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天放 《武当》2013,(7):42-43
一、八卦掌技击分析(一)刚柔相济。八卦掌是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歌诀曰:刚在先兮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稳扬。用刚劲之先必须隐含柔劲,此谓"刚中寓柔";在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刚劲为后备,此谓"柔中寓刚"。攻与守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当对方用柔劲时,我则以刚劲对付;对方用刚劲时,我就用柔劲吸腰稳步而化之,进而击之。(二)整劲击人。八卦掌击人用的是整劲。这个整劲是从根节而出,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  相似文献   

2.
向运彩 《武当》2008,(7):28-29
任何拳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如拳论、拳架、作用等。那么八卦掌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拳术理论的实用性,招法技击的实战性,修身养性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1,(11):32-33
评价董海川。离不开他创编的八卦掌。八卦掌是一个后起之秀的内家拳.问世只有一百多年,但它却以简单新颖的运动形式、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享誉武林。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8,(3):30-31
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优秀拳种,它与太极拳、八卦掌一起,并称为中国武术三大著名内家拳。太极拳主柔,柔中寓刚;八卦掌变化多端,刚柔相济;形意拳则是硬打硬进,如电闪雷鸣,刚猛沉实,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邓付凤 《武当》2009,(5):28-29
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6.
袁康就 《武当》2005,(10):29-32
当我们提到武当拳术,一定会想像它是一种以柔为主、且柔中寓刚的武术。这个观念的产生,之所谓“养生为本技击为末”,但此说法并非准确,取而代之的应是“养生与技击二而一、一而二,它既养生又技击、既技击又养生”。这个说法的立论依据,是来自老子思想的“橐龠效应”。武当拳的养生与技击功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很多人抱有一种观念是,能够以技击伤人的功夫,都不与养  相似文献   

7.
六合拳论     
郭强  成守海 《武当》2007,(9):34-35
六合拳法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是锻炼人的精神、意念、内劲与身体四肢百骸合一,以技击为宗旨的拳术。由于六合拳动静结合,内外双修,刚柔相济,从而要求在演练与技击中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六合统一,故为之六合拳。  相似文献   

8.
周世勤  周梦华 《精武》2007,(11):I0001-I0002
李式太极拳是近代著名武术家李瑞东宗师和好友王兰亭等,在陈式和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集多种门派的武术精华创编的。李式太极拳又称太极五星捶、刚柔太极拳,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一带广为流传。早年,李瑞东宗师从好友王兰亭(杨禄禅宗师的弟子)习练太极拳,从李老遂宗师习练戳脚翻子拳,还习练过少林拳械、八卦掌、心意拳等。李瑞东宗师以老架太极拳的肘底捶、撇身捶、指裆捶等捶法为基础,揉入太极十三式和八卦掌、形意拳的一些手法,创编出李式太极拳。在动作和技击的方法上,吸收了多种门派拳术的手法。尤其侧重刚柔相济,以体松缓慢、连贯灵活、意念引导动作为基本原则。李式太极拳讲究练"理"、练"势"、练"气"、练"机"。以"理"为主导,认为:明"理",才能"势"正、"气"畅、"机"灵。李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体松舒展,刚柔相济,连贯灵活,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武术界“掌”、“拳”不分,或不能明确区分“八卦掌”与“八卦拳”的现象,对八卦掌与八卦拳的拳术源流进行了考证;对其基本理论、风格特点、套路内容等进行分析与比较,认为八卦掌与八卦拳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拳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全亮 《武当》2001,(9):23-24
八卦掌是一个后起之秀的内家拳种,问世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却以简单新颖的运动形式,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享誉武林,称雄武坛。再加上经过艺术渲染的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在民间的广泛流传,给董海川和他所创编的八卦掌,披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不但受到武林独尊,而且引起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1.
李增云 《武当》2013,(3):21-22
宫门八卦掌,原始名称转掌,后命名为八卦拳,通俗亦简称作八卦掌。因为现行所见这门以掌为主、以行步转圈为基本方式的拳术,在演练时要做圈形走转变位,在变步中穿插换掌,故还有其他八卦转掌、龙形八卦掌、连环八卦掌、游身八卦掌等别名。宫门八卦掌属内家拳种,它是集各家拳种的精华,把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每招每式皆以精微奥妙的手法配合独特的身法与步法,运用先天之气,化后天之力,柔运刚用,其技术内容丰富,理论体系完整,合乎辩证的原理,既善于养  相似文献   

