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主角。中美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制作的异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具有"杂"、"活"、"稳"节目形态的共同特征;二是存在"高"、"全"、"冷"制作方式的异同;三是存在"多"、"少"、"弱"等节目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随着电视新闻评论的蓬勃发展,其竞争日趋激烈。办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体现电视导向的重要一环,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则是决定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实践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电视新闻节目无论在制作和编排上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并直接推动了电视新闻模式的发展。新的节目形态不断涌现,并日益呈现出屏幕元素多样化、制作互动化.编排综艺化、竞争品牌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之一,要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从节目本身特点及制作两方面入手,研究其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节目制作,而制作效果如何又直接关系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收视率,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重点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及制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是"听"与"看"的结合,对电视新闻节目合理定位,充分挖掘电视新闻节目的个性,以平民化视角关照生活、反思生活,可以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占领电视新闻市场。近年来,对信息进行"故事化"整合与包装,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受观众的青睐。本文探讨了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叙事现存的问题与对策,旨在说明正确运用故事化叙事特征的重要性,以期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茂华 《报刊之友》2014,(11):131-132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7.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已有冲击传统电视新闻之势。面对挑战,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革的因素,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提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县级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主要来源于县级群体,如果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比较单一、新闻节目采写制作模式比较单调、新闻内容缺少引人注意的话题、新闻制作设备落后、新闻人员综合素质弱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就无法取得进步,不能引起群众共鸣、不能有效提升收视率。  相似文献   

10.
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是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工作系统而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相比较其他工作来说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难度性,是一档优秀电视新闻节目的基础和必要工作。因此,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后期编辑经验,就声音、文字和画面浅谈了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并深化对后期编辑工作的认识,提出了具体的编辑工作方法与编辑方向,以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对后期编辑的运用情况为基础,阐述并得出了后期编辑直接决定和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最终质量,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作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层出不穷,类型丰富,在媒体日益发达的时代,如何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艺术,利用文字、声音和画面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信息传输需求的满足感,已经成为众多人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将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优势出发,结合电视媒体孵化更多个性化网络服务,建立健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平台,通过拍摄、声音、文字和画面处理编辑来提升电视媒体对日常生活的融合,从而把握好电视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突破其正面临的挑战,关注和选择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和性质,为更多用户和观众提供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应用,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其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传播具有即时化的特点。相对来说,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也给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与难题。虽然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弊端,有利于准确把握时代发展不断跟进并加快信息的传播,但是电视新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信息内容选择与传播途径上面对的人们太广泛,不同层次的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需求不同,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缺乏一定的个性化色彩。因此,本文将立足于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的特点,创新思路勇于面对和接受挑战,把握好时代发展的潮流全面推进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牟洪斌  李正 《新闻窗》2008,(4):80-81
电视编辑作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人称之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灵魂”,也有人形象地比喻为节目加工的“厨师”。电视编排技巧就好比厨师烹饪,除了用心,还需要掌握技巧,否则很难做出一道好菜。而电视编排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整体质量和传播效果。笔者作为民生类电视新闻栏目编辑,对这一点体会尤深。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剪辑作为新闻制作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最终录制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成败,因此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新闻剪辑技巧,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收视效果。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剪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在剪辑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电视新闻娱乐化"指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上带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元素,并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今天的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将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并附议如今正热的福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案例)、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原因、危害;如何更好地规范娱乐化的电视新闻四个方面阐述当下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当前应该关注的是,电视新闻在新世纪如何创新,如何改革发展,这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的创新首先必须创新新闻运作。电视新闻运作创新是电视新闻节目改革发展的支撑点。只有创新运作,才能从根本上创新节目、优化节目,提高节目的效益,发展和壮大电视新闻事业。创新电视新闻运作要实行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后期编辑尤其重要,同样的新闻事件、同样的新闻素材,经过不同媒体编辑人员的"二次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编辑及再创作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现有的新闻制作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是少儿受众需求和儿童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制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少儿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以"少儿为本",坚持一切从少儿的角度出发,"说孩子的新闻、让孩子说新闻、为孩子说新闻",让孩子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日本等电视新闻节目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早早地步入到“电视新闻报道时代”。在日本,早间、午间、傍晚、晚间各个时段都会有电视新闻节目,各家电视台为了争夺观众,不断汲取先进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理念,结合本国情况制作出适合本国观众口味的“电视新闻大餐”。1985年朝日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段首次推出了大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站》一举成功,  相似文献   

20.
林霞 《新闻世界》2013,(4):74-75
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是电视媒体的首要目的,其满足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作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节目内容的选择到剪裁、直至节目呈现的形式,都要满足受众的需求,使节目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旨在从受众需求的视角,探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