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实甫《西厢记》是自唐迄元五百年间艺术家们不断加工和创新而形成的戏剧艺术瑰宝。剧本凝聚着华夏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 ,其境界旨趣、关目处理、人物刻画和语言辞彩都臻于完美 ,与《牡丹亭》、《红楼梦》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爱情文学的三座巅峰。  相似文献   

2.
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佳 《文化学刊》2015,(4):79-8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多个层次的歌颂,婚恋就是歌颂的对象之一。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的阐述,将纯真与质朴的感情展示出来,表达古代女性对幸福生活和自由恋爱的渴望,映射出当时社会女性的爱情观以及对现代女性在爱情观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杰出作品,被誉为文言小说的最高峰,描绘了许多故事,其中异类与书生的婚恋故事备受欢迎。异类不仅貌美,性格也极具魅力。她们大胆自由地追求爱情,拼命与封建制度抗争。可以说,异类婚中的异类是书生理想的女性。书生才华横溢且恪守孝、悌、仁、义、礼等儒家思想信念。不过,也有部分书生在婚恋上朝三暮四,放任情欲,少廉寡耻。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化是科技在不断发展中积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但我国古代探索科技文化时,是将伦理放于首位,认为人在科技文化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但西方国家恰恰与我国相反,他们对于自然更加注重,认为理性精神非常重要。西方科技文化认为逻辑思维分析更为重要,尤其重视知识检验。在西方国家看来,探索科技时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检验知识。最初,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由于后期发展不理想,反而被后来居上的西方科技赶超,最终取代了中国的领先地位。通过比较分析可知,造成这种局面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田沁鑫导演的话剧《青蛇》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当代中国女性所遇到的精神困境:经过了漫长的"失语"时代,女性的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但在实际选择中,她们的自我定位仍然在传统社会价值观和新时代社会思潮之间艰难摇摆;在一些不成熟的婚恋关系中,男性社会角色的部分缺失,迫使女性承担了更多了的情感压力和社会责任。因此,探讨中国女性在自我定位、异性婚恋等社会关系中面临的困境,有助于促进广大女性的自我成长,促进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古人婚恋使用的交通工具着眼,对《诗经》中含有舟、车意象的婚恋诗进行了文化考察与审美关照,从而阐述如下问题:舟是联系未婚男女的媒介,而车却是男女通往婚姻彼岸的桥梁。由于舟、车在古人婚恋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诗经》中"驾舟"与"乘车"两类婚恋诗反映的内容与呈现出的艺术风貌也不一样。本文意在描绘《诗经》中这两种不同的民俗文化景观与风貌各异的艺术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婚恋时中"含义深刻。"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引《诗》中都有唯一体现。笔者认为,要探讨"婚恋诗中",就需要厘清"时""中"以及"时中"的内涵。《桃夭》之于《大学》、《常棣》之于《中庸》,以及《桃夭》《常棣》的"婚恋时中"之思是"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体现。《诗经》"婚恋时中"与亚里士多德"幸福中道"存有伦理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拥有共同的利他美德、衡量标准以及包含、统摄、指导其他的德性,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研究视角、道德层级、运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8.
《穆斯林的葬礼》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与穆斯林宗教教义文化的撞击中所迸发的心理结构对人性困顿与追求的领悟。在"家族长子"缺席的环境下,梁君璧践行着长女的身份、责任和义务,牺牲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梦寐以求的理想婚姻,以修身、持家、躬亲仁悌的品性维系家族。梁君璧作为穆斯林的传统女性,既成就了个体家庭的光辉,也造就了一串串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9.
1995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文选目谢玉娥编一、中国古代文学寄宿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论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周乐诗《文艺争鸣》2期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文学评论》3期五光十色的古代才女之作陈敏《文史知识》3期论中国爱情文学中的“女追...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在社会发展、政治制度、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诗经》中的婚姻爱情是它的"精华",所占篇幅多,其描绘的婚姻爱情包括婚姻观、爱情观和价值观等文化内容,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本文将对《诗经》所处时代的婚姻制度和爱情观念进行介绍,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角度分析和探讨婚姻爱情诗,从而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诗经》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是清代乾隆年间进行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编纂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目录著作,也是封建盛世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化巨著。以纪昀为首的众多著名学者对历代典籍以及传统学术所作的总结和评判,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2.
