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赵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西柏坡精神是燕赵红色文化的中心。燕赵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燕赵地域城市精神,打造燕赵红色文化品牌,提升燕赵红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深入推进燕赵红色文化的传承,优化燕赵红色文化产业布局,推动燕赵红色文化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西具有丰富多样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对广西民族语言文化进行国际传播,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地区发展规划要求。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价值在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讲好“中国故事”。该文阐述了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价值,并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视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力孔子学院、培养师资人才、充实教学内容、发挥民间力量等传播策略,促进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相当重要。不仅因为它与政治、外交等因素一起构成了约瑟夫·奈所定义的软实力1,更因为文化传播所包含的政治意味较隐蔽,遭遇的接受阻力较小,成为国家形象构建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的子系统,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对外传播,除了服务于国家整体形象,还直接提升区域竞争力,带来区域利益。因而,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也随着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意识增强成为一个趋势。本课题组以广东国际文化形象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意图揭示区域文化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一些问题,并探讨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014年11月28-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和英文国际期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CCC)》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年会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组织了两场大会发言、四场圆桌论坛,聚集了6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实践家。与会学者探讨了全球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共同关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遭遇的碰撞和冲突,探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为基于新媒介的"第三极文化"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陕西红色文化也需要传播到国际社会,让世界了解陕西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真实、立体的陕西形象,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该文聚焦陕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陕西红色文化外译和对外传播现状的调研,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能,实现最大化的跨文化传输,使红色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全球文化秩序演进与国际传播格局演变深度互动、紧密相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参与构建全球文化新秩序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与传媒霸权,在全球文化秩序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演变和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文化秩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中国国际传播在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推动建构新的全球文化秩序中担负重要使命。把握历史与时代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全球传播秩序与文化秩序的互动互生关系,从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动文化外交、构建多元协同传播、加强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体系布局,系统谋划国际传播工作,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拥有独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资源、庞大的海外华文网络和华文媒体资源、良好的国家形象和较为灵活的外交政策、"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的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资源。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国际文化传播逆差严重、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存在文化认同危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等。究其原因是全球化的深入、大众消费文化迅速崛起、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拥有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燕赵大地人杰地灵,燕赵文化丰富多彩,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层出不穷。本文将基于对河北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互联网和融媒体语境下如何传承和弘扬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提高河北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河北故事,从而整体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踔 《文化学刊》2011,(2):173-179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文化贸易快速发展,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仍面临重视程度不够、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资源开发不当、文化传播力不强、缺少文化"摆渡者"等诸多问题。因此,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竞争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力;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凝聚力;建构全社会参与建设新格局,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改善传播理念和方式,提升文化对外传播力;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增强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精华部分,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例如,河南宝  相似文献   

11.
现代武术套路正处于进入奥运会的冲刺阶段,但其在国际传播层面面临着传播路径传统、术语翻译词不达意、本土术语缺位等问题。强调文化的“转型”和“超越”的转文化传播理念为以上问题提供了“受众导向的适应性传播”新思路。现代武术套路以规范性训练、竞赛为表现形式,吸收借鉴了国际竞技体育文化,蕴藏着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是转文化传播的产物和优质载体。这一思路要求在现代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挥海外受众的传播主动性,拓展现代武术套路的综合传播路径;强调主流媒体的把关作用,做好传播素材质量把控,引导传播者着眼于微观叙事和现代武术的精神内涵;同时做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平衡,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最终实现现代武术套路国际传播中主体、层次和重心的“转”。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弘扬陕西红色文化,并对其进行外宣翻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在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时,可采用音译、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等翻译方法,译文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用外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陕西红色文化。同时,应充分考虑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扩大陕西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该文以翻译传播学为理论依据,对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进行审视,对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要素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为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海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海南的过程中留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红色文化的支持,以“琼崖革命精神”为代表的海南红色文化有利于构建锐意进取的海南形象。在5W传播模式下,分析海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探寻提高海南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海南红色文化域外传播效果、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的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离不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力共建,离不开各国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也迫切需要新疆媒体从新疆区域传播迈向针对周边国家的国际传播。新疆经济报系尝试运用传统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以经贸新闻信息传播带动文化等其他新闻信息的传播,从区域传播迈向国际传播,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现代传播体系,其特色值得探讨。一、新疆经济报系迈向国际传播的特色新疆经济报系从新疆区域传播迈向国际传播,在传  相似文献   

15.
文化定势与文化传播——国际汉语教师的认知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定势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深刻和直接的影响。国际汉语教师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文化定势:基于自我有限的教学经验所形成的文化定势;基于中国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定势;基于自我所崇尚文化而形成的文化定势。无论国际汉语教师站在哪一种立场,持有何种文化定势都会对国际汉语教学产生影响,从而阻碍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面向区外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逐渐成为自治区形象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状况基础上,尝试探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和策略。现状与问题1.资源开发不足内蒙古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战略背景下,分析当前赣鄱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有助于提升赣鄱文化的传播效能。该文基于孔子学院的视角,赣鄱文化国际传播面临孔子学院的平台作用未充分发挥、依托品牌孔子学院传播赣鄱文化的意识未树立、整体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短板等问题。从问题出发,赣鄱文化国际传播策略应该在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树立品牌意识、找准内容契合点4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留学生作为上海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上海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上海优质国际形象、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等方面作用不可小觑。该文在梳理江南文化、上海文化、海派文化等概念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课题组自身研究与突破,深入思考上海高校及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战略方面的角色定位,切实响应和参与新一轮“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日益受到国际医药界的重视和关注,但中医学的科学内涵至今尚未能完全被国际社会接受。该文从其语言文化特点着手,分析中医学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瓶颈,并探索应对策略,认为语言文化差异和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制约中医学向世界传播的重要因素。中医经典内容广博、文字古朴、医理深奥,使得中医学难以同表达方式迥异的现代国际语言文化相对接。中医学的国际传播必须突破语言文化瓶颈,通过熟读经典、准确英译和融汇新知等策略推进中医传统语言向现代语言跨越,向现代汉语、现代国际语言及现代科技语言转变和融合,方能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学文化,加速中医学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传播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承担着日益重要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影视国际传播是国家整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