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坚 《文化学刊》2013,(5):10-18
古今中外对"文化"的解释有数百种。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大致划分为描述性的、历史性的、规范性的、心理性的、结构性的、遗传性的、不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几大类。中国学者对文化也有很多论述,基本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层次结构有不同的划分,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等。  相似文献   

2.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常见的成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东海"和"南山"的解释提出了诸多疑问。这背后的原由要追溯到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意蕴。本文将首先介绍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义,随后分析南山、东海的文化意蕴,最后针对成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成语教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目前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展出,来自意大利多家博物馆的180件文物呈现在杭州观众眼前,这其中包括了神秘的木乃伊。展览以"尼罗河的赠礼""众神传说""复活的密码""生活在尼罗河与绿洲之中""永生传说"五个部分,通过展示古埃及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会生活、丧葬文化等各个方面,勾勒数千年前尼罗河两岸的生活风貌。展览将持续至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枫桥经验"成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典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仁爱""和谐""礼治"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的柔性引导作用。剖析"枫桥经验"的文化内涵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彰显出的现代价值。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确立文化自信,并且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5.
李倩 《对外大传播》2015,(1):27-29,1
加强对外话语研究,对外形成中国特色核心话语的完整表达和准确阐述是当前对外说明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还不够完善,影响力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匹配。为此,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网合力打造了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多语平台——"中国关键词",该平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等五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进行权威解读和阐释,并以中、英、法、俄、阿、西、日等七个语种全球同步发布。其以多语种、多媒体方式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核心理念搭建了一个窗口和平台,成为构建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有益举措和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其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开拓,更是一种对存在论哲学(美学)的思考和建构。首先,通过艺术生命化方式,王国维实现了对"第一义"的追询,完成了其生命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创构。其次,王国维的生命本体论的价值归宿是"境界",在生命存在状态和艺术哲学形态上,"境界"和海德格尔的"栖居"互文见义、彼此印证。这是因为,"境界"和"栖居"都源于"天人合一"哲思,为人的生存确立了终极性价值依据;而且,两者都呈现出特定的艺术哲学和文化诗学意味:诗意的栖居赋予人的存在以超越性意义,人的生命则在"天人合一"境界中得以审美化生存。不过,两者所体现出的"主体间性"表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诗学观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再现,而是现代性意义上的重构与新生。  相似文献   

7.
《三字经》《弟子规》一类的"启蒙"读物从其根本性质和最终目的而言,并非"启蒙",而是"蒙昧":造就愚民和奴才。它并无学理性和学术性,因之亦不是什么"国学"经典,而是普及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有害的通俗读物。"国学"以儒学为身家性命之所在,儒学的压抑人性、扼杀个性、尊崇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等基本观念和主张,适应着、迎合了建立大一统、至高无上的皇权的需要。"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用鲁迅先生的话,乃是"侍奉主子的文化",其主要功能,"是要中国人永远做侍奉主子的材料"。并且它还可以为异族统治者统治我们服务。我们似乎不必非要将五四以来的新学同传统"国学"联姻,打造为一个整体性的中国学术大家庭。传统"国学"尤其是当下大陆新儒家对于新学乃至普世价值的对抗不会短期消弭,他们不可能接受王富仁先生所提出的"新国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赵雪 《文化学刊》2015,(1):165-167
义理作为日本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项不言自明的准则,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人情则是对别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义理与人情是日本民族心理中矛盾的典型代表,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本文通过对日本民族双重性格中"义理"和"人情"的探讨和对"义理""人情"的分析,发觉日本民族性格中神秘的"美"。  相似文献   

9.
<正>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点的文化类型,这一文化类型和周围的其它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划分为比较大的文化区,如"华夏(汉)文化区""西北文化区""岭南文化区"等。也可细分为若干个亚文化区,即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下面再根据文化类型分为更小的区域,如"西北文化区"下可分为"秦文化区""陇文化区"等。  相似文献   

10.
王永庆为台湾著名的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他通过50年的企业实践不仅缔造了一个石化王国,更总结出了一套对中国企业有益的管理思想。企业管理之魂: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就是要靠中华民族的"勤劳朴实""止于至善"的精神来办好企业,这也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只要以这个民族精神为"根",经过不断实践和思考,再实践再思考,没有企业办不好的。什么时候企业经营偏离了民族信仰和文化,什么时候我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宣传要创新形式,找到人们喜闻乐见而又能代表中国文化特征的载体来进行推广,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汉字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与思想。一、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密码。黑  相似文献   