后殖民理论反对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倡关注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对主体身份和权力的关怀。赛珍珠通过"杂合"翻译策略充分保留了边缘语言文化的异质性特征,从而彰显了边缘文化身份,消解了文化霸权。本文拟在后殖民理论视角下,分别从词汇、篇章和文化三个层面对赛译《水浒传》进行分析,肯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赛译《水浒传》研究的适用性,发掘赛译《水浒传》的文化和文学价值,以及对当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以自我、爱欲、复仇等为主要基调,旨在向读者展现人类在爱情伦理关系中的无知无助,尤其是女性在伦理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列维纳斯倡导的伦理观把爱视为伦理关系的根基,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的重要性以及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重要性。只有无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充分尊重他者,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本文将借助列维纳斯爱的伦理,详细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找出导致三位主人公之间伦理关系破灭的原因,探讨导致主人公的爱变扭曲直至消失的原因,从而更深层次地再现托马斯·哈代这位文学巨匠想向读者展示的真正的爱情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4.
"和而不同"作为孔子《论语》六大要义之一(即指礼、乐、义、仁、中庸、和而不同),其蕴藏的"以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宝贵思想,充满着中国古代先人哲学智慧,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和谐观的思想和精神旨归~([1])。这不仅是最高的社会理想状况,同时也是不同职业、行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本文立足于儒家中庸哲学中"和而不同"思想,挖掘其中的管理要义,探究其对艺术管理中管理价值指导及现实运用启示,以期对新时期艺术管理者管理品性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堪称明清小说中的"结拜双典"。本文以作为历代风俗与社会现象的兄弟结拜为切入口,首先推源溯流,呈现出通俗小说史上历史演义(《三国演义》)、英雄传奇(《水浒传》)与世情小说(《金瓶梅》《歧路灯》)代兴背景之下,结拜叙事的互文状况与演变特点——着重体现在结拜者反目绝交的情节上;其次从情节叙事角度,挖掘出世情题材小说兄弟结拜描写的意义;最后通过梳理明清以来官方与民间对于结拜的舆论态度和观点主张,探讨了相关小说叙事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文献传播学视野进行古代小说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小说文献及其载体的文本信息源、写作者、文献传递者、传播渠道、传播手段及传播环境等方面对古代小说传播与诠解的影响。据此探究《水浒传》的作者时,可以发现在明代《水浒传》版本题署、目录学著述、相关族谱与家谱、明人札记等《水浒传》早期流传的文献载体中,或作施耐庵,或作罗贯中,或署施、罗二氏,众说纷纭。然而,上述文献载体的记录者与《水浒传》之间均非直接相关,所言的信息来源多系"听""闻"或阅读"故老传闻",研判结论多属感性认识,甚至存在互抄与随意发挥等现象。从《百川书志》等明代目录学著述到郎瑛、李贽、冯梦龙、"笑花主人"等涵盖彼时社会各阶层的时人札记,再到现存《水浒传》早期刊本的版刻题署,多将施耐庵与罗贯中二人并举。通过这些多重证据可知,施耐庵与罗贯中对《水浒传》最终定型的作用甚大,两人皆是作品的重要编纂者,不可随意抹杀其中任何一人。而《施耐庵墓志》《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施氏长门谱》等文献所提及的施彦端与写作《水浒传》的施耐庵二者是否为同一人,仍缺乏有效勾连的证据,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涵了技法、审美到精神丰富的内容。汉字"以形示意"的特征,对中国书法文字字形演化和书写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字势"、"笔意"、"形势"等形成了书法的形象基础。书法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的精神象征性,形成了"书如其人"的艺术理论,突出了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8.
樊瑞娟 《文化学刊》2024,(3):141-144
《金锁记》是张爱玲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对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处境和追求。本文以《金锁记》为例,探讨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首先介绍了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背景,分析了她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和表达的重要性。接着概述了《金锁记》的故事情节,其中女主角曹七巧作为一个新女性形象,在家庭、婚姻和社会角色中面临种种挑战和制约。女主角的经历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限制,并体现出张爱玲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然后重点分析了《金锁记》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曹七巧对自我独立和自主选择权的追求成为她意识觉醒的源泉。最后分析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总结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金锁记》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并提出了对传统观念和社会期待的批判。文化背景对于女性意识的形成和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社会角色和权力等方面也是女性意识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黄薇 《中国文化研究》2006,11(3):150-157
本文通过对《野草》封面图像语言符码的考释,探寻鲁迅与中西艺术文化的历史关联性。文章认为:最早阐释《野草》意义内涵的是与这本书共时存在的书面图像,颜色和构图成为文本精神的象征表达和形象展示。在启蒙事业中鲁迅与中西艺术文化发生广泛的历史联系。经由鲁迅参与制作的书籍图像传播广远,是建构现代中国思想和艺术文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然而,在戏剧中占有相当比例的文化负载词有其民族特有性和异域性,为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基于许渊冲所译的《西厢记》,依据奈达对文化元素的五种分类,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角度,分析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以期得到通过翻译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