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雅教育又被称为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高等教育中博雅教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财经类高校实施博雅教育尤为迫切。财经类高校在博雅教育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很好解决现有问题,才能使博雅教育良性地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随着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激烈的人才竞争需要。因此,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直面学校教育功利化的内容困境、实践困境和情感困境,将博雅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属于中国的“思政+博雅”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结合博雅教育的广泛课程体系与综合性能力培养理念,既是抵抗功利主义的有力武器,又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经之路。也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将人才培养回归到“人”本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思想、有能力、全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提供客人"满意加惊喜"的服务管理技能,他们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成为一个理性与感性、技术与情感、生命欲望与高雅生活和谐统一的人。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博雅教育的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围绕在酒店管理专业三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博雅教育实践教学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工学结合成为高职教育大势所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员工意识和职业技能,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不是专才教育 ,而是通才教育 ;不是选拔人的教育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将为新世纪经济信息时代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专门化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双学位教师教育模式下,"课程与教学论"在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教材编写贯彻"基础性和系统性、本土化和适切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原则,课堂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研究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和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实施素质教育有其特殊的意义。客观地说,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偏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实现,这必然影响高校对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此,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偏差及其形成原因。 一、重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而轻思想品德教育 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首先,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比如调整课程设置,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文理渗透的课程和一些博雅课程);开办有关新知识、新理论的系列讲座,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相对而言,学校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则口头上重视,真正落到实处的较少;其次,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大都注意本学科知识的传授,却在不同程度上忽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两课”教师由于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们多只希望学生能安静听课 至于思想教育的效果则是不敢奢求的。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关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健康的主流思想背后,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亦存在"两课"教育形式化、教学手段缺少创新、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有待加强等问题。应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创新教学手段,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博雅教育及其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大学教育改革提出的"博雅教育",旨在实现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其中人文素质教育成为核心,英美文学即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实现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因为文学教学以文学为依托,既训练语言能力又培养人文精神;英美文学则通过英语语言把文学与文化结合起来,是英语语言艺术与西方人文精神的整合体;英美文学教学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实施人文精神培养,方得以实践现代教育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博雅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将思政教育和体教融合纳入体育职业教育学生培养工作,探讨如何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和社会体育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培养.通过"三教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技、以体育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助力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