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湘西自治州吉首、保靖等地地处西南官话的覆盖区,其汉语方言具有湘语的语音特点。因而语言学界就其归属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本论文结合湘语及西南官话的特点,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该地区的语言特点,最后证明湘西自治州吉首、保靖等地的汉语方言也应属于西南官话。另外,又根据湘西自治州八县市汉语方言各自的特点,对其分属西南官话不同片区的原因也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贵州金沙方言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沙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具有西南官话的一般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征。金沙方言包含20个声母、32个韵母和4个声调。金沙方言同音字汇收字约3900个,体现了金沙方言老派的语音系统和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4.
湘南是个多方言地区,对湘南方言分布及成因进行静态分析,湘南绝大部分地方呈现出多方言共存一地、西南官话与湘南土话成为该地区鲜明语言特色的特点;对湘南方言接触进行动态分析,区分了作为强势方言的西南官话及作为弱势方言的湘南土话,揭示人们使用多方言的心理层面、语言工具性质、强(弱)势方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等。湘南多方言分布及接触对湘南地区社会文化生活及推普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官话区量词的特点为参照,选取西宁方言和银川方言为代表点,呈现了西宁方言和银川方言的量词系统与特色量词,并与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兰银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的量词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次方言区量词体系的扩充方式,考察了各点通用量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金沙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在语音方面具有西南官话的一般特点,但又包含其自身所独有的特征。金沙方言内部存在差异,依据其语音特点可以分为城关片、清马片和源官片,同时应该分属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西蜀片江贡小片和西蜀片岷赤小片等两片三个小片。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介绍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方言音系的特点,同时阐明凤凰方言虽属西南官话,但与湘西州其他各县市西南官话的语音存在着一定差异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8.
甘肃汉语方言的研究,至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词汇的研究,方法为中国传统的小学方法;第二阶段是用现代语言学之方法主要研究甘肃方言语音方面,对单点方言的研究也比较重视;第三阶段的研究特点是对甘肃方言本体研究较多。甘肃方言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是很滞后的。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几所大、中专院校成立了几个相关的研究机构,承担了几个课题。甘肃省分布有官话方言的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其中甘肃中原官话可分为秦陇片、陇中片、河州片3片;兰银官话可分金城片和河西走廊片2个片。文县的碧口镇和两当县的广金乡方言属于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9.
常德地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其东、南、西三面毗连地区均在湖南境内,唯北面与湖北的石首、公安、松滋、五峰等县接壤。这一地区的方言在声调上有一些特点,弄清这些特点有助于确认这个地区方言的系属。  相似文献   

10.
常德地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其东、南、西三面毗连地区均在湖南境内,唯北面与湖北的石首、公安、松滋、五峰等县接壤。这一地区的方言在声调上有一些特点,弄清这些特点有助于确认这个地区方言的系属。  相似文献   

11.
《史记》、《汉书》中记载的汉文帝后六年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守棘门,本身矛盾纷纭。实际上,驻守棘门的将军不会是徐厉,因为徐厉在此16年前已经去世;徐厉也不会是祝兹侯,不仅因为一地同时不会封两侯,而且因其封号应是县级的松兹而不是乡级的祝兹;汉文帝后六年驻守棘门的将军应当是松兹康侯徐悼。  相似文献   

12.
闽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总体而言,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闽、客方言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局部地区,闽、客方言对粤语亦不乏反作用力。运用大量方言材料,结合历史人资料,试图初步揭示闽语在广东特定的环境中对粤语的反作用力,分三部分:一、广东闽方言的分布;二、粤方言语音中的闽语成分:三、粤方言词汇、语法中的闽语成分。  相似文献   

13.
莆仙话与闽南话的许多共有词语之用法明显不同于闽东话,体现了词义的共同创新。即使是沿海闽语共同之词语,但就词义创新方面莆仙话也更接近于闽南话,而闽东话的许多固有说法却未见于莆仙话。这种词义上的“共同创新”之特点与莆仙话是从闽南话中分化出来的历史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龙岩方言是闽南话的次方言。在闽南话各方音片中龙岩方言最基本特征在于它存古成分较多,且与客家话彼此交融影响。通过宋代以来的方言研究及固始方言的实例获得证明,龙岩方言中保留着特有的上古汉语语音的音系和词汇,以及与客家方言若干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广西资源话与湖南南部湘语关系密切。通过把资源话与相关方言比较发现,资源话具有南部湘语的典型特征,如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等;但资源话又受到桂林话的影响发生了演变,如调类和调值都与桂林话非常接近。资源话是具有明显西南官话特征的湘语。  相似文献   

16.
描写广西玉林市北流县新圩镇平安山村合水口欧家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并且将它与来源地漳州的音系及周边强势方言白话音系进行比较,必要时参考了周边的另一种语言——客家话的语音。通过详细的比较,发现欧家音里既有传承自本土闽南音的成分,也有在与白话、客家话接触的过程中吸收于白话、客家话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胡斯可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70-72,97
永兴方言是湘语特征突出,同时兼具部分郴州话特点,并且带有少数赣方言色彩的混合型方言,以城关方言为代表,在声韵调及其声韵拼合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学者们一般认为莆仙话与闽南话的文白异读基本相同,并以此作为莆仙话脱胎于闽南话的重要证据之一。本文对此作了补充和修正,从数量、类型、音值等几个方面看,闽南话与闽南话和闽东话的文白异读均存在较大差异,且其中不乏创新之处。因此,我们认为莆仙话白读历史上与闽南话属于同一支派,而后来有了自己不同于闽南话的发展,其中一些发展是闽东话影响的结果,另外一些是莆仙方言自身的演变(特别是音系简化)而致。这是莆仙话过渡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2):120-125
甘肃汉语方言(以下简称"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西北官话.按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甘肃方言内部可分为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三大片;按地理及内部特征,甘肃方言可分为八个小片.甘肃方言声母一般是24个;韵母一般是32个;调类有些方言是3个,有些方言是4个.甘肃方言声韵调跟中古音系、北京音系都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燕说》是清末学者史梦兰的一部方言著作,记录了当时唐山的一些方言词。《燕说》记录的方言词有些沿用到现在,有些消失了。通过分析在唐山消失了的方言词,可以发现《燕说》记录的方言词不完全准确,清代唐山方言和山东方言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