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使命。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以纪念馆和场馆形式呈现的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也有以胡杨精神、兵团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形态的文化要素。弘扬红色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必然要求;传承红色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新疆高校育人实践应坚持以理论育人,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文化育人,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实践育人,促进红色文化融入党团活动。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被天然地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必将永远闪耀着革命精神的光辉。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当代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划时代意义。然而,考察当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存在红色文化教育形式有限,方法老套;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红色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少;红色文化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等不足。鉴于此,高校要做到与时俱进,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潜心钻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容;转变理念,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与现实的联系;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以及改革开放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信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而最终形成的红色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政治性、批判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存。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塑造及提升,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沂蒙红色文化在高校具有很好的育人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探索它的有效育人途径.它在高校育人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弘扬沂蒙红色文化;凝练红色育人特色,培育大学精神;营造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沂蒙红色文化的建设和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具有"底色"的意义。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具有鲜明的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通过构筑红色文化资源"大平台"、建立红色文化"融入式"教育和搭建红色文化教育的"立交桥",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培养具有"红色基因"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高校"道德讲堂"和"我们的节日"活动,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更是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题中之义。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在这两项活动开展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基于两项目活动的"理论性"阐释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贯穿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心智。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浓缩,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媒介,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文章诠释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及精髓,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的角色紧张,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探讨有效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下,通过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有声、有形和有温度为切入点,探究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构建“1+N”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提供实践性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培育工匠精神,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渗透融合遇到一些认知和导向困境,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规范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夯实实践平台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把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师范院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朴素意识,便于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传播、传承。语文课堂内外相辅相成,教学实践巧妙实施,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