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叶坚 《视听纵横》2006,(4):17-18
城市台的方言类节目由原来的对农村广播、文艺性节目,开始拓展到新闻性、娱乐性等节目,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有可能继续拓展。究竟城市台的方言类节目,还应不应该让它继续拓展?业内人士意见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方言类节目大有可为,理由是方言类节目能提高收视率,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  相似文献   

2.
楼益华 《视听界》2014,(6):98-99
在强势媒体的夹击下,为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一些城市台使用本地方言播报新闻。常州地处齐梁文化中心,北濒长江,南临太湖,是连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中间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造就了独特的常州方言。常州台于2005年推出首档方言类节目《龙城山海经》;同年,常州台《社会写真》栏目开辟"有话要说"单元,用常州话点评民生新闻;2008年12月15日,方言节目《生活369》开播,成为常州台生活频道的主打栏目。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以杭州西湖明珠频道推出的《阿六头说新闻》为代表的电视方言类节目的兴起,象一股冲击波,震荡着全国的广播电视界,省级台、地市台相继开设了方言类节目,并迅速掀起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方言热,如今的荧屏是四川话、杭州话、山东话、广东话和湖南话竟相亮相,方言新闻、方言娱乐和方言广告节目纷纷登场,出现了广播电视的方言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因节目数量多,增长快,品牌栏目凸现而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全省市级以上播出机构和11个城市受众的调查,剖析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兴起和热播的复杂的社会原因,探察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方言类节目管理,提高方言类节目质量的若干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台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其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基本沿袭了上级台的同类节目形态乃至传播内容,其内涵的演进体现人文关怀.但是面对急速增长的各类电视频道的挤压和新兴媒体的冲击,城市台需要全方位创新,推出区域特色显著、更合观众口味的生活服务类节目.  相似文献   

6.
孙志苑 《视听》2012,(7):38-40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围绕衣食住行玩,各城市电视台的生活服务类节目遍地开花,但在新媒体风靡的时代,互联网在年青人一代占据主要的消费导向,加之央视及卫视等推出大型真人秀生活服务类节目,人财物力及制作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市台,其生活服务类节目受到很大冲击,甚至有的节目难以生存。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是为百姓提供生活资讯、服务百姓生活的节目,地市台作为与当地市民最接近的媒体,较卫视、央视与各终端商家更接近,更了解身边市民的生活需求,如何更专业、更精准、更特色地制作符合本土观众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是地市台生活服务类节目突破瓶颈的发展策略。笔者作为防城港电视台两档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负责人,就城市台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策划制作和发展对策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与方言类节目之间存有共生性,这既表现在地域文化为方言节目提供生存土壤,又表现在方言节目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地域多元文化和谐共荣。同时地域文化与方言节目之间也存在矛盾,具体表现为方言类节目引起的同一地域不同接受群体之间的矛盾,节目的形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学意义的矛盾,以及地域文化中的"庸俗元素"与节目的规范化之间的矛盾。吴语方言类节目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渠道变革,内容变革,扩大受众群体,培养方言代言人。  相似文献   

