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开始重视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的文化及其相关的交际文化的研究。性别文化、跨性别文化交际的研究尤显突出。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始于西方的重要学科。本文应时代的召唤,构建出了去双中心—扩大共享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该理论由接受文化多样性、给人留面子、提高移情能力、扩大共享、平等对话这五部分组成。这一理论主要适用于指导我国主流文化群体与新生代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人际交际与社会交际。  相似文献   

3.
塔式交际图     
本文简单的回顾Saussure的循环图(Circular Model)、Shannon和Weaver的线性图(Linear Model)、Newcomb的三角图(Triangular Model)、Leech的梯形图(Trapczoid Model)、王寅先生的锥形交际图以及方碧月,张志江的金字塔交际图等六种交际模式,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交际图不仅要强调情景语境的作用、社会性的作用、心理作用,还应处理好语用、语义的关系,包含各种信息传递模式,并充分估计导致交际障碍的各种因素.本文以锥形交际图和金字塔交际图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塔式交际图.  相似文献   

4.
交际文化是指不同群体的人,在交际当中,由于对语言(包括非语言)交际所隐含的不同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而容易产生误会与偏差的这一部分文化。也就是指暗含在语言内的文化因素。假如说不了解知识文化还可以交际,而不了解交际文化就会直接影响交际,因而它应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文化是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要研究的对象。该学科就是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各类交际活动中由于各自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种种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定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白羽和樊富珉修订的甄别网络依赖程度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和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武汉某高校文理科学生34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分量表“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上没有显著差异;②文科学生在分量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的均显著低于理科学生;③网络正常使用群体在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其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四个方面均显著高于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而网络依赖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莉红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6):70-71,100
服饰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人类交际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服饰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文化群体对服饰的选择和理解是不同的,其使用选择和信息解读与一定的语境有关。交际双方应根据语境动态地选择服饰和理解服饰文化,以达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8.
MacIntyre& Charos (1996)把交际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这一概念应用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以来,二语交际意愿作为一个代表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潜在结构,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重视.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索了性别和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偏低,藏族男生和女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无显著差别,藏族二年级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性别、年级对于交际意愿的影响与藏族传统文化以及藏族学生的学习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涉及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由于文化差异,人们往往习惯以本群体的价值观和标准去预测或解释他群体成员的行为,而且容易形成偏爱本群体而疏远他群体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型和偏见,直接构成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心理障碍。基于此,在分析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并提出克服的对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详细论述,指出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来,并提出了实现大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莫纪梅 《教师》2014,(31):51-51
正一、语文课内强化训练(1)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在语文课内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专题训练,从倾听到表达、从口头语言到体态语言,按部就班,逐步推进。这是学生获取口语交际知识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远远不够,应该贯穿在语言教学的始终。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因此,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  相似文献   

12.
一、网络交际的模式及特点和优势1.网络交际的模式网络交际从进行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非实时进行的(asynchronously),即参与者可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交流,如E-mail,电子论坛或公告牌(BBS)等;另一种则是实时交流(synchronousreal-time communication),这种个人之间或群体之间的实时交流允许参与者同时在不同的电脑上进行在线键盘交谈。我们时常参与的网络聊天室,OICQ(中文网上寻呼机),就是一种实时交流。2.网络交际的特点和优势网络交际具有全球性、个人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扩大了人们交际的模式和类型。而…  相似文献   

13.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Hymes的交际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交际教学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注重学习主体;采用尝试--错误--尝试的循环过程学习和话语(discoufse)教学;重视对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国家文化的学习.它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使用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正确处理好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平等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中,应始终从交际的角度去看待语法,认识到语法不但是一个形式(句法学)问题,还包括在合适的语言环境(语用学)中来表达某种意义(语义学)。因此,只重视交际而忽略语法的教学是不可能达到最终的交际目的的。本文通过对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分析,阐述了语法教学在英语交际教学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程燕兰 《初中生》2008,(3):29-31
群体交际是一种以团体、组织的名义出面进行的交际活动,或直接参与某个团体、组织筹办的具有众多对象的集体性活动。群体交际的核心通常是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者,作为普通随员,似乎只是跟跟派,不可能引人注目。其实,只要方法得当,是可以掌握交际主动权的,也可以成为交际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6.
林海萍 《中国教师》2009,(Z1):551-551
<正>非正式群体是指班级内(或班级内外)少数学生以感情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为主要功能的小群体。任何正式群体中都或多或少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非正式群体,所以班主任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应视之为正常的客观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班级的非正式群体不是学生的任意拼凑,而是学生经  相似文献   

17.
王平丽 《考试周刊》2008,(5):163-165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昧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汤姆斯(Hym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后,人们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应重视语言的功能与使用,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以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上,在此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ral communicative ability)应运而生。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就是主张在实践中把交际教学法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就是把文化融入到语言的教学中,使得这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贾玉新(1994)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当交际双方分属不同的社会文化团…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际方式,是中职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农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已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及将来的就业,作为语文教师,应承担起责任,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夸夸我的同学》的口语交际训练,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学会交际。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对他人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2)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创设交际的情境,充分调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