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暗示的概述及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信息.暗示学专家们也常把暗示定义为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不停交流,通过它可以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暗示对人的影响是直接渗透的,比理智更加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它的作用快而突发.暗示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暗示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环境暗示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洛扎诺夫将人的可暗示性认为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运用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心理暗示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具有含蓄性、间接性的特点,容易被暗示对象所接受。青少年由于其心理不够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暗示性较强,如果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方法,使学生在放松、无对抗的心理状态中学习道德知识,增强道德意识,促进道德认同和内化,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程飞 《考试周刊》2011,(91):141-14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具有一种比成人更加强烈的暗示感受性。把暗示的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洛夫首先提出的。暗示是常见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合理﹑适当地运用暗示法,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师生产生默契,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上讲,暗示,就是凭借语言、表情、眼神、手势、体态动作等方式,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使对方不假思索地接受某种心理影响.暗示,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每一个人都能向别人施行暗示,同样也都能接受来自他人的暗示,这就是人的可暗示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相似文献   

6.
韦莲芝 《学语文》2009,(6):56-56
教师用体态语(即眼神、表情、姿势、装饰用品和距离等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的手段,在以语言文字为主的课堂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能起到感染、调控、激励等方面的作用,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采用体态语的心理依据,是因为一切意识都是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上,无意识状态是创造力的假消极状态。对于开发人的生理潜力具有特殊的功能。而环境中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对我们形成某种暗示,形成一种观念。转化为一定的行为或产生某种效应,这就是可暗示性。所有的体态语均为传情达意的手段,本身就具有暗示性。  相似文献   

7.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认为,语言可以对他人的心理产生暗示作用,激发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若能设计优美精采的语段,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知气氛之中,那么,由于小学生极强的受暗示性,能够通过“无意识”的途径,直觉地从教师的描述性语言中感知丰富多采的语言美。学生在感受、玩味美的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隐性德育是指受教育者通过无意识或潜移默化的方式获得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隐性德育资源,是学校显性德育资源以外的,那些对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10.
“暗示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博士卢赞诺夫(Luznover)提出的。“暗示法”的教学理论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疗法的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和想象、智力、体力、练习和影视等综合方式,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