12.
"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野心!"这大概就是那位穷人成为亿万富翁的真正秘诀!"野心"在中国人的语境中一直是一个贬义词,所谓"狼子野心",是贪婪、狂妄、非分的欲望。中国曾经是一个讲等级、重名分的宗法社会,信奉中庸之道,推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含蓄、内敛、不张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野心"当然是被排斥的。"野心家"则是一个在历史和现实中敏感而令人讳莫如深的词汇。现在是"中国梦"时代,是中国人扬眉吐气、梦想成真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实现理想的神圣权利,我们应该为"野心"正名!这"野心"不能仅仅理解为"贪婪"与"狂妄";野心也可以理解为雄心与信心,就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就是创造人间奇迹的雄心,就是诗意栖居在原野上的情怀。中国也应该有一场文艺复兴,就从为"野心"正名开始吧!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宏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以及卓越的治理效能,为中国向世界以学术的方式、理论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这些多维面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实践的支撑。要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的制度故事""中国的治理故事",应该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放在世界背景下,通过比较方式重点揭示中国制度优势的一般性,激发国际受众的共鸣,夯实受众认知的理性基础。之所以要这  相似文献   

14.
沙舟 《文化交流》2015,(2):36-39
2014年12月18日,"东方文化论坛·杭州与新丝路"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启。来自国内外丝绸文化、丝绸之路和丝绸经贸界的专家和精英们纷纷就"丝绸文化与人类文明""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府’杭州与新丝路建设"等话题,发表演讲,阐述观点,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这次研讨会是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跨界"活动,融学术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促进文化"走出去",江苏在实践中开拓思路与模式,创新传播形式和载体,探索针对异域文化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积极主动"借船出海"广辟渠道,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基本做法(一)树立特色品牌,彰显文化魅力近年,江苏以"凝练文化精髓、传播文化基因"的思路,打造了诸如"感知江苏""同乐江苏""符号江苏""美好江苏"等一系列集系统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外宣品牌体系。"感知江苏"是以整合文化艺术、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6.
史载周人在定居周原之前生活在"戎狄之间",通过多年的勘探与发掘认识,以碾子坡类型为代表的南邠地区成为探索先周文化的关键区域。本文通过对考古所发现各遗存的文化现象总结,窥测这一地区的生活方式及发展水平,并浅谈对"戎狄之间"先周文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王门"四句教"是王守仁"心学"的精要,阐释了"心""意""良知""格物"和"善恶"之间的关系。其内在逻辑是从"正心"出发,经"诚意""致知""格物"等功夫,最终得以把握"心"之本体,达到"身修"的目的。王门"四句教"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启示人们跟随良知的指引、通过"知行合一"而提升道德修养;通过内省格物的方式来正心、诚意地对待事业,取得成就;普通人亦可以"立言"的方式传承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文化战略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外交战略、军事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文化上我们尚未形成战略思维,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外文化交流""意识形态工作""提升文化软实力"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涵化",人们会想到许多类似的词语,诸如:"熔化""融化""溶化""消化""变化","文化""感化""教化""进化""汉化""西化""欧化""现代化""全球化""本土化",以及北京大学的校训"兼容并蓄"等等。这些概念与"涵化"相关,甚至都可能是"涵化"的一部分,但都没有"涵化"这一概念视野宏大,意义完整和丰富。例如,"文化"作为名词可以成为涵化的结果,作为动词(亦即通过传播影响他者使其放弃野蛮的生活方式,如放弃运用暴力解决冲突,采用对话处理冲突)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和冲突是造成中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通过"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对比,可以窥见中美理想社会诉求的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理想社会的诉求,例如温饱问题的彻底解决,生活的富裕,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而美国的理想社会诉求来源于宗教使命,多表现为追求物质财富和个人成功,具有个体主义的特点。我们应该更注重发掘"中国梦"的精神、道德、修养、生态、人文等方面的经验,加大"中国梦"的宣传力度,并在更为广泛的跨文化交往中,不断深化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实现更为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