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第32届意大利都灵国际书展(准确的名称应该叫"都灵国际图书沙龙")已经过去有些时间了,但回想起来仍颇有所获。这次出行从杭州西飞到都灵,再到威尼斯、佛罗伦萨,再西行到西班牙马德里、托莱多,然后往东北飞到法国巴黎、奥尔良,可谓行程满满。图书沙龙由意大利图书音乐文化基金会主办。据统计,今年有来自世界各地1300多个出版机构参加了书展,参观人数达到28万多人。书展结束后,浙江大学出版社团队与其他兄弟出版机构的同仁一道还拜  相似文献   

2.
正"温州,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这个荣誉捐赠给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是希望能和家乡父老分享我用心血换来的在国际舞台上的点滴成功。"如果说有人生来就属于舞台,叶璐毫无疑问就是这一类人。她是从温州走出去的世界级女高音歌唱家,在音乐路上,她先后收获了"意大利歌剧终身成就奖"、意大利"文化骑士"和"文化形象大使"等烙  相似文献   

3.
正在法国演出荣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奖,鼓词音视频产品远播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深受华侨们的喜爱。2017年10月24日,在巴黎中国曲艺节十周年纪念展演首场演出,来自浙江省瑞安市曲艺家协会的陈春兰一身旗袍,用瑞安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了温州鼓词《杀庙》,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法国人都竖起大拇指"OK",她的表演节目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铜奖。温州鼓词《杀庙》,讲述的是负心  相似文献   

4.
在意大利西北部城市都灵的一座教堂内,保存着一块古旧的淡黄色的亚麻布,整块布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有点磨损,据说还不止一次被人从火里抢救过来。这块布为何这么珍贵?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0月28日,北美旅游名家温州行暨美国旅游作家协会2016(温州)年会圆满落幕。本次以"温州之美,让世界看见"为主题的年会,推出"中美旅游发展论坛、中美旅游摄影展、温州旅游采风、温州美食体验"等系列活动,让美国旅游作家协会的会员更加了解温州,也喜欢上了温州。这场中美旅游文化交流盛会,带给北美嘉宾以独特的温州体验和神奇的中国感受。  相似文献   

6.
我在来到中国上任之后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实现"更多意大利在中国,更多中国在意大利"……  相似文献   

7.
刘慧 《文化交流》2011,(12):34-38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音乐之旅——2011年9月14日,我随浙江交响乐团自上海飞往意大利米兰,从都灵到奥地利维也纳,从捷克布拉格到德国柏林,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到法国巴黎……整整20个日日夜夜,难忘欧洲交响乐之旅。布拉格倾听东方之声当地时间9月21日晚,世界三大音乐节之一德沃夏克音乐节首次迎来了中国的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  相似文献   

8.
栗子 《文化交流》2017,(8):12-16
正"中哈人文交流更加紧密……哈萨克斯坦歌手迪马希在中国家喻户晓,《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2017年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为中哈关系插上梦想的翅膀》的署名文章,以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为例,谈中哈人文交流。这让温州故事再一次成为大家的焦点。三年前,反映温州人创业历程的  相似文献   

9.
张益 《文化交流》2002,(3):50-53
意大利血统的“阿维热”,3岁时被养父徐定富带到温州瑞安市仙岩镇沈岙村老家,改名徐祥顺。他放牛种地,开岩凿石,看戏听曲,娶妻生子,失母丧女,55年历经艰辛,完全融入浙南农村,成了地道的中国农民。但他和妹妹徐祥妹始终顽强地寻根,终于在中意两国政府和民间友好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奇迹般地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意大利亲人,实现了这场祈盼半个世纪的团圆梦。  相似文献   