12.
三皇炮捶拳属于内家拳,传入北京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门拳术是技击与气功相结合的拳术,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沉稳刚劲,内力充实;快猛巧捷,飘忽轻灵。发力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气势勇猛。归纳起来有四大风格特点: 一、简练朴实。大道至简至易,合于阴阳天地之道。简练朴实,舒展大方更显其高雅。外表虽是粗拳笨腿,内情却精微异特,朴实无华,刚柔相济,阴阳变化之妙,非师授加实践揣摸不可得。 二、沉稳刚劲。要求桩功实,两腿稳健有劲,机体松静自然。提携天地,天人合一,沉稳放松,有利于天地…  相似文献   

13.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八卦掌与我国一般拳术有较大不同。别家拳术都是直来直往,八卦幸以走圈为主;一般拳术掌先打一拳,再踢一腿,而八卦手脚一致,上下相随,意气力同时发  相似文献   

15.
“太极五星锤”是清末民初武术大师李瑞东先生,根据太极拳师祖杨露禅大师所传的搬拦锤、指裆锤、撇身锤、栽锤和肘底锤五种锤法,在陈式和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太极拳套路,具有刚柔相济,上下相随,技击性强等特点。整个套路分为春、夏、秋、冬四路,熔太极、八卦掌、形意拳于一炉,对习练者要求有较高的腰、腿功夫,且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同喜 《武当》2005,(4):26-27
八卦掌中的八大掌,是属先天八卦掌法。主要通过转圈换式的运动,强健身体,培元固本,掌握以掌为法,以走为用之能。后天八卦连环掌更强化其八卦掌之体用功能,将健身技击合为一体、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更直接简练的体现其八卦掌的技击要意。后天掌式有形有意,动作简明,顺中求巧,其趣无穷,其效无尽。  相似文献   

17.
正戈 《武当》2008,(1):26-27
八卦掌属中国传统内家拳术,相传始创于清代董海川先生,后传尹福、程廷华等弟子。门徒众多。盛行于京津。八卦掌是以“走”为功法训练核心,一切实战攻防必须在“走”中完成。“抽身变势、移形换影”是八卦掌实战风格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08,(10)
问:韩先生异常强调对抗训练,认为拳术技能必须经过对抗训练才能在技击中熟练使用,请问您的依据来自哪里?答:我的依据,其一来自运动科学,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其二来自事实。拳术技能之所以必须经过对抗训练才能在技击中熟练使用,乃受制于拳术技能的特殊性,要解释拳术技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一门柔性拳术,其劲路以柔为主,但也要求做到刚柔相济,所谓“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这所藏之“针”便是掤劲,如丢了掤劲,就成了没有骨力的“软手”,就难成一个好的太极推手者。在太极推手学习中,初学者大多以“硬手”为多见,所以教学上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20.
高义盛先生对八卦掌技击颇有研究,立论很多,归纳如下:1、快、狠、变八卦掌技击歌曰:其一:心为领兵元帅,手脚四路总兵;身体扎下大寨,眼是开路先锋;妙似千军万马,先锋对敞领众;三军一人调度,遇敌招出老营。其二:八卦掌中显阴阳,一升一降把身藏;摇头进步风雷响,滚掌连环上下防。其三:行动如龙掌如风,动手不可善留情;心慈面软终无胜,意狠手黑令人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