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国际社会对汉语及中国特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为适应这种需求,旨在加强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对此有人却持"文化侵略"说。笔者通过对"文化侵略"含义、表现形式、史实特征进行梳理,从而证明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与"文化侵略"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2.
日本仿佛是由一个个珠花项链串连而成的美丽岛国.静静地伫立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海上。但是这个国家好像总是离我们既近又远.近的是1884年.如同欧洲的艺复兴的日本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社会变革的勃勃生机。中国清末时期,孙中山等一代革命志士为寻求革命真理而蹈海赴日,直至时隔百年的今天.中国留学亚洲的留学生仍将日本作为首选之地。但是一百多年来.曰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两次路上中国的土地,烧杀掳掠,这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百年悲情”,加之近几年纷扰不断的“钓鱼岛”纠纷.日术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伤害,都使这个本来离我们很近的国家在心理上好像拉开了一个距离。但是世界大同是人类的理想.即使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两国处于交战之际,也从未能湮没两国人民盼望世世代代睦邻友好的心声。何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平的历程是应该永远朝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3.
李迺涛 《文化学刊》2014,(2):138-142
日本统治大连长达40年之久,为了消除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长期霸占大连的目的,日本殖民当局在大连地区极力培育殖民文化,大搞民族歧视,推行奴化教育,处心积虑地推出了一整套渗透日本文化、摧残中国传统文化的殖民文化政策。我们通过分析神道教的起源、演变及特点;殖民统治时期,神道对大连的宗教侵入;神道教对大连社会生活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揭露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对大连思想文化的侵略。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史与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根源于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形塑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还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存在"天、地、人"三元制衡,分别以此为框架形成"以天为本"、"以地为本"、"以人为本"的并进的三条思想主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王权"为中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三是对自然的崇拜;而此三特征则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元制衡与演化的不同结果。最后提出"回归本土"将是当下城乡规划应对城市发展危机的一条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人民一起工作和奋斗了将近70年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中国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能够亲眼目睹他们取得众多的胜利使我感到非常满足。这些胜利包括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战胜日本侵略;在革命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并在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继续  相似文献   

6.
七道沟之战     
《临江文史资料》编者按:"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我国,而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政策,将东北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日本侵略者。在这东北人民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之下,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卖国投降政策,挑起了拯救人民,收复国土,驱逐外国侵略者的历史重任。东北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武装--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它就像一支火炬,点燃了东北的抗日烽火,成为照亮中国人民希望的火光之一。1934年1月,杨靖宇同志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从柳河界进入临江县境界(浑江市)开展抗日活动。成为临江县当时第一支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他们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临江的山山水水,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临江成为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前哨阵地之一。他们的业绩和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流传在临江人民中间,许多、许多……但因各种条件有限,本期只能发表"抗联"在临江区范围内的部分战斗。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0,(5):189-191
防文化侵略,止文化泛滥潘德东在2010年7月1日发表的题为《防文化侵略,止文化泛滥》的博文中指出,文化侵略,作为名词,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作为动词,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生化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韩剧……有意无意“入侵”中国,导致部分民众精神城池失守、思想领土沦陷。一面是外来文化在入侵,一面是本土文化在流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脐带被人为割断,民族文化的基因被无情抛弃,滋生了一大批“伪文化”——打着文化的旗号,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幌子,干玷污文化、糟蹋文化甚至根本与文化不沾边的勾当。  相似文献   

16.
考察两国关系,一国对另一国的态度,不能简单而孤立地去看某一历史事件的表象,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19世纪以来美国对华的渗透与扩张,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美国之所以采取武力威胁、抢夺市场、文化的渗透、价值观的输入、意识形态上的干预和影响力上的扩张等方式侵略中国,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文化上更是有割不断的渊源。两千多年来,日本一直仰慕和学习中国文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说,中国为日本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养分。而近代以来,日本果断脱亚入欧并走上侵略扩张之路,给"文化之母"中国和中国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这种特殊的关系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文化上的相似带来的亲近之感与国家间的恩怨造成的心理阴影,像是一对无法分离的矛盾体,始终困扰着中国人看待日本的心态。随着两国政治上的起起  相似文献   

18.
<正>A Notice Inviting Conntributions《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自《百年孤独》问世以来,其不仅获奖无数且持续再版,更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堂·吉诃德"和最杰出文学创作之一。本书中的"孤独",不仅是小说中虚幻出的各色人物终身不得摆脱的精神痼疾,更是遭受侵略后多元文化碰撞与冲击的整个拉美大陆从经济到文化、从历史到现代的"美洲式痛苦"。这部小说不仅勾画出一个想象世界的诞生和消亡,更是对拉美民族文化、历史、社会发展等客观现实的影射,形成了以文化形式出现的镜像,并展现了作者在其中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日本历史学家依田憙家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日近代化差异,认为中日前近代文化是两国近代化的重要前提。他认为,中日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在前近代就已形成,中日前近代文化虽同为封建文化,但是差异很大。传统文化性质不同,日本传统文化性质是文化摄取性,中国传统文化性质为文化发生性,日本比中国更易于接受西学。文化形态方面,"文化基本形态"不同,日本为"并存型",中国为"单一型";"摄取文化的形态"不同,日本为"全面摄取型",中国为"部分摄取型",日本文化形态比中国文化形态更有利于吸收西学,前近代日本西学发展超过中国。教育形态不同,日本"普及、提高能力型"教育形态比中国"选拔、达到目的型"教育形态更有利于教育普及和能力提高。社会协作不同,日本"非亲族协作型"以"忠"或"义理"为伦理观念,中国"亲族协作型"以"孝"为伦理观念,日本社会协作比中国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日本前近代文化比中国更有利于吸收西学和思想启蒙,有利于近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