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光锋 《新闻窗》2009,(6):53-54
广播电视节目必须要有人听、有人看才会有价值,有了听众、观众,广告商才会把钱投给广播电视媒体,媒体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在传播行为中,是接受的一方而不是传播的一方决定着节目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是受众决定着媒体的命脉。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研究受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代烈 《记者摇篮》2012,(11):21-22
所谓"热点",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而"热点"报道应当是最吸引受众,并产生"热效应"的新闻。可是在实际报道中,却常常出现观众对报道者的"热点"反应冷淡,产生"热点"不热的现象。其原因是:一、漠视受众,一头炕热",热点"不"热"作为大众传播的广播电视传播,已从过去的以传播  相似文献   

3.
了解掌握受众的心理,是办好广播电视,使广播电视有效地为老百姓服务的重要条件。邹韬奋称老百姓的心思是"报刊真正的维他命"。实践证明:了解掌握老百姓的心理,既可增强广播电视的服务功能,又可树立广播电视的良好形象。从心理学来看,动机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由某种需要而引起的对一定事物的意向或愿望。这种需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求援"与"信任心理"许多人遇到困难时,就写信向媒体求援,希望得到帮助。"求援"的信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需要物质支援,一类是需要舆论声援。  相似文献   

4.
虽然自媒体时代大量观众的注意力被短视频平台、文章发布类平台吸引,但是广播电视媒体依然为受众数量最为庞大的媒体,同时新时期观众对于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一艺术形式的表现方法,才能够在自媒体大幅度冲击的时代下,让广播电视媒体拥有更多的受众。  相似文献   

5.
新闻娱乐化满足是受众的心理,或者说是受众的心理成就了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当今传统媒体低迷发展的时期,新闻娱乐化迎合了受众的兴趣,媒体只有吸引更多的受众眼球,抓住受众好奇猎艳的心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这种愿望,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注意力经济也随之产生了,拥有的注意力越多,就可能获得越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使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出现变化,对以信息传播为主的广播电视产生较大冲击,广播电视编导需注重节目改革创新,吸引更多受众,促进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编导产生的影响入手,阐述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7.
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通过其传播行为而获得的受众普遍认同和信任的程度。从定义看:媒体公信力的核心是认同和信任程度,主体是受众(即受众给予媒体公信力),获得的途径是媒体的传播行为。把定义这样的分解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媒体公信力的建成基本问题是:媒体确定什么样人群成为其受众、在广泛的人群中获得信任,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项有力的武器,因此社会新闻受到了各种媒体无与伦比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容易获得独家头条,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一定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以本土化来实施定位的差异化县级电视媒体受覆盖范围、实际受众、制作能力、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局限,节目定位的"本土化"是其突出重围、反败为胜的最佳战术,究其原因主要有:观众的求近心理。媒体提供信息满足受众,信息能否被受众接收?在这个传与受的过程中,受众的"求近"心理占有很大的因素。受众的"求近"心理是指受众更容易被自己周围发生的或与己有关的信息吸引的心理。要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求近"心理,媒体就必须选择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信息。现在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一般有40-150个,但是在收视率上都存在不可否认的事  相似文献   

10.
发挥县级广播电视媒体亲和力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广播电视媒体与受众保持着最直接的联系,有着上级媒体所无法具有的亲和力,因此,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只要立足于这一自身优势,就能在各级媒体的竞争中获得特定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冬 《新闻爱好者》2010,(10):124-124
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把握观众的收视心理,适应观众的需求,适应市场的需要。节目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受众的收视心理,内容和形式的适应能力不强,就没有受众,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在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上有各省的卫视、央视卫星覆盖,下有网络有线传输的夹缝中,地方台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观众的收视心理,紧扣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多媒体的不断创新,给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压力和挑战。各种新兴多媒体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市场观众的占有率也直线下降。新时期,要想提升传统电视新闻行业的竞争力,还要从电视记者的综合素质入手,进一步提高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其岗位技能,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掌握新时期社会观众的实际需求,满足受众的心理。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于新时期受众在电视新闻中的主要心理需求以及其重要性进行具体的论述,同时结合新闻敏感性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优化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受众心理提出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史永亮 《新闻世界》2011,(3):150-151
新闻报道是媒体呈现出来的一种事实,但是这种事实并不是由媒体单独完成,而是由新闻媒体和广大受众一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受众各有期待。如果一则新闻能够面世并且能够广泛传播,那么它一定是媒体和受众心理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纷争的社会环境中,品牌是一种竞争力;在供大于求的媒体环境中,品牌是一种吸引力;在媒体分化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是一种亲和力;在产品多样的消费环境中,品牌是一种信任度,品牌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吸引住一定数量的受众群,并在长时期内赢得受众的信任,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据自己独特的位置。本文围绕什么是广播电视品牌,广播电视品牌有什么特点,构建广播电视品牌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徐曼 《出版广角》2016,(7):67-69
媒体公信力是指受众对媒体的认可与信任,是媒体影响力的最终表现.价值观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公信力是媒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微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信息不再单向接受,而多进行协商式解码,同时,在价值观念上进行选择性认同.媒体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价值观念,才能提高自身的公信力,获得受众普遍认同,化解信任与生存危机,在媒体竞争融合中获得优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基础,新闻节目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节目系统能否健康运行.受众是传播主体之一,是传播活动两极中的重要一极,对于受众来说,听看新闻并不只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看还是不看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受众手里.其积极主动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还表现在接受新闻报道后的议论或评价过程中.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受众心理及其心理规律和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研究受众的心理,对受众心理进行分析,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受众心理机制影响着受众能否产生媒体接触动机、是否愿意接受媒体的宣传,深刻地影响着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媒体报道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大众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受众心理人手,探讨医患关系报道中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剖析其心理特征.并提出媒体引导受众心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媒体是主流媒体,代表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声音.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情况既是公众眼中的媒体形象,也反映出公众对媒体乃至政府的信任程度.本文以最新的数据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媒体属性、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三个方面的媒体可信度情况,对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的受众认知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孔晓梦 《报刊之友》2013,(9):102-103
新闻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不断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这些受众有着与其他媒体受众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认知心理、迷茫心理和匿名心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尤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受众在网络中的表现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王瑞 《报刊之友》2014,(3):39-40
当前中国慈善业已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慈善公益项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本文缘起于对媒体呈现的慈善报道的关注。市场经济浪潮下利益分化严重、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大众媒体对多元慈善的报道给受众的心理及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受众对慈善报道的态度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受众心理出发,了解受众需求,剖析受众接触慈善报道的心理机制,探讨媒体慈善报道带给受众的各种心理效应,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慈善报道提供相应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