8.
与中央级、省级台相比,城市台在做帮忙类节目中有着接近性、本土性、灵活性等天然优势,随着此类帮忙类节目的兴起和普及,节目内容同质化、肤浅化以及涉及到个人权利的侵犯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帮忙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苏州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开设的时代背景和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遭遇的诸多瓶颈问题,并根据苏州地方文化教育的特色,研究拓展地方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渠道,加强节目队伍管理和建设,探讨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方言节目悄然兴起,梅州台的《民生820》也是方言节目大军中的一员,且在当地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民生820》能够兴起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弊端,并且针对性地给出合理的建议,以求为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方言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承载着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方言类节目以其浓烈的地方色彩,区别于其他中央及省级媒体的节目形式,成为地市级电视台在争夺受众,抢夺市场份额中的一把利器。本文以莆田市广播电视台的方言节目为例,探讨方言节目在地方台的发展前景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莹 《新闻前哨》2012,(7):48-51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加剧,受众需求不断细分,一批地方电视台高举“特色立台”犬旗,走上了自办节目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没有资源和资本的诸多优势,自办方言类电视节目是一条创造亲和力、提高影响力、赢得竞争力的策略选择。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兴起,无疑给正统的传播形成了巨大冲击。如何看待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兴起?其勃兴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有哪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力图全面分析方言类节目兴起的原因,剖析制约其发展的共性问题,探寻未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各地方言类节目方兴未艾,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电视方言节目,已经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文化现象。对于方言类节目的兴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方言类节目究竟怎样去办?方言节目就是说方言吗?笔者试就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栏目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14.
汪春荣  王倩  李月 《视听界》2009,(4):111-112
顺应讲坛类节目形态广受关注、历史人文类节目题材深入人心的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热潮,高淳电视台认真研究论证讲坛类节目在区县台开播的可行性,借鉴吸收此类节目在经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准节目内容选题的切入点,于2008年11月7日在南京市区县率先推出了一档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质、又被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讲坛类节目——《话说高淳》,以演播室讲座为主,辅以解说、画面、字幕等多种电视元素;以高淳方言为演讲预言,以地方文化名人为主讲成员,  相似文献   

15.
周明涛  曹竞 《视听界》2008,(4):84-85
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2005年在全国102个城市市场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电视观众六分之一的收视时间是在看新闻节目。新闻类节目始终是受众第一位的资讯需求,“新闻立台”在电视业已形成共识。面对央视、省级卫视的强势覆盖,报纸、网络的群起瓜分,身处夹缝中的城市台,也在努力寻求新闻突围。一时间,民生新闻兴起,方言新闻大行其道,强化地域文化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此背景下,作为立台之本的政经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却明显弱化。  相似文献   

16.
许焱 《新闻前哨》2013,(7):79-79,82
政民对话类节目作为电视时政类节目一种新的诠释方式,最近两年在多家城市电视台落地开花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收视效益,成为继民生新闻之后,城市电视台掌控新闻资源、抗衡其他电视媒体,巩固收视份额的又一"利器"。如何开办、怎样办好政民对话类节目,我们不妨从率先开办此类节目、目前运作较好的长沙、武汉、常州、苏州、南京五家城市台取取经。一、五城市政民对话类节目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立足本地化、走地域性特色的地面频道、方言类节目来说,更是遭遇了重重冲击。但是,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传统媒体及其呈现的内容并未因此而消亡,就发展而言,归根结底还是适者生存的问题。因此,本文仅就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生存发展问题,结合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优势、特点,以及发展现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度 《新闻世界》2011,(5):50-51
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作为近几年一种备受关注的传播现象,其出现是有深刻的心理原因的。一方面,传播者出于竞争心理和贴近原则制作方言类节目,而节目的参与者则是出于一种亲和交往动机以及自我实现需要,最后,节目的受众则是因为一种求近心理而喜欢方言节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类节目故事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从城市台到卫视再到央视,故事类电视节目遍地开花.观众耳熟能详的有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央视的"财富故事会"等.真实的人物、起伏的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越来越纯熟的悬念推进方式,也让很多观众开始像追电视剧一样追起了故事类节目.一时间,开办故事类电视栏目之风刮遍大江南北,地方台纷纷仿效,苏州、徐州等地方城市台还相继推出了以方言讲述的故事类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20.
梁喜爱 《视听》2016,(7):23-24
面对省级卫视诸多强势娱乐节目的进逼,方言节目作为一种最具本土化和贴近性的节目形态,成为地方电视台最"适销对路"的突围利器。然而当前方言类节目普遍存在文化含量不高的困境,甚至滑入了低俗化的泥淖。只有以方言为形,文化为神,提升文化品质,方言类节目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