10.
正温州是著名侨乡,迄今有68.8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在海外联结起强大的温州网络、资源网络。温州市着眼温州侨乡优势,创新实施"海外传播官培育工程",让国际友人讲中国故事、让温籍华侨讲家乡变化,走出了海外传播的一条新路子。2018年6月1日成立的温州市海外传播示范基地,更是实现了海外传播从"零散"到"聚合"的转变,形成了国际传播+涉外服务于一体、线上线下相融合、传播内容实现"中央厨房"式处理、立体式发布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楼琹 《文化交流》2017,(7):34-37
正一朵奇葩在异域绽放,那是"土与火"的世界舞蹈。"千年马约里卡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展览日前在浙江博物馆举行。此展是在中国举办的首次大规模、系统展示意大利马约里卡陶艺的历史发展、艺术内涵及工艺变革的专题展。141件(组)意大利陶艺珍品远渡重洋来到瓷器故乡,向中国观众展示"一带一路"上意大利陶瓷的精粹与传奇。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世纪到明末的一百多年间,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沿着印度洋新航线来到中国,中国人因此开始了直接接触和认识欧洲的历程.本文梳理明季中国人对于欧洲史地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四国形象的最初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明季中国人欧洲认识具有"新知与讹误相混杂"、"疏离西方宗教神学"以及"沉湎于传统帝国最后的文化优越感"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外籍教师伊凡坚持6年在温州大罗山捡垃圾,获选"感动温州的十大人物"之一。近日他返回澳大利亚老家,临行前留下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外教伊凡·戴维斯在过去6年里,每周六去瓯海区的大罗山捡垃圾,是市民眼中的"环保卫士""捡垃圾的洋雷锋"。2013年,他获选"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之一(本刊2015年第10期作过报道)。日前,伊凡返回澳大利亚老家。离开温州前,他给本文作者之一徐齐发了一封  相似文献   

14.
正8月30日下午,第十二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宣布中国温州市、济南市和日本大分县、韩国庆州市四座城市共同当选为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本次中日韩四座当选城市将从2022年开始,在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展开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未来,温州将举办2022"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温州活动年",与其他"东亚文化之都"、欧洲文化之都、东盟文化城市一同举办一系列高规格的国际交流活动。温州古称瓯,因气候温润而得名,迄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东瓯王国的故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5.
正十年来,他牵线合作助力中欧交流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外国人在中国》栏目曾播出一名意大利总裁的横店生活。他名叫毕华,不仅是横店集团欧洲公司总经理、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名誉教授,还是2010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毕华是意大利米兰人,毕业于意大利知名的大学,主修经济学,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他从小就对远东国家充满兴趣,很喜欢中国文化,"我从未否认存在文化差异。我一直努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不仅使成千上万普通人的命运发生变化,也使许多无名之地名满天下,温州南端的龙港镇就是其一。龙港以"中国第一农民城"闻名  相似文献   

17.
最近温州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文就国务院《批复》指出的"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进行了解读,并通过采访对延续温州城市特色、保护瓯越文化作了评析。全文言简意赅,读后对温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元音行腔借鉴到中国声乐作品娜仁高娃咏叹调《我们将得到永生》演唱中,并用两种语言行腔的相似之处,作为连接意大利美声唱法演唱技术与中国声乐作品的桥梁,来阐述《我们将得到永生》的创作特征及风格分析,从而达到歌唱艺术中的"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温州方言十分丰富、生动,散落在民间各行业群体的秘密语(温州民间称"切口""切字""测字""拆口""行活"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革"时期,笔者高中辍学,回乡插队落户,期间曾浪迹江湖十年有余,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接触了社会,特别是接触了社会的最底层——劳动阶层,笔者同他们"厮混"在一  相似文献   

20.
正温州永嘉,曲水流觞,群贤毕至。在中国山水诗楠溪雅集中,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压轴登场,以他独有的声线深情朗诵了千古名篇《兰亭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醉倒了现场的观众。为参加此次雅集,瞿弦和特意更改了在北京演出的档期,风尘仆仆赶回家乡义务献演。他说:"因为这是家乡在召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