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小时候,我家住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一个叫做巴升河的小山村。村子就坐落在大山的怀抱里。因为怕小孩到山上乱跑,大人们常说:"山上有狼,狼吃人,不要往山上跑!"有时候,大人教训孩子时怕小孩撒谎,就说:"撒谎的孩子被狼吃!"我不敢往山上跑,也从不撒谎。因此,大人的这些话从没往心里去。可是就在我10来岁那一年,也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那会儿,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我第一次到杭州,虽然以前也曾听到和读到过很多关于杭州的故事。和我所期望的一样,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我以《中国与俄罗斯》杂志主编的身份,受邀参加了首届浙江省国际友城媒体合作传播论坛。我们的杂志创刊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当然,在这些年里,我不止一次到中国各省游览、拜访。可是,这是我第一次到杭州,虽然以前也曾听到和读到过很多关于杭州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20岁帅哥主厨爱上杭州姑娘,从新加坡追到杭州。准备一直在杭州,还是说有其他计划?梁隆基对这个问题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要走?我太太在杭州啊,我当然也在这里了。"之前去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的中餐厅时,就有人告诉我,隔壁做西餐的WL Bistro西湖餐厅有一位新加坡来的大厨,还专门推出了新加坡菜单,而且"是个帅哥哦"。我立刻拿出小本子,决意与帅哥好好聊  相似文献   

4.
栅栏原理     
一天,一个外乡人到村里打听附近何处有野猪。有人告诉了他具体地点,但村民们都嘲笑这个外乡人,因为他根本没有带猎枪。数月之后,人们发现很多野猪都在棚栏里,栅栏的四面各开了一个门。村民们惊奇地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野猪弄到栅栏里的?""这很简单,"外乡人解释说,"一开始,我在野猪出没的地点撒了一些玉米,起初,野猪一个也不敢碰,但是过了几周后,有些野猪便开始走出灌木丛,迅速叼走一些玉米。又过了一段时间,所有的野猪都争先恐后地吃我投放的玉米。接着,我便在常放玉米的地方开始建栅栏。"当然,我每次只建很短的一小段,野猪们觉得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就照样每天来吃玉米。渐渐地我便收缩栅栏只留下  相似文献   

5.
午饭时,同事向我展示他新买的墨水笔包装上的标签,上面写着"请勿食用"———你认为哪个精神正常的人会去吃一支墨水笔吗———他声称这是他见到过的最愚蠢的警示标签了。而在我将"世界上最愚蠢的警示标签"的链接通过MSN发给他后的一分钟,他将整口饭全喷在了电脑屏幕上。  相似文献   

6.
红烧肉歧视     
已久不写美食,但无损其美食家令名的沈宏非先生说过,"上海所有的私房菜馆的招牌菜,都是红烧肉!"果然。即使在上海短短几天,我也发现红烧肉无处不在!去装潢体面的高尚餐厅圆苑吃饭,每张桌子上都摆着红亮品莹的一大盘红烧肉,去又小又挤的著名家常菜馆茂隆吃饭,自信的老板娘推荐自家菜式,也少不了黑乎乎香喷喷的尖椒红烧肉!因此,即使本来不嗜红烧肉,当时也对红烧肉毫无欲望,而且座中就有忌食猪肉人士,我们最终还是向这一强大的势力屈服了。第三晚,幸而有朋友用红烧河豚和烤乳猪把我们从红烧肉的围困中搭救出来。我无意贬低圆苑和茂隆的招牌菜,但是,杭州美食家朱叶青说过,"红烧肉有什么难做  相似文献   

7.
这个明目皓齿的少年是吉野的儿子,他给我鞠躬,也会说"请多多关照",中文比他的父亲还要好。吉野在中国开设公司已经十多年了,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属于他的别墅、汽车;在这座城市里,吉野的生活如日中天。"这是我的儿子,前天中午刚到中国,过了这个暑假,就要在这里读书了。我先看一下这些文件,你给我儿子当半个小时的中文老师,完了,我请你吃味千拉面。""不了。"吉野有数的两次请客,到席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吃饱过,我当然不想再次享受这种遭遇,说",你先看文件,我在客厅里看一会电视。"  相似文献   

8.
庞茹 《文化交流》2017,(6):58-61
从杭州评话中感知历史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去好友家小坐.两人聊得正欢,好友八岁的儿子跑过来说要去"听大书".我正纳闷,好友笑着说,他们小区附近有一家评书场,儿子最近迷上了听评书,每周都要听一次.评话?我还是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听过几次.好友见我好奇,便邀我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9.
我大学时的老师,现在已经是教授职称了。有一天闲了和他聊天,我问他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怎么不去别的城市发展?他笑了笑说:"曾经想过去别的地方发展,可时机不成熟,现在有条件了,可先我离开这个学校去外地发展的朋友告诉我说,千万不要离开这里,离开你将后悔一辈子。"我不禁纳闷。老师又告诉我说:"你看现在报纸上到处都是某某院校招聘教授、博士,年薪几十万,管住房,替家属安排工作等等,那都是嚎头、骗人的,打这么高的诱惑只是学校为了迎接评估的一种手段,等把你招过去了,那就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了。"他给我举例说:"杭州某高校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在很短的时间里采用高薪诱饵,在全国‘挖’了很多教授、博士,可等评估一过,这些‘挖’来的老师全部采用末位淘汰制,先前承诺的什么  相似文献   

