遍地详细讲解每一道题目,生怕学生没听懂,一边问学生"听懂了吗",一边还不顾学生的反应再讲一遍;当学生听累了讲话开小差,教师善意地提醒学生"管好你的嘴"。其实,有时候教师也要适当地管好自己的嘴,要清楚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多讲、什么不需要讲。  相似文献   

18.
在对教师的学识提要求时,大家常常会引用这样的比喻: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的确,一般地说,教师的知识应该多于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掌握的知识十分有限,教什么就只懂什么,教某一篇、某一章节,对其他篇、其他章节  相似文献   

19.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与话语权,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服从心理。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许多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没有听懂,也不敢说出来,怕受到老师的批评。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的精心引导、行为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而言,应该说在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上,由于传统教学定式的影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我们很多时候依然还停留在“教教科书”的状态,习惯于直接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结论(“是什么”)传授给学生,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盲目地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