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学史上,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颇受争议。其中主人公保罗与母亲的情感被看作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体现,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对父亲充满敌意,想取代父亲的地位,依赖母亲的心理倾向称为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情结。本文主要阐述了保罗恋母情结产生的背景,以及保罗与两位情人之间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最具创新意义的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莫莱尔先生、莫莱尔夫人、保罗、米丽安和克拉拉几个主要人物的生活,描写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文章以贯穿整个小说的具有悲剧色彩的“爱”为视角,分析保罗和三个女人之间的不一样的爱:保罗和莫莱尔夫人之间不正常的爱,保罗和米丽安之间纯粹精神的爱,克拉拉对保罗纯粹肉体的爱。  相似文献   

3.
《木马赢家》中保罗之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的金钱意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与异化;二是家庭中父亲的缺席,母亲的贪婪,舅舅的投机对保罗精神的摧残;三是保罗不顾自己年幼、无力,却试图维持家庭的宁静,满足母亲的物质享受而导致心力交瘁离世。  相似文献   

4.
理查德·保罗是美国哲学家,国际著名的批判性思维专家.保罗认为思维存在于人的一切思考活动之中,思维的质量与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但人天生具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因此,分析和评价思维并最终改善之是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标.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在保罗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保罗批判性思维理论简述 保罗的批判性思维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思维元素、理性标准和理性特质.  相似文献   

5.
理查德·保罗是美国哲学家,国际著名的批判性思维专家。保罗认为思维存在于人的一切思考活动之中,思维的质量与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但人天生具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因此,分析和评价思维并最终改善之是批判能思维的终极目标。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在保罗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理查德·保罗是美国哲学家,国际著名的批判性思维专家。保罗认为思维存在于人的一切思考活动之中,思维的质量与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但人天生具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因此,分析和评价思维并最终改  相似文献   

7.
保罗是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不过,保罗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比尔,就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保罗的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他喜欢上了那个比尔,而且两人很快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于是保罗经常跟比尔进入学校的计算机房,与他一起玩编程游戏。从“三连棋”一直玩到“登月”,临毕业时,他也成为一个仅次于比尔的计算机高手。1971年春天,保罗考入华盛顿州立…  相似文献   

8.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早期作品,在女主人公米莉亚姆身上体现出了渴望新生活、渴求知识并注重精神情趣的特点。她是保罗才智的崇拜者和支持者,是保罗母子之间的爱的牺牲品,是传统的性观念与追求性解放新思想之间冲突的受害者。同时在她身上反映出了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9.
保罗是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他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不过,保罗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金发男孩比尔,就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保罗的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比尔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他喜欢上了那个比尔,而且俩人很快成了很好的朋友。于是保罗经常跟比尔出入于学校的计算机房,与他一起玩编程游戏。从“三连棋”一直玩到“登月”,临毕业时,保罗也成为一个仅次于比尔的计算机高手。1971年春天,保罗考入华盛顿…  相似文献   

10.
论弗莱雷的哲学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罗·弗莱雷的哲学观是建立在他的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的本体和历史使命是实现人性化,或成为更加完美的人。要实现这一理想,就要进行批判的、对话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尊重的力量     
崔鹤同 《下一代》2010,(3):20-21
一个名叫保罗的乞丐,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给洛克菲勒写了一封信,要借100美元。虽然洛克菲勒认为这可能是在变相乞讨,但还是给他寄去了100美元。 数年后,洛克菲勒早已忘记了当年保罗借钱的事,但却收到了保罗从伦敦寄来的汇款单和一封特别的感谢信。保罗在信中告诉洛克菲勒,当初向他借款是因为跟几个乞丐打赌,因为他的同伴都认为像洛克菲勒这样的巨富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更不可能随便借钱给他这种街头随处可见的乞丐,他在寄出那封信后就认定自己输定了。  相似文献   

12.
D.H.Lawrence在其著名小说《儿子与情人》中描述了主人公保罗与三位不同女性之间的爱情关系。在这三段不同的关系中,保罗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以及其如何逐渐摆脱这些畸形的爱。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和控制,爱的真谛就是灵与肉的结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以对保罗与三位女性的关系的描写,展示现代工业文明世界中,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导致人性的分裂.劳伦斯在小说中追求理想的两性关系,认为只有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人才能获得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14.
约翰、保罗和洛克3个人是纽约一家颇负盛名的珠宝公司的合股人。他们一同飞往佛罗里达州,在约翰的别墅度假。一天下午,约翰带着保罗乘坐游艇出海钓鱼,而洛克则留在别墅里逗鸟。保罗爱好钓鱼却不谙水性,但是约翰载着保罗的尸体回来还是意外的意外了。验尸报告证明保罗死于溺水,但他是如何掉入水中的?听听法庭上的证词。约翰说:保罗在船舷探出身子钓鱼,因风浪大船颠簸,失去重心而落水,待他赶快捞起时,保罗已经被淹死了。而洛克则说:他坐在别墅后院乘凉,发现一只稀有的橘红色小鸟飞过,他便兴致勃勃地追踪小鸟来到前院,用望远镜观察那只鸟在高大…  相似文献   

15.
吕雪芬 《文教资料》2008,(27):23-24
英国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深受读者的喜爱.这部小说描述了一系列的爱情悲剧,其中保罗与米莉安之间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从莫瑞尔夫人的影响、时代的局限、相同的性格缺陷、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爱情观四个方面来分析保罗与米莉安爱情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所大学普通校舍里,住着两个大学生,一个叫法兰克,另一个叫保罗。贫穷的保罗几乎从上学二年级开始就不得不靠向同学四处借债度日。毕业时,负债达1200美元之多的保罗不辞而别,从此在同学中销声匿迹。纷纷找上门来追讨保罗的债主要法兰克有机会转告保罗,他们将向保罗提出诉讼。法兰克努力劝说这些愤怒的同学,他说凭他平日里对保罗的了解,保罗虽然穷困至极,但他从未被穷困击倒,他拥有着坚强的毅力,而坚毅的人总会出头。他要求这些同学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凭借法兰克出众的人格魅力与领导才能,诉讼风波暂时平息了,时间一过就是10年。10年…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是英国备受争议的现代主义小说先锋,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描绘了主人公保罗在畸形母爱下遭遇的情感纠葛、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学界常常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来阐释保罗的悲剧命运,拉康由于颠覆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理念,将人自出生起就置于"他者"的世界,否定主体的自主性,更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为现代人寻找迷失的主体、建构自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说和主体论,分析保罗身份危机和自我建构失败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183;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在民主、平等关系中交流,对话者达到视界的融合、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中获得知识,获得掌握知识的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人“的学习的境界.如何使对话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以对保罗与三位女性的关系的描写,展示现代工业文明世界中,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导致人性的分裂,劳伦斯在小说中追求理论的两性关系,认为只有达到精神与肉体的谐统一,人才能获得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20.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短篇小说《学游泳》讲述了辛格尔顿夫妇针对儿子保罗学习游泳展开的争斗。小说中对夫妻二人关系不睦及保罗对母亲的依恋的叙述继承了传统的“俄狄浦斯情结”母题。但文本中对夫妻二人各自心理的详尽叙述和保罗最终"游离"父母的言简意赅的描述,则在叙事层面上修正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子对母亲先天依恋及由此产生的恋母情结的过度强调,表现了斯威夫特对"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母题的阐释和反思,及其对成长主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