10.
江帆 《文化交流》2008,(7):74-76
说起南宋亡国那段历史,一般人大抵只知道文天祥,而不知他的太老师、同样是民族英雄并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深有影响的一代宗师江万里.   说到杭州西湖与宋诗宋词,一般人也只知道有个写过"毕竟西湖六月中"的江西诗人杨万里,而不知几度在南宋故都临安(杭州)为官、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而且在诗词文坛上也声名卓著的江万里.……  相似文献   

11.
梓里 《文化交流》2016,(10):12-15
正潘那白由旅行达人变身G20杭州峰会宣传大使。他驾车横跨亚欧大陆,带着杭州温度的礼物,分送给30个国家的友人。环游世界,曾经被列入许多人的梦想清单。31岁的潘那白也有同样的梦想,但不同的是,他把梦想变成了现在每一天的生活。过去几年中,他去过的国家累计起来已经超过百个。2016年7月中旬至9月初,G20杭州峰会杭州侨界  相似文献   

12.
正认识多米尼克,是在杭州电视台经济频道一档节目《杨莅分享会》上。这位29岁的奥地利青年,用不太纯正的普通话与现场观众交流,分享的题目是他以前制作的短视频——《谢谢杭州》。"对于我来说,毕业之后选择杭州,是在正确的时间来到了正确的地方。"在多米尼克的眼里,他踏足过的中国大都市,大都千城一面,惟独山水杭州有繁华而闹腾的一面,也有温润而安逸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第一次来中国起,意大利人毕罗已经记不清来过这里多少次了。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他钟爱的还有天津、西安、洛阳这些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当然,还有他的书法研究启蒙地——杭州。  相似文献   

14.
情迷西湖     
正常常不理解那些文人骚客为什么总是情迷西湖。譬如白居易,一生常来西湖,但总是意犹未尽难舍难分。其诗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由此看来,西湖为杭州增色不少。这次慕名而来,我最想谋面的当然就是西湖了。导游说,苏杭是上天遗落在东南半壁的翡翠。而当我亲眼见到西湖时,内心的第一感受则是,西湖就是镶嵌在这"翡翠"上的一颗明珠。西湖之盛名始自唐宋,历经各朝各代长盛不衰。它  相似文献   

15.
斯科特·欧内斯特在IBM公司中名不见经传,但他编的木马程序让就读的中学校园里的电脑全部瘫痪的"恶作剧"让人记住了他,当然还有他的近乎狂妄的优越感.  相似文献   

16.
正1986年的杭州,在何丽莎(Therese Hesketh)的眼里是"新"的。那时候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还不到10年,杭州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历史。那一年,也是英国人何丽莎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在这过去的32年里,她是医生,是老师,是专家,是学者,多重的身份始终没有掩盖她的初衷——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7.
深深 《文化交流》2017,(2):12-15
正年前的公益相亲会春节放假,中午11点陈玉婷起床摸出手机翻看微信。她迅速浏览了十几个"一周CP"群后,在其中一个发了一句话:今天的任务是一起吃牛肉面。与常见的聊天群不同,这个群里只有三个人:一位男生,一位女生,还有陈玉婷自己。没过多久,男生回复"好的",女生发来"OK"表情。这是陈玉婷第三天给这对撮合中的准情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在杭州城西,有一座让人不忘初心、梦想成真的创业孵化园——梦想小镇。日前,笔者专门去采访。进驻梦想小镇前,85后创业者周坤鹏的人生轨迹与杭州几乎没有半点交集。"之所以把公司从上海装了两辆大巴车搬到杭州,除了小镇各项服务到位,最主要的是这里有浓厚的互联网创业氛围。"周坤鹏,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他创办的公司叫"59store",是一家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零食速配企业。杭州  相似文献   

19.
石在 《文化交流》2008,(4):44-47
2007年10月末,新加坡的友人郑苏到杭州出席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徐霞客的学术研讨会,向我提出能否一同去看看他从未到过的中国农村。我说好,那就择定到邻近的临安市农村去吧。临安是一个山区,欲去的属于天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小伙Jason今年回老家印第安纳波利斯过了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假期。他第一次成为杭州的文化使者,和妻子一起把杭州的书法"福"字带到美国,送到了警察局、消防队、超市、餐馆、小学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